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长子”在金融风暴中磨砺成长
一次凝聚新共识的空前良机,更是一次谋划新发展的重要机遇。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不仅重新确立了未来发展的科学理念,而且迅速将形成的共识践行到工作的多个方面,直接催生出种种企业发展的新气象、新成效,挺立起“共和国长子”的脊梁。
南方电网:“契机”效应日益清晰
本报广州6月17日电(记者林洁)“正负800千伏!运行稳定!”——特高压直流试验线段成功带电。一个月前,海拔2100米的昆明特高压试验研究基地大厅内,热烈的掌声仍在南网人耳边回响,“没有先例可循”、“众多主设备为首次研发和制造”,这一切来得很不容易。
现场专家骄傲地说,特高压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填补了我国在高海拔、强紫外线环境下特高压试验研究的空白,将在国际上发挥极大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南方电网公司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着力突出行业特色。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司设法稳定现有市场,帮助企业启动潜在的生产能力;加大电网建设投入,提高供电可靠性;控制好负债率,确保公司财务稳健;严控各项成本,从紧安排非生产性支出,今年以来确保了办公、会议、差旅、接待、外事费用“零增长”。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中央企业绝不应单纯追求赢利数字的简单增长,更应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有更大的作为,真正在重要行业的发展中发挥‘顶梁柱’的作用。”南方电网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袁懋振说。
今年,南方电网公司计划投资1025亿元加强电网基本建设,比去年增长61%。目前,南方电网公司完成了南方15个主要城市的电网规划评审,5年内实现15个主要城市对用户年停电时间不超过5小时、配电网的综合线损率不超过4.5%的目标。
今年1~5月,南方电网公司完成售电量187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西电东送电量4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从近期情况看,南方电网用电市场有所恢复,6月上旬全网统调发售电量比5月下旬增长9.9%。截至5月底,已完成基建投资293亿元,同比增长58.7%。
中电投:加快结构调整 实现清洁发展
本报北京6月17日电(记者王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环保大奖“联合国节能环保新型示范企业”,2008年年底颁给了一家以煤炭发电为主的中国企业。这家企业叫“中电投”。
“中电投”全称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在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国5大发电集团中,“中电投”是唯一领到这份环保大奖的企业。
中电投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陆启洲说:“对我们中电投来说,科学发展的着力点和首要任务,就是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清洁发展、低碳发展、节约发展。”
中电投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该企业数字化的清洁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将火电比例控制在75%,清洁能源比例达25%;2015年将火电比例控制在70%,清洁能源比例达30%;2020年实现火电与清洁能源各占50%,火电规模控制在7000万至8000万千瓦之间。
今年5月18日,陆启洲和青海省省长宋秀岩共同启动“拉西瓦”水电站首批机组。至此,中电投水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200万千瓦,占集团总装机的21.8%,占比在五大电力集团中排名第一。预计到2020年,中电投集团实现水电装机容量4200万千瓦,居国内外水电企业前列。
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中电投开发完成了甘肃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首批项目中50万千瓦项目;到2010年,风电投产容量争取达到300万千瓦,在建500万千瓦;到2020年,风电投运规模将达1000万千瓦以上。中电投加快建设多晶硅产业基地,建设100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完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目前,中电投集团清洁能源在总体能源中的比例达22.9%,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中国铁建:应对金融危机成实践课堂
本报北京6月17日电(记者周伟)自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把“抢抓机遇保增长,科学发展促转型”作为学习实践活动载体,把应对金融危机作为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企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为国家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铁建董事长、党委书记李国瑞说:“当前最大的实践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方面,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海外市场带来严峻考验;另一方面,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又为我们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可以说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也孕育着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
去年,中国铁建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由486位上升至356位,在全球225家最大工程承包商中排名由第6位上升至第4位。
今年以来,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采取4项具体措施,取得很好效果。
一是加大经营力度,提高承揽质量。中国铁建把经营承揽的重点放在大型铁路建设项目上,同时,把握好在其他工程领域经营承揽的底线。
二是为提高所属单位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公司拟出资50亿元增加部分单位注册资金。
三是加大设备和科技投入,提高施工能力。在科技投入方面,去年投入21亿元,今年准备投入29.14亿元,比去年增长36%。
四是提升机械设备制造能力。中国铁建投资11.5亿元提升昆明中铁集团生产能力,年生产能力将由现在的100标准台提高到300标准台,进一步巩固其亚洲一流的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制造中心的地位。
据统计,一季度,中国铁建新签合同额1278亿元,完成营业收入513.31亿元,实现利润11.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6%、56%、27.66%。海外新签合同额达280亿元,同比增长70亿元。公司海外在建工程超过1000亿元,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海外工程承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