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0日
星期

对往年造假考生不宜秋后算账

徐林林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7-10    [打印] [关闭]
    7月8日,一个题为《2008年北大文科在渝录取情况》的网帖再次蹿红。网友报料称,去年北大在重庆录取的22名文科生中,有21名是靠获得加分得来的机会。其中,来自巫山县的3名土家族考生涉嫌民族成分造假。(《成都商报》7月9日)

    网友所说的刘某某等人是否在民族成分上做了手脚?相信通过调查不难水落石出。但问题是,即使查明已在北大就读的刘某某等存在造假行为,按照相关部委的规定,立马取消其学籍,未必就能从整体上维护教育公平。

    众所周知,少数民族考生可加20分的政策,在全国已执行了二十多年。如果,对去年已被高校录取的造假考生,一经查实,统统赶出校门,那么,对前年、大前年、大大前年涉嫌造假的考生,是不是也该下达“驱逐令”呢?数十年来,因少数民族成分而获得加分的考生,累计多达数十万乃至上百万,要不要来个全国性的“加分大盘查”,并宣布其中造假者的学历、学位证书一律无效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高考考生民族成分造假,家长或学校固然难辞其咎,但我以为,关键在于“一考定终身”的现行教育制度,存在明显的漏洞,以致一些家长把加分造假,作为一种让子女“出奇制胜”、拼抢高教资源的博弈手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通过法治途径,堵死加分造假的“后门”,确保教育公平、公正,才是当务之急。倘若一味追究、清算已在高校就读者的造假“原罪”,那不但需要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而且可能导致一场没完没了的口水混战。如此,无疑将冲淡我们对现行教育制度的反思与拷问,乃至将制度造成的积弊,归咎于那些涉嫌造假、但现在又不太可能逐一查究的个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