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9日
星期
贵州贵阳、云南迪庆、青海平安:

加强党建 锤炼党性 提升水平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7-09    [打印] [关闭]
    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贵州省贵阳市选派万名干部组成“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工作队,在实际工作中改进作风、锤炼党性;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全面实施“三建三带三创”基层党建工作,为藏族自治地区的发展和维稳筑牢基础;青海省平安县围绕树立良好形象、提高工作效能、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本报贵阳7月8日电(记者雷成)贵州省贵阳市下属清镇市百花湖乡哪嘎村8岁的小朋友王杰与他的几位同学近日收到了一份“礼物”——每年600元资助,直至小学毕业。由于家庭贫困,这几个孩子每天要自带干粮,步行一个多小时到邻村上学。

    这份“礼物”是贵阳市“三保三实”工作队队员侯风宇积极联络10位爱心人士共同送出的。

    为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贵阳市委、市政府从市、县两级机关选派万余名干部组成187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的“三保三实”工作队,深入全市1166个村、451个社区及111个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开展服务工作。

    “解决突出问题决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在促发展、求实效、群众得实惠上下真工夫。”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说。

    一个多月来,各工作队挨家挨户、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跑,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愿望,掌握基层的真实情况,尽心竭力地为群众、为基层办实事。

    贵阳市委书记李军担任贵阳鑫盛泰铝业有限公司、花溪区农村危房改造整区推进示范项目工作队队长,切实帮助解决企业和农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贵阳市市长袁周带领工作队帮助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协调落实项目,获得省发改委1000万元资金扶持。

    在农村,各工作队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围绕帮助理清村级发展思路、农村危房改造、农业技术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矛盾纠纷排查等方面查实情、办实事,尽心竭力保民生。

    截至6月20日,各工作队深入基层查实情2.8万人次,走访群众4万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500多条,撰写查实情报告245篇,为基层、群众办实事4471件,累计已争取各类资金3.43亿元、帮扶物资折款2990万元。

    新华社昆明7月8日电(记者伍晓阳)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自今年3月以来,全面实施“三建三创”农村基层党建工程,强化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和活动场所建设,创小康村、平安村和生态村,提高了党在农村群众中的凝聚力,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成效。

    “原来党支部建在行政村,党员居住过于分散,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因此今年我们提出,要把党支部建到村民小组。”迪庆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铭书介绍,全州原有188个村支部已经改为党总支,在482个村民小组新成立了党支部,采取多种方式选好配强了基层党组织书记。

    “在党员队伍建设上,我们加强了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确保农村党员每年轮训一遍,增强党员服务群众、带头致富的本领,加大了在农村优秀人才中发展新党员的力度。”杨铭书告诉记者,农村党员广泛开展推广致富项目、为群众办实事和资助贫困学童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党员干部带领下,迪庆州全面开展以自然村为单位的创小康村、平安村、生态村活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培育,推进依法治村和农村维稳长效机制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

    香格里拉县虎跳峡镇金星村史跨迪是个偏僻山寨,以前不通公路、世代贫困。村民小组长雀坤华告诉记者,在党员干部带领下,如今史跨迪走上了共同发展之路:村民投工投劳开辟出一条通村公路,集体种植5500多亩核桃和漆树,还开始发展生态养鸡等产业,寨子的面貌焕然一新,致富的憧憬写在了每个村民的脸上。雀坤华说:“今年寨子新成立了党支部,现在有9名党员,村民入党积极性都很高,交申请书的有45人。”

    新华社西宁7月8日电(记者王大千)青海省平安县通过“比形象、比服务、比效能、比作风、比创新、比廉洁”为主要内容的“六比”活动等方式,推进作风建设,以实际行动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为推进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着重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工作马虎、推诿扯皮、执法不公、吃拿卡要等问题,平安县注重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工作计划,使各单位开展作风建设目标明确,安排有序。

    在推进作风建设的活动中,平安县各部门都将“六比”等内容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创新服务方式,加强部门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工作效能。平安县就业、工商、税务、医疗等方面的服务由“多站式”变成“一站式”,对社会困难人员的服务由“背对背”服务变成“零距离”服务,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为更好地服务“三农”,农业部门组织6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业一线,以粮食经营大户为直接服务对象,采取“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创新服务方式,开展“零距离”技术指导,有效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