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日
星期

当代文学何必拒绝明星作家

陈才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7-01    [打印] [关闭]
    近十余年中,一批“80后”作家、网络作家日渐走红,以明星的身份广受喜爱,而中国当代文学的格局正因此酝酿着变化。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海内外的不少当代文学学者不约而同抛出一个疑问:韩寒、安妮宝贝们究竟是不是当代文学的一部分?当代文学又该不该“收编”这批明星作家?(《文汇报》6月29日)

    对许多“80后”作家,特别是一些所谓的明星作家,笔者是不大感冒的。他们的作品、风格甚至气质,都不是我所喜欢的,尤其是那种动辄“以市场号召力论英雄”的作家,我并不认为就有多优秀。但与此同时,我认为韩寒、安妮宝贝们究竟是不是当代文学的一部分,并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所谓的“当代文学学者”也好,“当代文学史”也罢,应该有接受明星作家的雅量。

    这里需要区分的是,“80后”作家、网络作家以及明星作家,并不是一个整体概念,更不能简单地画等号。就比如说,“80后”作家中也有一批坚持传统写作的人,他们在网络中并不活跃,也谈不上明星作家,例如“打工诗人”郑小琼、回族女作家马金莲等,他们在传统写作领域的开掘,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更遑论还有一批“散落在民间里的精神兄弟”,如陈璧生、崇拜摩罗、阿啃1919、卢莱等人,尽管在文学的意义上尚“藏在闺中无人识”,但在思想的意义上,他们已作出了不小的探索。

    批评家周思明曾指出:“现在提起“80后”作家,主流文学界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韩寒、张悦然、郭敬明们,而将郑小琼等居于社会底层的年轻作家排除在外。如此一来,对“80后”作家作品得出的结论当然就是躲避历史、误写现实,局限于校园、家庭、一己的小愁小苦,或对现实教育体制的反叛,或对现代科技的不屑轻蔑等等。”这正是文学批评需要警惕的地方:任何时候,都不可用整体的概念将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一笔抹杀。

    再说“明星作家”这个头衔,难道已经成为作家的原罪了吗?在我看来,文学界对于所谓“明星作家”的警惕,无非一看不得人家的作品畅销,二对其桀骜不驯、不买体制的账有点耿耿于怀。拿郭敬明来说,除了抄袭行为令人难以忍受,其对时尚和流行趋势、对读者和出版市场的把握,不也有值得肯定之处吗?

    在文学史上,张爱玲、张恨水等都是当时的“明星作家”,却长期得不到主流文学史的承认。海外学者夏志清曾说:“当时在上海,最有地位、最懂得些文艺理论的批评家要算是李健吾,但他的注意力集中于曹禺、巴金以及其他‘正统’左派作家,像张爱玲这样在礼拜六派杂志上写文章的,当然是不屑一顾的……”然而时间证明,这种做法是多么的偏颇。

    眼光放远一点看,年初去世的美国著名作家厄普代克,在世时同样是“明星作家”;日本的村上春树,也是一位风靡世界的“明星作家”,不也屡屡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侯选人吗?其实依我看,评价一个作家,只需要看他的作品,其他所谓的年龄、金钱、流行等因素,皆是无足轻重的。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