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大环境决定大学生女足的走势
比赛结束了将近10分钟,中国队员仍在场地上或站或坐或躺,每个人都埋着头默不作声,不知是在擦汗还是在拭泪,现场气氛一片哀伤。
此情此景,使记者不禁想起2007年在武汉采访的一场女足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中国女足以0∶1输给挪威队。当时,很多女足队员都哭成了“泪人”,那眼泪似乎包含着女足姑娘们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现实的不屈。
两年后的今天,在大运会赛场,记者又看到了相似的一幕。这支以北京师范大学队为主体组建的中国女足,谁也不希望以这样一场失利提前结束自己的梦想,但当90分钟比赛结束,她们却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
这些队员基本上都是具有专业队背景的大学生。现在,她们输给了一支日本的纯学生军。
“振作起来!”主教练王海鸣在场边沉默了10分钟后走到队员们面前,他大声鼓励队员,“就算输了球也不要低着脑袋。你们今天踢得很好,拼尽了全力,也打出了自己的水平,除了运气差了一些,丢了一个球外,没什么好遗憾的。”
队员们的情绪并没有因为王海鸣的鼓励而好转,输了这场球后,中国女足只能参与争夺女足比赛的5至8名,而很多队员原本是希望能在本届大运会上夺得一枚奖牌。
梦想已经破灭,不过,对于这支中国女足来说,能在大运会上闯入前八名已属不易。
王海鸣介绍说,由于国内女足优秀人才紧缺,在本届大运会举行之际,国家女足也在集训,原本符合大运会参赛条件的几名球员,比如毕妍、刘卅等都被征调进国家队,这使得参加大运会的中国女足在阵容安排上捉襟见肘。“我们这支队伍连个前锋都没有,都是靠后卫攻门,实力怎么能不受影响?”王海鸣感叹道。
王海鸣也承认,参加大运会的中国女足,很多队员都具有专业运动员的身份,而这也是无奈之举,“如果能从大学生业余运动员中挑出人来,我能不用吗?实在是挑不出来。现在,国内女足的生存环境大家也很清楚,大环境尚且如此,高校的状况基本上也差不多,踢足球的女生太少,有一定水平的更少。”
而这次战胜中国女足的日本队,其发展状况却完全是另一番光景。
据日本队教练介绍,参加大运会的日本女足队员全部来自早稻田大学、筑波大学和大阪体育大学等几所高校,这些队员都是在校大学生。
对于日本队来说,早些年想战胜中国队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事情。尤其在10年前,当时的中国女足是世界一流强队,而日本国内的女足运动尚处在起步阶段。不过,近10年来,日本女足有了长足进步。据日本队教练介绍,目前日本高校的业余女足运动员有2000人左右,这个数字看起来不算特别多,但这比10年前增加了近10倍。
日本高校女足运动的快速发展,是以整个国家的女足运动大发展为前提的。
据日本队教练介绍,在日本,女足有一个L联赛。L联赛已经创办了近20年,最近10年是一个快速发展期,这主要得益于日本女足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历史性地杀入了八强。
随着女足运动日益受到社会重视,很多中小学生开始参与女足运动。同时,L联赛的职业球员也可以得到更丰厚的名誉和经济回报。据日本队教练介绍,参加大运会的日本女足代表着日本大学生女足的最高水平,队中已经有多名球员被L联赛的俱乐部相中,在她们毕业后,成为职业球员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他大学生球员,可能在毕业后从事和女足运动相关的工作,比如在青少年俱乐部当教练等。还有一些球员会在毕业后选择其他行业的工作,这要由她们的大学专业来决定。
总的说来,日本大学生女足运动员在运动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通常都会把加盟L联赛作为自己的目标。日本大学女足运动的开展状况,与L联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对比日本女足的发展状况,中国女足近10年却走上相反的道路。
成绩下滑、受关注度下降、联赛萎缩、参与人口减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更加艰苦的训练往往成为各级女足勉强保持尊严的最后手段。因此,当失败降临时,只有队员自己才清楚她们每一滴眼泪所蕴含的复杂滋味。
大环境对大学生队的束缚,在中国男足身上也有明显体现。本届大运会,中国男足甚至都没有获得参赛资格,正如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钢所说,“脱离了一个运动项目在国内发展的基本状况而奢求大学生队能有特别突出的表现,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我们对中国大学生男足和女足表现的期待,也不能脱离中国足球的基本现状。”
本报贝尔格莱德7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