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0日
星期

修学重学也重游

赵志莲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7-10    [打印] [关闭]
    修学游是一种游历和体验漂泊的人生感觉。这种感觉,是在教室、书房里无法体验到的,它对于发展人类多元文化,提升人们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影响深远。

    在全世界,最重视修学游的是日本人。在日本,修学旅游通常是以在外住宿的形式,组织学生到外地进行研修、探险以及见学(参观学习)活动。小学主要针对六年级学生,初中和高中生两年组织一次。修学旅游结束之后,学校会要求学生进行总结,不论是文字形式还是图画都可以,主要是总结自己在旅行中的见闻和独特的发现,个别学校还会组织旅行汇报等活动,交流自己的发现。

    日本人认为,修学旅游以学习为目的,学生更容易从旅行中学到知识。因此,日本的修学旅游因学习的内容不同被细分成若干类别。比如历史学习,主要通过参观历史遗迹,学习历史知识。这种旅行多去京都、奈良和东京等地,这些地方古迹多。还有体验大自然的森林修学旅游和农业修学旅游等。

    在日本,几乎每个学校都有修学旅游的传统,虽然费用由各个家庭负担,却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认可和接受。曾经有一段时期,日本人的人均收入水平很低,而旅游费用却非常昂贵,很多日本人需要贷款旅游,全家一起出去旅行是非常困难的事。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让孩子利用修学旅游的机会开阔眼界,成了修学旅游的主要目的。甚至,国家会出钱让学生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其理论是,“要培养国际型的人才,就必须先让学生有国际性的视野”。

    其实,在我国修学旅游曾经是国家之间文化教育交流的一种形式。元代在北京建都后,就有各国学者来此旅游、访问,其中最著名的要算马可·波罗了。日本、琉球、俄罗斯、高丽、交趾等国都曾遣送其陪臣子弟入国子监学习。清雍正六年(1728)国子监设俄罗斯专馆。

    在近年世界旅游潮流迈向主题旅游、旅游市场深度细分的大背景下,修学旅游已经成为国际比较流行、国内开始盛行的一种旅游形式。然而,修学游因其客源主体的教育性、市场运作的利益性等,难以做到游学兼具,以学为主。修学游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旅行社的一个炒作,越来越多的旅行社推出的修学游趋于贵族化,也没有了“学”的内容。

    修学旅游的目的,一是见证文化、梳理感觉,尽可能入乡随俗,身临其境;二是吃苦尝酸、体察真知,以求得到精神收益。虽然修学游在短暂的旅途中,可能只是捕捉些新鲜活泼的东西,但通过游学时对当地文化的认知,将游与学很好地融合,修学游就可能生发出一种精神和情怀。

    主题是修学旅游活动的灵魂,选择目的地和行程安排是其中的关键,不能是简单地观光游览,还要具有开拓眼界、增长知识、满足美和学习的需要等功能。以青少年步入成人阶段为例,一次内容丰富、蕴含传统经典元素的成人之旅,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人生观和职业生涯设计,对其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修学游的意义,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弥补了当前学校课程过于偏重书本知识、偏重课堂讲授、偏重被动接受的缺陷。修学旅游以游促学,还学生一个体验、学习和发现的空间,并贯穿了理财、生存、感恩等教育形式,往往成为学生们一生难忘的记忆,使其受益终身。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