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双慧眼选高职
正因如此,不少学生考入高职院校后都有些后悔,后悔当初没有认真进行选择,以至于对学校和专业不太满意。
那么,考生和家长该如何在多少让人感到有些陌生的高职院校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呢?
宏观分析:细读公共信息
教育部每年会公布很多高校的公共信息,考生和家长只要认真研读这些信息,就能从中获得不少有益的帮助。
其实,在每年的高考招生人数中,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平分秋色,在院校数量上甚至要超过本科。按照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和分校办学点的名单(截至2009年4月14日)看,普通本科院校共有770所,而普通高职院校却有1207所。
细心的考生和家长会发现,在教育部公布的名单中,有些院校的名字前有符号标识。其中,有“”符号的院校是办学条件低于限制招生(黄牌)规定要求的学校,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控制学校今年的招生规模,并切实增加投入,充实办学条件。有“▲”符号的是2008年违规、违纪招生办学的学校,确定为限制招生(黄牌)学校,主管部门会严格控制这些学校今年的招生规模,并切实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招生和办学秩序。
学会识别问题学校,那么怎样挑选一所“好”的高职院校呢?教育部2006年曾公布,“十一五”期间将重点扶持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教育部对示范校的申报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如高职校近3年招生的一志愿上线率年均不低于70%;西部和农林等类别的院校不低于50%;用人单位对近3年毕业生总体满意率或工作称职率不低于80%。近3年内,受教育部红、黄牌警告、有违规招生、虚假宣传、违规收费或乱收费等6类行为且情节严重的院校不能申报。
这100所学校被形象地称为高职的“211”院校。进入这个名单的学校,在师资、设备、教学水平方面都在国内处于相当不错的水平。
其次,还要弄清楚高职院校的类型。
高职院校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本科院校的高职专业。这其中有一部分是“211”重点本科院校,也有一部分是市属高校;第二类是公办高职院校。这些院校招生数量大,办学时间长,在职业教育与就业上有一定优势;第三类是民办高职院校,国家承认学历,不过学费较高。
认真比较:就业率是硬指标
就业情况如何,是考生和家长选择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指标,这里可提供一个公共信息平台供考生参考。
近日,教育部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上公布了2008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其中涉及高职(专科)专业251个。该平台的就业状况是依据每年9月初应届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进行统计的。各专业按照专业代码进行排序,就业状况以字母代表就业率区间:如A+代表就业率大于或等于95%,每个区间的梯度为5个百分点,依次递减。
分析这些信息可以发现,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车辆工程等专业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再综合各专业的就业情况进行综合选择。同时考生也可上一些与行业相关的网站,了解一下行业的发展趋势,尽量找一些与朝阳产业相关的专业就读。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的,就业情况肯定是考生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学校专业设置合理,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就会高,毕业后的就业机会也会更多。目前,高职院校总的就业情况还不错,近几年一直呈上升势头,但也不排除个别单位有虚报的可能性。如果有办法,尽量通过亲友先了解一下真实的情况,再作选择。
四大原则:过来人的经验很重要
对于如何选择高职,过来人也总结出了几个原则,值得考生和家长借鉴。
第一是大城市原则。这里没有歧视中小城市的意思,与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的信息量一般更充分,就业机会也更多。而对于青年人来说,上大学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扩大视野。
第二是规模原则。1万人左右的中等规模可能是比较适宜的。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对教学设备的要求非常高,没有合格的教学设备,难以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老师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学校可以招很多学生,如果老师和设备跟不上,难以保证学生的教学质量。考生一定要慎重考虑。
第三是兴趣原则。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家都建议要以兴趣为主。这样的原则同样适用于高职院校。不论进行什么层级的学习,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
第四是宽口径原则。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谁也无法保证我们高考时所选择的专业就是一辈子的职业。因此,如果专业过于狭窄,不具备转型的基础,也就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一定要看所选的专业有没有一个职业群为背景,有没有一定的职业适应性。同时,挑选专业不能只考虑眼前是否“热门”,应该选择那些代表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朝阳产业。
拥有慧眼:考察学校的前世今生
1000多所高职院校,难免良莠不齐。有条件的考生可以上网或者电话咨询高职院校的历史,考察一下这些院校的前世与今生。
有一批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升格而来的,过去一批老中专,尤其是国家重点中专的底子相当不错,曾经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技能人才。这些中专转为高职后,它的职业培训力量还是很强的。
但是,也有些院校并不具备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验、实习设备,师资力量也不雄厚。学生一旦进入这样的院校,不仅学不到有用的知识,可能还会损失时间和金钱。
因此,建议考生和家长如果有条件,最好在报考前到自己心仪的院校进行实地考察,看看学校的环境、试验设备,也可以通过与在校学生的交谈了解学校更为详细的情况。不要盲目相信一些学校印制的精美宣传传单,还是“眼见为实”比较靠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