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日
星期

“最牛满分作文”作者周海洋:不能凭一篇作文就录取我

本报记者 黄冲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7-02    [打印] [关闭]
    周海洋最近很红。因为他在今年高考中写出一首古体长诗《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获得湖北卷作文满分。凭借这篇“最牛满分作文”,一些本科院校向他敞开大门,尽管他的总分只有370分。很多人猜测:他的命运也许会因为一篇作文而改变。

    这位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毕业于职业高中的“90后”,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这篇满分作文给他带来的最大好处,是给了他足够的自信和力量。他决定放弃各大高校向他伸出的“橄榄枝”,明年再战高考。“满分作文不能改变命运,甚至高考也不能,改变命运的还是自己。”

    中国青年报:这两天很多记者采访你吧?

    周海洋:是啊,十几家媒体了。不过一切都会过去的,不要紧的。我想说的是,其实我这篇文章有很多地方不通,瑕疵很多。你去看下2005年四川考生唐汉霖的高考满分作文,那个才叫真正的诗。我这也叫古体诗吗?形式上像,但只是个赝品而已。

    中国青年报:可大家为什么这么推崇你这篇?

    周海洋:可以说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现在大家对古典文学没有多大热爱,很少有人关注,也很少看到有同学这样写,于是大家就认为我写得好。我这个也许有一些真情实感,但如果唐汉霖的那篇叫一流的话,我这篇只能算三流。

    中国青年报:那你还敢在高考考场写古体诗啊?胆子挺大的。大部分人在高考中会比较保守求稳。

    周海洋:也是突然想到写这种题材。我之前是写过这种古体长诗的,平时写得比现在好,花的时间也更长。在考场比较仓促,但可以写出来。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过,“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创新才能够成就一个国家。

    中国青年报:你这是在追求“创新成就国家”?

    周海洋:不不,我只是用创新成就自己的高考作文而已。虽然说高考文章是一种应试文体,人生中经历的每一件事何尝不是一个考试呢?“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这次大致也写出了这样的状态。

    中国青年报:有媒体报道你其实从没去过黄花岗,只去过武昌首义园。怎么不写一篇“站在首义园的门口”,而要写一个没去过的地方?

    周海洋:相对于成功的起义,我更关注失败的起义。据说黄巢在失败很多年后写了一首诗,“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问,独倚危栏看落晖。”表达的就是他一种失败的无奈的心情。

    中国青年报:你对这种心情有共鸣?周海洋:有一点共鸣。我也是个比较失败的学生啊。《卡萨布兰卡》中的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我知道我们的故事永远不会上银幕。”每年出彩的都是高考状元,像我们这样普通中学的普通学生,是很少能够上大众媒体的。

    中国青年报:你现在已经站在了大众媒体的聚光灯下了。

    周海洋:是的。但现在大众判断一个学生成功与否,还是看他能不能考上好大学。好的大学从古到今都是一种稀缺资源。从这个角度,高考确实是一种公平的制度,尽管它也有缺陷。

    中国青年报:听说你高中只学了一年半,是怎么回事?

    周海洋:我曾经很颓废的。因为成绩差,高二读了一半就没有上了,高三就去上过两天课。我就整天在家里,平时看看古文,消遣一下。高考前也没有复习,没做过模拟题。

    中国青年报:那怎么又去考了?

    周海洋:我已经报了名了,报名的钱不能浪费吧。虽然我们学校是职业中学,但我是属于高中部的,高考还是最终目标。我想去就去吧,也没什么损失。不管怎么说,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中国青年报:当时你想过结果吗?

    周海洋:我当时想,随便考上一个高职高专什么的就去读。学学技术就可以了。

    中国青年报:现在的想法呢?

    周海洋:我想重新回到学校去,重新准备高考。我想学习,把英语和数学这两门赶上来,把没有学的政史地补上去。

    中国青年报:你也不会再去上高职高专了?

    周海洋:对啊。我现在已经有信心了。我们普通中学的学生只要努力也能考上比较好的大学。

    中国青年报:如果有大学破格录取你,你去不去?

    周海洋:对于这些大学,从内心来说,我非常愿意去。但有一点我必须声明,我认为他们不应该录取我。如果真要录取我的话,应该在我继续读一两年之后,拿到达到或接近它的分数之后再录我。不能凭一篇作文就录取我,对于那些考了很多年的同学,这样确实不公平。

    他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我的确非常愿意去读大学,但不能以这样的分数就进去了,我不愿意。

    中国青年报:很多人都在猜测,这篇作文也许会改变你的命运。

    周海洋:确实有影响,但真正决定命运的仍然是自己。如果说这篇作文改变了我的命运,更主要的是它给我带来了自信。这个自信在于,我在一些地方能够超越其他同学。术业有专攻,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必有所成。

    中国青年报:在你看过的古代典籍中,最喜欢哪一部?

    周海洋:《庄子》。这是在我无路可走的时候看的。我现在心态已经比较平和了,就是受到了庄子的影响,虽然这个世上很多事情我不明白,但有一点我是知道的——只要你把握好人生航向,并不需要在意他人的说法。

    中国青年报:你现在的人生航向是什么?

    周海洋:就是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二本就可以了。

    中国青年报:现在很多报道强调你的家境,感觉你是个“寒门子弟”,是这样吗?

    周海洋:也可以算是。但没到“家徒四壁”的地步,就是普普通通的人家。我爸妈都是典型的农民,爷爷奶奶也是。我的户口属于农村非农业户口,他们都在外面打工。

    我的家庭确实不富裕。但相对于我们这里的很多同学来说,已经算可以的了。我不能够选择我出生在哪里。我出生得普通,也造就了我淡然的性格。

    中国青年报:在你心目中,有没有什么青年可以作为自己的典范呢?

    周海洋:我曾经佩服过赖宁。

    现在我比较崇拜高考状元,虽然我知道我永远不可能达到他们那种地步,但有这么一个希望、一个敬佩的目标也是好的。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