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考生鼓起勇气重新起跑
人民网一名网友近日发起调查“重庆高考状元民族造假,应正常录取吗”,应答的343人中,认为“该录取”的有134人,反方186人,另有23人不置可否。
从数以千计的相关跟帖中,不难感到网友对此事看法相当矛盾,可以说分成鲜明的两派。“严厉派”主张对造假学生严惩不贷。人民网网友何须周说:“是该杀鸡儆猴了!有些当官的、有钱的,总想给自己的孩子走后门,找便宜,如果这件事能严惩,高考‘全家作弊’这种事也许能刹一脚吧!”
“同情派”则觉得,坏事主要是家长干的,考生还是孩子,取消加分就可以了,不必再追加更重的处罚,“别毁了他们的前程”。一名腾讯网友留言:“应该保护这些学生,他们也是受害者。”一篇媒体评论说,何川洋父母当年为其改变民族成分时,他才14岁,未成年呢,不应为此背上十字架。
7月7日晚,重庆市招生自考办公室公告社会:取消31名违规更改民族成分的考生的录取资格。但鉴于31名考生中大多数系未成年人,不再对外公布这些考生的名单。
“无信不立,重庆的做法是对的,不能因同情考生而宽容造假,那等于是纵容人们继续钻制度的空子,反正就是被发现了后果也不会很严重。这样下去,何谈公平?”
新浪一名网友说,自己是一位家长,他理解那些煞费苦心的家长和斗胆冒险的孩子,但他更想说:“也许因为你们的造假,其他同样努力的孩子就会被夺去本属于他们的权利。这些孩子的痛苦又会有谁同情!”
更重要的是,这31名学生有的已满18岁,或即将迈过成人的门槛,按说该有公民的责任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了。很多人说,造假可能就是家长一手操办的,这很大可能也是实情。但在整个过程中,考生恐怕大多也是知情者,如果他们当时能拒绝父母的“好心”,不去冒险占便宜,违规事件一定可以少一些。
所以,说来说去,我们中学教育有薄弱环节值得好好检讨。比如成人礼,不能只是一个走过场的仪式,要真的让孩子们认识到成人首先意味着责任,不仅是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更有作为公民的遵纪守法、自我负责意识。那些伪造民族身份的孩子,如果事先能想想父母的侥幸之心,可能让自己的人生跌在起跑线上,或者让自己一辈子不得不保守一个见不得人的秘密,他们还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去违规吗?
重庆市招生自考办公室对违规的严惩,给全社会一个放心的交代,人们不能不同情地想到这31个孩子今年“白考”了。违规考生也别气馁,要学会坦然面对。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美好的未来在等待你们去创造。毕竟高考可以重来,你们还可以重新起跑,只是下次不要再抢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