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3日
星期

屡建奇功的“追星”人

——记总装备部某基地活动测控回收部着陆场站
黄向红 本报记者 潘婷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7-03    [打印] [关闭]
    一个耀眼的亮点划破大气层,出现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上空。随着“轰”一声巨响,拖着巨大降落伞的圆型舱体坠落在地面上。一时间,警笛轰鸣,越野车和直升机呼啸而至,一群穿着醒目的橘红色工作服的小伙子跃出来,直奔圆型舱体。

    几分钟后,航天员在这些身穿橘红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保护下,微笑着踏出舱门,对大家挥手致意。

    这一幕,相信很多中国人都并不陌生。

    经历了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七号的3次载人飞行,这些橘红色的身影已经深深印在了人们的脑海中,他们全部来自总装备部某基地活动测控回收部着陆场站。

    在着陆场站建站40年的历史上,这支部队屡建奇功。1975年,该部成功回收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此后,又完成了21颗返回式卫星的测控回收及其他重大试验任务。

     2003年、2005年、2008年,他们圆满完成了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三次载人航天飞行的飞船和航天员回收搜救任务。

    40年来,他们追星揽月,南征北战,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功劳簿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初战川东

    历史的时钟回拨到40年前。

    1969年5月23日,为测控回收我国的返回式卫星,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组建该基地卫星测量回收站,也就是今天的着陆场站的前身。

    从建站那一天起,他们就注定要踏上一条漫漫追星路,卫星的落点在哪里,回收站官兵就会带着满腔的爱追到哪里。

    1975年11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一声令下,回收站从驻地出发,铁骑滚滚,直奔四川。

    川东地区的环境对北方人来说是一种考验,大蚊子很厉害,还有那种小黑蚊子,当地叫它“小咬”,一叮一个包,然后就流黄水,流到哪里哪里就烂。站领导开会,几个人就坐在蚊帐里面开。卫生间是用草席搭的,上厕所的时候,要拿张报纸,放到坑里点着熏一下,要不然,蚊子叮的到处都是包,回来后还不好抓挠,很是尴尬。

    生活上有困难,技术上的保障也捉襟见肘。

    参战人员仅仅依靠6台超短波定向车,手持中波定向仪、超短波定向罗盘,以及通信电台等简陋得让外国人不可思议的回收设备,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两人一组,徒步搜索,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回收任务,创造了卫星回收一次成功的奇迹,使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卫星回收任务接二连三,回收站在四川资中、遂宁、潼南、眉山、安岳等地圆满完成了多颗卫星的测量回收任务。

    会战沱江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航天器落点测量技术还非常落后,主要依靠超短波定向仪对卫星落点进行定向测量,测量精度误差较大,落点测量准确率低。

    1984年9月,又一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降落于川中某地。然而,它落在了沱江的湍急水流中。卫星从发射、运行到返回一切正常,能不能找到卫星标志着任务的最终成败。

    上级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打捞卫星”。回收站官兵闻令而动。他们积极与当地政府协调,将都江堰的水流引向外江以降低沱江水位,调动了85个单位1700余人,出动了大量机动船、货船、车辆,甚至200多只打鱼船也铺撒到江面上,用渔网一网一网地打捞。

    他们还调用了无线电台、专用电话等通信设备参与打捞。每100米派一个民兵守卫,现场情况就和打仗一样。

    两岸人头攒动,江面船只密布,历时8天8夜,通过地毯式打捞,终于回收了卫星。

    这是我国卫星回收史上动用人员最多、规模最大、工作最艰巨的一次任务。

    沱江之战,大获全胜。

    此前,开国元勋叶剑英元帅曾说:“只要能够落到中国就是胜利!”而我们不仅使卫星落到了中国的土地上,而且军警民携手战沱江,取得了一场和平时期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约会“神舟”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回收飞船、搜救航天员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着陆场站人的肩上。

    作为载人航天七大系统之一的重要力量,着陆场站担负的试验任务由过去返回式卫星的单一测量回收,转变为飞船着陆前后的测量通信、气象保障,以及飞船着陆后的搜索回收、营救航天员和对返回舱内的有效载荷进行处置。

    跨越从卫星到飞船的鸿沟绝非易事。

    飞船返回是一段危险之旅,就像飞机着陆一样,属于故障与事故多发阶段。据统计,世界上有22名航天员牺牲,其中有一半牺牲在返回阶段。着陆场站承担着神舟飞船返回段的跟踪搜救工作,是载人航天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责任重大。

    1999年,距离神舟一号发射任务还有4个月,着陆场站大部队就浩浩荡荡进驻内蒙古场区——阿木古朗草原。

    从呼和浩特出发北行,翻越大青山过武川,再继续北上,便是乌兰察布至锡林郭勒的四百里大草原,阿木古朗就在草原的腹地。

    初来乍到,草原恶劣的自然环境毫不客气地给官兵们来了个下马威。阿木古朗草原常年风雪,沙暴不断,最低温度达零下39摄氏度,瞬时最大风速达每秒26米,方圆百十公里人烟稀少。

    4个月后,着陆场站在内蒙古大草原腹地,建成了中国自己的载人飞船回归港。

    1999年11月21日,着陆场站在内蒙大草原完成了神舟一号飞船测控回收任务,并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突出贡献奖”。

    大漠点兵,神舟归航。经过四次载人航天飞行试验的反复验证,技术成熟,万事俱备。

    是时候了!中国人正在等待千年飞天梦圆的那一刻!

    2003年10月16日,在距离神舟五号飞船开伞还有8分钟时,飞船进入“黑障区”,飞船信号将会出现短暂消失。

    如果此前不能及时捕获目标,紧随其后的USB测量站就无法得到准确的引导数据,各种测控指令的发送就是无的放矢。关键时刻,指挥员根据事先预案,果断实施光学引导,使雷达及时锁定目标,USB设备准确发出各种控制指令,精确计算出飞船返回舱的预报落点。

    随后3分钟内,空中搜索分队全部到达返回舱落点,当在太空遨游了21小时23分的“航天英雄”杨利伟缓缓走出返回舱向大家微笑致意时,很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次任务中,着陆场人创造了“预报落点与实际落点仅差1.1公里”、“救援人员30秒赶到航天员落地现场”两项世界纪录。

    “神六”任务中,着陆场站遇到了一个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着陆场区的浅层风预报。着陆场区浅层风预报不仅影响飞船的发射、返回日期,更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是上层决策的重要依据。为此,他们不分昼夜地统计、研究、分析场区30多年来的气象资料,终于从浩繁的数据中把准了着陆区域浅层风变化的规律,找出了可靠的预报方法。

    神舟六号飞船返回前两天,着陆场区天气骤变,狂风大作,沙尘肆虐,地面能见度不到100米。回收当天凌晨,内蒙草原果然风清月明,着陆场最大风速降至5米/秒,完全符合回收任务要求。神舟六号飞船顺利返回,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鲜花和掌声中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神舟七号飞船返回是在傍晚时分,返回时段和场区气象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搜救模式改为空中搜救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导致原有的飞船搜索、捕获方式和气象保障模式无法正常运行,工作难度骤然加大。

    为此,着陆场站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数十台(套)搜救设备,组织技术人员集智攻关,制订了《实时推算雷达天线重捕等待点方案》,准确计算出多目标跟踪模式下入航等待点数据,创造了出“黑障区”后重捕时间最短、稳定跟踪时间最长的优异成绩。

    光荣和成绩已成过去。而今,着陆场人正精神抖擞地迎接着一个个未知的挑战,续写新的追星传奇。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