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价值,在国家发展中升华
“科技创新之路,必定充满艰辛和曲折。但可以肯定,我们必定是永远不停追寻梦想的探索者,一定会在创新报国的不懈追求中实现自己最有价值的人生!”
……
今天上午,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组织的“先进模范人物爱国奉献事迹报告团”首场报告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吴文虎、秦文贵等8位新时期先进模范,胸怀国家、心系民族,深情讲述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和社会进步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到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故事。他们一句句发自肺腑的、铿锵有力的话语,感动和激励着在座的首都高校师生代表,会场内不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奋斗和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副总经理秦文贵,曾连续20年在我国海拔最高的油田——青海油田工作。在昆仑山下的茫茫戈壁,他由一名大学生逐步锻炼成长为高级工程师。
当年,秦文贵大学毕业时是很抢手的,到油田报到后发现,环境的艰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高原反应使他头昏脑胀,不住地流鼻血,一夜一夜地睡不着;一次施工作业发生井喷,油水泥浆劈头盖脸浇透了全身……秦文贵有点后悔不该来这儿。
但是,“常以青春换成功,常把黄昏当早晨”的石油工人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着他。慢慢地,秦文贵建立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只有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他的人生才会有价值;只有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人,他的人生才会闪耀出灿烂的光辉。越是艰苦,越要奋斗,越要奉献!”
油田钻井需要大量的技术套管,这些套管成本很高。秦文贵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做些简化,少用些套管?如果成功,经济效益将相当可观。他查阅了200多口油井资料,反复论证并设计方案,时常通宵达旦。最终,这项课题获得成功,4口实验井共节约成本近700万元。专家们说,“这是青海油田开发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一个里程碑!”
毕业10年时,组织上选派秦文贵到加拿大学习。临行前,他来到油田烈士公墓,在墓碑前默默站了许久,然后抓了把沙土用白方巾裹好,让这把带着油香的沙土陪他远行。
在加拿大期间,秦文贵如饥似渴地学习石油工业的先进技术。在学习将要结束时,国外一家石油公司以高出国内10倍的薪水,邀请他去工作,并承诺为其办理爱人和孩子定居海外的手续。然而,秦文贵毫不犹豫地作出了回国的选择。“烈士墓前带来的那一把沙土时刻提醒我,建设油田需要新一代奋斗者,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回国后的几年里,秦文贵主持并参与了20多项技术改造、科研课题,解决了大大小小上百个生产技术难题。他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巨大威力,体会到一个科技工作者的价值。
青春因创新而精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胡铃心,从小对发明创造有着特别的爱好,对天上的飞机有着特别的向往。中学阶段,由于创新作品屡屡获奖,2001年被南航破格录取进入飞行器设计专业学习,后来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本硕博连读资格。
胡铃心很注重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2003年,他和伙伴选择“微型可控扑翼飞行器”作为研究课题,探索如何利用仿生发明法提高飞行器的机动性和隐身特性。当时,这项研究在国际上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资料可查,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需要靠自己一点一滴去摸索。
胡铃心和伙伴们放弃了几乎所有节假日,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
这个飞行器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对上面安装的微机电器件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它要求舵机的重量必须小于两克,而当时市场上能买到的舵机都在6克以上。怎么办?他们尝试着运用逆向发明法,设计出新型舵机结构,大幅减轻了重量。通过反复的试验,终于研制出仅重1克的微型舵机。一年半后,我国自主研发的“微型可控扑翼飞行器”飞上蓝天。2003年,这项发明获得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最高奖。
在创新历程中,令胡铃心特别难忘的是:研究生阶段组建航天创新团队,瞄准世界航天前沿领域,着手研究“多面手太空线缆系统”。他们不断地修改程序,不断地模拟测试,每天在实验室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两个月后,他们带着这项技术参加“飞向未来——国际太空探索创新竞赛”,获得了中国赛区的第一名。
两年后,他们组队参加“飞向未来—国际太空探索创新竞赛亚洲赛区决赛”,这次他们带来的作品是未来航天飞机的替代方案——“极速快车空天飞行器”,利用激光推进实现更高效的航天飞行。竞赛过程中,他们和国外高校、研究机构的一流作品同台竞技。经过来自6个国家的十几位国际评委的联合评审,最终,他们的作品以绝对优势获得亚洲赛区第一名。
胡铃心说:“科技创新之路,必定充满艰辛和曲折。这里不会有永远的成功者,也不会有永远的失败者,但可以肯定,我们必定是永远不停追寻梦想的探索者,一定会在创新报国的不懈追求中实现自己最有价值的人生!”
志愿者展示大国青年形象
北京奥运会已经过去10个月了,大学生们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中志愿服务的一幕幕,还时常浮现在孙慧环的眼前。
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交通大学辅导员孙慧环担任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北区场馆群观众服务经理,被大家称为北区场馆群观众服务工作的“活指南”。
最让孙慧环钦佩的是大学生志愿者的敬业精神。很多奥运场馆的主结构是钢筋水泥,在烈日暴晒下,有时地表温度达到45摄氏度。在这样的高温下,志愿者常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中暑、呕吐、厌食成了家常便饭,可他们只要站在岗位上,就始终努力把最饱满的状态展示出来。
严格执行场馆规定是对志愿者的基本要求。网球比赛时,志愿者把忘记携带证件的NBA球星詹姆斯拦在了场馆门外。詹姆斯先是表示愿意为志愿者签名,遭到拒绝后又想用合影来换取放行,最后,他甚至想用自己的帽子换取志愿者的通融。可我们的志愿者却始终不为所动,礼貌而坚决地将他拦在了门外,直到他的朋友送来通行证。当詹姆斯表示仍然愿意与志愿者合影时,志愿者微笑着告诉他:“对不起,我们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詹姆斯在惊叹中向志愿者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的国家在进步,我们的民族在振兴,我坚信,我们的孩子行,我们在座的同学们行,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行!”年过七旬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吴文虎,对当代青年信心满满。
本报北京6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