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剃头挑子”
学生不了解不信任
学校的心理咨询室
不久前,吉林某高校大三学生小飞,纵身从教学楼顶跃下,结束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小飞留给同学们的印象并不多,但很深:一头长发,散乱地披在肩上;一身略显破旧的军绿色衣服,始终伴随他到最后。
“他是个怪人,经常失眠,喜欢去学校外面的荒地,也不交朋友,成天不跟人说话,一说就语出惊人,曾说‘死亡是一种飞翔’。”同学们回忆。
“他那是抑郁症”,小飞的室友,也是他唯一的朋友晓东告诉记者,出事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来了解情况,做出了这个判断。
虽然学校的心理咨询都是免费的,并且为学生保守秘密,但小飞从没找过心理老师。
“就是学校的才不去呢,被同学看见了怎么好意思?好像自己真有什么病似的。”晓东说。
这种想法似乎很普遍。采访中,不少学生对记者表示:“当下社会还不具备一种正常的氛围,能让我们更加平和地看待心理问题。”
“说实话,有时遇到挫折,会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挺想找个不认识的人聊聊,又怕让别人知道心里的阴暗面,毕竟有些话难以启齿。虽然社会开放了,大家嘴上说心理咨询挺正常,可总还是感觉见不得人。”大三学生刘萧说。
除了自身认识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大多不了解、不信任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
记者选取了长春的几所高校,每所学校随机采访20名学生,其中半数人“不知道本校有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剩余半数人大都“不知道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在哪里”。即便有咨询需要,他们也倾向于选择“校外咨询机构”。
“相对于其他学生活动铺天盖地的宣传,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对外宣传很少,反正我是没见到,也许他们的工作都在汇报里、在文件上?”几个学生不约而同地说。
大四学生矫龙道出了一些同学的心里话:“我们对校内咨询有种天然的不信任,虽然据称老师有资质,但难保他们是否很专业,总觉得他们可能跟一般老师那种空泛高调的说教差别不大,所以我宁愿花高价去外面咨询。”
校方加大了相关的投入
学生为何还不买账
听到学生有这样的想法,高校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无一例外感到很委屈。某高校心理教育辅导中心主任对记者说:“最近几年,我们可是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这项工作的。”
据了解,各高校近年来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加大了投入。吉林大学自2008年将大学生心理指导中心从科级升格为副处级建制,每年划拨专项经费30万元,并且在原先7个咨询室的基础上,又增加了5块功能场地。
东北师大早在1989年就成立了大学生心理与行为指导中心,近两年又逐步建立了“学生有使者、学院有专员、中心有专家、学校有督导”的“四有”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队伍,装备了两间标准心理咨询室。
而位处吉林市的北华大学,依托该校心理学专业优势,建设了目前省内最完整的心理健康咨询设备和场地。
各高校还纷纷建立了面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不仅介绍心理问题常识,还能开展心理在线咨询。此外,心理剧、心理报等手段也被部分高校所采纳。
虽然校方投入不断增加,硬件设施不断改善,但学生并不买账。当记者询问网站浏览量时,老师不讳言“还不理想”。
问题出在哪儿呢?某校心理辅导中心科长的一句话,或许可以说明个中原因:“说实话,原来的心理健康教育确实多停留在文件上。”
这种曾经的“表面文章”,大概令部分学生丧失了信心。不过,该老师补充强调,“文件上的设想,现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为现实”。
“当下学校大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但选修课学分少、课时少,学生不重视,‘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情况下,选修课的教育质量不容乐观。”某校教育科学学院老师认为,将选修课改为必修课,是加强教育效果急需解决的事。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宏观着眼,细节入手,要落实到细节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委沈健教授强调,该项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大力提升从业教师的专业水平,使之真正贴近学生,竭诚服务学生。
记者采访发现,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对外宣传,正成为各校共识。吉林大学学工部部长冯正玉告诉记者,该校已录制完成的心理广播剧《安静的手机》在校园推广后,学生反响比较热烈,近期该校又创作了两部广播剧。
虽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正如师生们所言,在推广上、服务上还有很多细节工作要做,只有让更多的学生进一步了解并加入其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