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3日
星期

在改革创新中腾飞的北京吉利大学

(青木)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6-23    [打印] [关闭]
    北京吉利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江树人教授,精神矍铄,步伐矫健。6月16日,当他出现在媒体面前时,他显得胸有成竹。

    江校长原是国家重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去年上任北京吉利大学这所投资8亿元、占地1600余亩、拥有约3万名师生的私立大学校长时,一度在媒体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江树人校长介绍说,“我是去年2月26日来到北京吉利大学的,一年多时间,在学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在人事调整、师资队伍引进、教学改革、职称评定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5个方面进行大胆地调整与完善。”

    在6月12日北京吉利大学为2009届毕业生举行的毕业典礼上,数千名毕业生身着毕业服参加了这一令人终身难忘的典礼。他们列队接受江树人校长为他们颁发毕业证书,并留下青春最美好的瞬间。

    在当天的发言中,江树人校长说:“在集团领导的支持下,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对学校各级干部进行了调整,力度很大,从组织上保证了学校有效的运转和发展;学校强化了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充实到教学岗位和管理岗位,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学校进一步强化了内部管理,使各方面的管理更加规范、更加科学;同时启动了建校以来的第一次职称评定,在公平、公正、严格评审程序的原则下,职称评定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在学校的工程项目承建、物资采购等方面实行了严格的招投标制度,从制度上杜绝了不良风气的产生。”

    “在公办高校里,这些事情是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的”,江校长说,然而,现在我们做到了,而且,改革之后,政令畅通,校园秩序井然,教师素质得到了提高。“我相信,北京吉利大学又将走上一轮新的腾飞。”

    教学质量是一所大学的永恒主题

    今年5月的最后一天,在北京吉利大学国际报告厅举办了第四届教师基本技能大赛。经过一番激烈地角逐,最终大赛桂冠由来自学校商学院的吴迪老师摘取。在报告厅几百名师生目光的注视下,满脸笑容的吴迪老师走上主席台,接受了校长江树人教授亲自颁发的证书。

    江树人在总结本次基本技能大赛时说:“基本技能大赛是在我校强调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和正在开展中期教学质量大检查的背景下举办的,因而意义特别重大,可以说是对中期教学质量大检查工作的很好链接。此次教师基本技能大赛体现了我校青年教师的高水准教学水平,虽然各位参赛老师获得的分数不同,但是讲授的课程内容让人大开眼界,获益匪浅,让我们看到了学校的未来和希望。”

    其实,从5月11日开始,北京吉利大学就启动了教学中期大检查活动。自5月18日起,检查领导小组成员分成六组,在校长江树人、副校长李克安的率领下,分赴各学院进行为期4天的期中教学质量检查。检查内容覆盖教学管理、组织、落实与运行等各方面情况,检查采用听取汇报、查阅教学档案、随机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

    人才模式培养的改革与教改进程的加速,客观上要求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并由此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北京吉利大学新一届领导班子对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给予了极大关注,近一年来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实行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了教师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北京吉利大学校内首次教师职称评定,修订《北京吉利大学教研室工作暂行规定》、《北京吉利大学在编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和《兼职教师浮动课酬管理办法》等制度。

    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岗位的需求设置教师的岗位,提出教师设置的基本比例和任职条件以及对学历、资历的相关要求,提出对优秀人才要破格晋升,对教授、副教授、讲师提出了相关条件及要求。

    “通过教学质量的检查,加强了学校师资力量队伍建设和教师之间的教学技能切磋与沟通,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而通过教师职称评定,使年轻教师脱颖而出,全校教师队伍素质得到了极大提升。”江树人说。

    高素质学生源自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有一种心情叫年轻,因为年轻,我们才会无拘无束,自由奔放的心灵一如太阳那么明亮,我们跳,我们唱,我们用舞蹈表达渴望,用歌声放飞希望。”北京吉利大学每年的校园歌曲大奖赛上,主持人都会朗诵这句让年轻大学生激动万分的话。

    在北京吉利大学,每周都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有学生自己组织的,有老师出面组织的,还有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来校与学生交流的活动。比如在学校,有“系列讲座”,或是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或是介绍先进的科技知识。在这些讲座中,江树人校长只要有时间都会出现。

    3月11日下午,北京吉利大学系列讲座2009年第一讲——“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管理”在北京吉利大学国际报告厅举行。此次讲座主讲人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医学心理学副教授全渝英老师。

    去年12月2日,学校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及校“爱之虹”互助会举办的“励志、成长”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事迹暨经验交流巡回演讲报告会首站—商学院站在学校国际报告厅举行,此举也标志着本次巡回演讲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活动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反响热烈。

    参与演讲的三位主讲人均为学校2008—2009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他们分别是来自新闻传播学院的范冬梅同学、信息工程学院的沈丙余同学和商学院的周俊。

    2007年4月21日下午,一场名为“伯乐与千里马对话”的就业论坛在北京吉利大学举行。这次论坛以大学生就业为话题,300多名大学生与150位浙江籍企业家面对面叙谈。

    这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体现了北京吉利大学非常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专家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优秀的校园文化,除了能够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文化修养,还是学术、思想创新的根本动力,在引领学生成才的路上发挥着更为显著的作用。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有一句名言“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进社会”。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走向社会,吉利大学校长江树人教授要求学生处要根据学生特点和爱好开展大量的校内外各类活动,为学生充分提供锻炼的平台,培养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江树人校长说,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意识也是吉利大学教育工作的重点。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与“智光儿童特殊学校”、“太阳儿童村”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一帮一”助残活动。学校还组织学生捐款10余万元,建立了“爱心基金”;学校每年与昌平区献血办联系,组织学生开展义务献血活动;为了让学生了解边远山区的教育情况,学校还组织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到内蒙古等偏远地区支援教育,使参加支教的学生从各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这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全力打造国际化的新型综合性大学

    在十几年前,对于很多家庭而言,把孩子送到国外接受高等教育是一件令人向往但又是极为奢侈的事情。但是,自2000年以来,“留学”作为可以改变命运的契机倍受世人关注。在中国国际教育交流蓬勃发展的今天,即将走出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也在考研、就业之外,多了另一个选择——出国留学。

    面对众多留学国家,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留学国家、就学院校、攻读专业就变得格外重要。可是严格的出国考试、漫长的签证办理过程和繁杂的入学申请,门槛儿之高也让学生望而却步。怎样能圆自己的出国梦又能顺利地把繁多的出国手续办理齐全,北京吉利大学欧美国际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给出了可行的答案。

    其实,北京吉利大学在办学初期就已经确定“国际化、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定位。所以在整个办学过程中,首先从视野上就着眼于全球的教育资源。为此,吉利大学成立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学院,即欧美国际学院。该学院由学校常务副校长刘华松博士兼任院长,与国外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大学进行合作办学,设有教委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学分互认项目。

    欧美国际学院系北京吉利大学15所学院之一,是实行中外合作办学的试验田。如今,欧美国际学院与英国、美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著名大学进行国际交流,全方位引进国际教育体系,采用学制对接、学分互认、全英文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依靠一支精通专业知识的全英文教学的专(兼)职中外教师队伍,将学生努力培养成通晓外语、与世界经济及科技接轨的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奋斗目标。

    9年来,北京吉利大学以培养一流的实用型人才为坐标,以国际交流为窗口,不断寻找与国外名校之间的发展差距。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北京吉利大学与具有悠久办学历史、著名的英国格鲁斯比学院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与海外知名大学合作开展了工商企业管理、酒店管理、国际商务管理、汽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数字媒体制作、计算机应用技术、国贸英语等一大批教育合作或交流项目。学生在校期间,只需在国外学习一段时间,就能非常轻松地拿到国际认可的国外大学毕业证书,获得学士学位。

    吉利大学欧美国际学院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这样一个便捷的桥梁,为高考不理想的偏科考生提供了再次施展的舞台。为了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国际化视野,吉利大学还广泛向全球聘请一流专家学者来校任教或讲学。

    例如,学校由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江树人教授任校长;国家“863计划”专家组评审专家刘华松博士任常务副校长;原北京大学副教务长李克安教授任副校长;新华社原副总编辑曹绍平出任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在日本滋贺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原首都医科大学低氧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于顺出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二局局长的王培英出任法政学院名誉院长……名师之多,举不胜举。

    同时,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一流高校聘请400余名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来校任教。

    目前,学校拥有专职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2人。同时,学校聘请了包括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赖勃博士、原世界生物技术协会主席、荷兰莱顿大学教授格鲁特博士在内的15个国家的18位著名学者、专家为我校客座教授,并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的百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努力用一流师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人才,全力打造中国高等教育的知名品牌。

    此外,学校经常邀请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知名人士来校举办讲座进行交流,包括中国第一位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著名高等学府)校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原《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邵华泽、《经济日报》总编辑范敬宜、著名作家陈建功、刘恒、毕淑敏、巴荒、著名评论家张颐武、孟繁华、世界乒乓球女皇邓亚萍、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倪萍、朱军、著名影视制作人张纪中、世界洲际小姐马咏梅、著名演员李金斗、博林、冯巩、六小龄童、著名歌唱家阎维文、著名歌星沙宝亮等均来校讲学表演。2004年11月10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交流,实现了广大师生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零距离接触,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入学就意味着就业

    这是一幅让很多人惊讶的场景。

    在北京吉利大学的校园里,该校汽车学院的大二学生正开着自己设计的跑车在学校宽阔的塑胶操场上奔驰。而毕业生在毕业求职的时候“露一小手”——将一辆整车拆卸成零部件,再将零部件装配成一辆整车……“这样的毕业生,在进入汽车时代的中国何愁找不到工作?”一位参观者不胜感慨。

    其实,在吉利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确实不愁。据了解,由北京市教委统计的数据表明,北京吉利大学毕业生2004—2007年的就业率分别为99.63%、99.77%、99.87%、99.91%。2008年,由市教委公布的该校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达99.91%,二次就业率近100%,名列高校前列。而今年,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环境面临挑战,但北京吉利大学校长助理兼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徐志国胸有成竹地说:“北京吉利大学今年的就业率应该不会低于去年。”

    “入学就意味着就业”,如同这句吉利大学办学口号,吉利大学的毕业生成了“香饽饽”。

    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吉利大学的高就业率让考生和家长刮目相看。就拿吉利大学的汽车学院为例来说,目前该学院以汽车、机电、工业产品设计、现代制造技术为方向建立了18个专业,专业特色鲜明。有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高级工程师等50余人,学院建有金属材料、液压与气动、CAD/CAE/PDM、汽车构造、汽车电控、汽车检测、数控加工中心、光机电一体化柔性制造系统等40余个实验及实训室。同时,学院以吉利集团为依托,开辟了20多家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在学院的学科设立和专业设置上,吉利大学以满足企业需要为出发点,全面提高教育与培训的针对性,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机制,并通过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在办学之初,北京吉利大学就按照“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指导思想,为了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劳动者,学校安排更多的时间,设计更多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技能培养和社会实践、生产实训。为此,学校投资3000余万元创建了汽车实习工厂、生命科学实验楼等30多个实验场所,还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了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其“订单教育”利用了学校与全国近3000家企业的优质网络资源,为学生就业打开方便之门。

    学校专设就业办公室,全面了解毕业生就业意向,系统进行就业前指导与培训,广泛联系用人单位,为毕业生铺就成功之路。

    学校还依托中国吉利集团及其关联产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学生就业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吉利集团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排名第四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进入“中国最大工业企业500强”,“01、02、03、04年中国企业500强”,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名车”代表受邀参加德国法兰克福、北美底特律车展。

    为了实现集团2015年产销200万辆汽车(其中2/3出口海外市场)的目标,吉利集团急需培养各方面人才。集团横跨亚、欧、美三大洲的投资及销售区域,集汽车、摩托车、装潢材料、生物工程、国际贸易、金融、旅游、房地产、文化教育、赛车运动为一体的产业结构覆盖了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凡愿意在吉利集团工作、符合分配条件的毕业生,集团将予以优先录用。同时,学校与中国吉利集团、全国工商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北京浙江商会、北京台州商会等2685家企事业会员单位广泛合作,建立了大量的校外实习、实训及就业基地,从而成功搭建了五大毕业生就业平台,解决了学生入校学习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学校还以制度化的形式将毕业生就业率与招生计划有效挂钩。每年年终前,各学院必须向学校汇报毕业生的就业实况。对于就业率低于95%的“滞销”专业,在安排下一年度招生计划时减少招生指标,对未达到最终就业率85%的专业则停止招生。

    “私立大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用与技能培养,与公立普通高校相比,私立大学学生从就业观念到实践能力都有所不同,就业率稳步前进甚至超过前者的原因,首先是学校面向市场需求,随时调整专业设置;其次是实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第三是开展务实的职前教育,培养学生务实的求职心态。”北京吉利大学校长助理兼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徐志国说,“办学理念的更新使我们在首都百余所高校中,独树一帜,就业率名列前茅。”

    通讯地址:北京中关村昌平科技园北京吉利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编:102202 

    咨询电话:010-60758989 

    招生网网址:www.bgeelyuedu.com 

    咨询QQ:97608060—97608079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