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3日
星期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总结当前出国留学新趋势

只有2%的海归选择去中西部就业

张仙凤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6-23    [打印] [关闭]
    “海归在一线城市扎堆儿现象严重。目前98%的归国人员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只有2%去了中西部地区。”6月21日,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在首届新东方留学高峰论坛上,对当下一些留学生的就业取向表示关注。

    “当前国人留学规模空前,并将继续扩大。今后3年,中国的留学生总数将超过200万。”王辉耀说。进入21世纪后的短短8年,产生了100万留学生。1998年和1999年,我国每年送出2万留学生,但是2008年就有近20万人出国留学。据统计,中国目前出国留学人数居于世界首位,占全世界留学生总人数的15%。

    王辉耀说,赴海外留学的人员除了实现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留学人员的年龄也日渐低龄化。他们选择的留学目的地分布日渐广泛,2008年中国留学生分布在109个国家和地区。同时,短期的体验式的游学开始大量增加。新东方的数据显示,2005年只有几十人报名出国游学,2008年达上万人。

    王辉耀还表示,留学生毕业后在海外继续深造的人数渐增。根据调查,2000年以前,拥有学士学位并继续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为11.5%,2005年上升到44.1%,远高于印度13.9%的比例。与此同时,人才回归率下降现象也值得关注。2000年有三分之一留学生归国,2008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5%。

    “留学人员在就业方面也出现了几大特点。”王辉耀说,首先,留学生的就业日渐多元化,职位从“三师”扩展到“三家”。以前有很多留学生毕业之后成为工程师、医师、会计师,现在开始转向科学家、企业家、发明家,而且在跨国公司就职或自主创业的比例也在增加。其次,海归在一线城市扎堆儿现象严重。第三,留学人员出现人才环流现象,海归变“海鸥”。虽然海归只占出国人数的25%,但是大部分人才在环流。逾10万人开始跨洋,在北美、欧洲与中国之间来回发展,王辉耀将这一人群称为“海鸥”,这个数字也将不断增加。

    王辉耀认为,中国未来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继续扩大留学,并吸收留学生回国。“在今后中国的全球化进程中,留学生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