2009年6月17日
星期

英雄艇长的铁骨柔情

——追记模范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艇长蔡一清(下)
本报记者 赵飞鹏 特约记者 钟魁润 通讯员 李德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6-17    [打印] [关闭]
    在蔡一清的军旅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同为军人的爷爷。

    爷爷蔡亚书是一名老红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1970年离休。蔡一清曾说:“童年的我,最快乐的记忆就是坐在门口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下,听爷爷讲一个个炮火硝烟的故事。”

    蔡一清珍藏着爷爷晚年写给他的32封家书,这些毛笔书写的信札开头总是“一清爱孙”,然后从读书学习、思想品德、做人处世各个方面谆谆告诫,老人甚至耐心地指出孙子书信中的错别字。读过这些家信的一名军官说:“那是一种老牛舐犊的深情。”

    在一篇名为《家书伴我守天涯》的文章中,蔡一清写道:“爷爷的信,总像清热醒脑的妙药,慰平我浮躁的心情;又如嘹亮的军号,催我鼓起前进的风帆。”“爷爷留给我的32封家书成为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老人1994年去世,蔡一清正值考试无法赶回。后来,回家给爷爷上坟时,他说:“没有爷爷,就没有我的今天。”

    蔡一清同样喜欢和父亲蔡正理聊天。妻子万颖怀孕后,蔡一清的父母便从老家搬来青岛同住。“照顾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蔡一清常说。每次蔡一清上班,老父亲总要步行送他到班车点,看着他上车,直到车开远了才回家。

    父亲有一次到部队看望他,他看了一眼父亲的皮鞋,说:“爸,你把皮鞋脱下来我给你擦擦。”那一刻,蔡正理感受到的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拳拳的爱。

    但平日里,蔡一清更多时候是一个艇长。万颖发现,当上艇长后一年里,蔡一清的头发就白了一半。训练、考核、值班,部队总有忙不完的事儿。她给蔡一清打电话,他的回答总是很简短,末了还不忘批评一句,“没事不要随便打电话,扰乱军心”。时间长了,万颖有些害怕给他打电话。于是,想他的时候就让儿子蔡宇晨给爸爸打电话,因为蔡一清从不会向儿子发火。

    一连好几年春节蔡一清都不能回家,全家人在大年三十晚上赶到部队吃顿团圆饭,不到两个小时就又被送了回来。“当个艇长就忙成这样,当了省长还该怎么样?”蔡正理有时“埋怨”儿子。“两码事,两码事。”蔡一清说。

    2007年8月,蔡一清忙了一个多月都没回家,蔡宇晨早上6点闹着想爸爸。蔡正理无奈地带着孙子,步行70分钟从家里来到部队营区,结果联系不上蔡一清,哨兵又不让进,祖孙俩又花了1个多小时折返回来。蔡一清听说此事,眼泪当场落了下来。

    家人都知道蔡一清是艇长,可艇长是干什么的,他们并不清楚。蔡一清从不在家谈工作。家人去营区看他,常常只能在里屋看电视。值班员拿着文件请蔡一清批阅,他直接对身边的妻子说:“这文件你不能看,到里面回避一下吧。”和蔡一清结婚多年,万颖从没上过码头,也不知道潜艇什么样。最后,她还是自己跑到海军博物馆里才亲眼看到了潜艇。

    蔡宇晨崇拜爸爸,常常很骄傲地对小朋友说:“我爸爸是艇长,我爸爸可厉害了!”蔡一清一回来,他就跟在后面“爸爸”连声叫个不停。“喊得我都嫉妒了。”万颖说。

    他们一家三口生日都在6月,蔡宇晨是6月2日,6月6日是万颖生日,蔡一清则生于6月26日。夫妻俩很少过生日,于是常常沾儿子的光,三人一同在6月2日过生日。

    蔡一清坚持为儿子写成长日记,并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划。蔡宇晨4岁就识了1000多个汉字,可以无障碍地读报纸。他还喜欢画画,画得最多的是潜艇,舷号必是315。

    蔡一清牺牲以后,家人一直瞒着他,只是对他说“爸爸出国了”。前不久,蔡宇晨和邻居家的孩子玩,蔡正理在旁边听到,他一边玩一边说:“我爸爸是315艇艇长,和班长出海,班长掉到海里,他去救班长,他也掉到海里……”

    “他不知从哪儿全知道了。”蔡正理怜惜地说。

    如今,蔡宇晨已经6岁了,会看书,依旧爱画潜艇,舷号还是315,喜欢唱《咱当兵的人》,别人给他照相,他的第一个动作肯定是敬礼,还会拿起电话模仿爸爸的口吻说,“喂,我是蔡艇长。”妈妈万颖被特招入伍,他知道了很不屑地说:“都是男的当兵,你女的当什么兵。”他跟爷爷说,我将来也当兵。蔡正理好久才说“好啊”。

    蔡一清牺牲后,艇上的战士才告诉万颖,蔡艇长出海时总带着一本影集,里面都是家人的照片,这本相册已经被翻黄了。

    “其实,他也有很浪漫的时候。”万颖说。他们爱看电影,两人就手牵着手去电影院。情人节,蔡一清给万颖买了回玫瑰花。她说:“这东西不实际,不如买本书,你看了我也看了。”

    2007年2月22日,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蔡一清在北京开会,忙到晚上11点多,他给妻子发了一条短信:“老婆,今天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我永远爱你。”万颖激动得一晚没睡着。

    他们还预备去杭州疗养,蔡一清已经从网上查找了景点,还把各种详细信息打印出来,结果因为新任务又没去成。

    万颖永远也忘不了蔡一清牺牲的2007年10月19日。

    蔡一清很看重这次全训考核,多年辛苦,为的就是这一天。出海前,他对家人说:“19日下午回来,等我的好消息吧。”

    家人高高兴兴地做了一桌菜,预备为他祝贺。下午6点,万颖带着儿子赶到班车点去接蔡一清。班车来了,人一个一个下来,等到车上的人下空了,车开走了,也没有看到蔡一清。她们最终也没有等到这个身兼艇长、儿子、丈夫、父亲的年轻人回来。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