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高宁与牛根生“一拍即合”意味着什么
这在中国经济正积蓄力量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刻,显得格外意义重大。国有、民营,隔河相对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如今发生了改变。这个一度困扰本土产业界的思维误区,在宁高宁冷静老辣的资本运作手腕和牛根生激情而灵活的商业智慧面前,如同一层窗户纸一样被轻易捅破了。
60亿港元对中粮集团这个世界500强企业来说,不算什么大数。20%的股份,对于蒙牛这家习惯了股权分散、在企业行为上高度市场化的上市企业,也不可能构成绝对的“扰动”。
宁高宁意图长远。
他参股蒙牛,致力于为中粮集团要实现的“从农田到餐桌”一体化战略寻求真正有价值的伙伴,因此他不介意满足这一战略目标的合作者到底是“民营”或者“国有”。牛根生心系老牛品牌的归属,为了让蒙牛真正成为货真价实的中国品牌,避免被外资恶意并购的风险,他需要一个真正扎根本土、在上下游拥有雄厚资源的“靠山”。
他们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两人是“一拍即合”,见了几次面,生意就谈妥了。看来,这并非虚言。牛根生说,双方的文化、理念基本一致,都是为中国能不能创造更具竞争力的世界级品牌,能不能做到中国出一个具有百年基业的,能够具有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集群而努力。他们说,合作的基础是“这个理念太一致了”。在当下国际金融危机内外“战况危急”的时刻,共同的利益诉求超越了狭隘的传统观念与既有的教条。这可能意味着中国产业整合大幕将由此拉开。
早有论者呼吁,当下全球经济竞争的规则和惯例是“以国家整体为竞争单元”并推崇“国家利益至上”。因此,中国企业只应有本土企业与外国企业之分,内资与外资之分,而不应再划分成国有、民营和外资,这种“三分法”混淆了当下经济竞争格局的主要矛盾。
产业竞争“不以出身论英雄”。不论国有、民营,只要是适应市场竞争、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就应加强支持力度,并形成龙头企业和本土产业资本集团,才能带领中国经济走出困境。从表面上看,中粮联手蒙牛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的利益关联,而从深层看,则是中国本土企业血肉相连的精神纽带使然。从发达市场国家的产业发展经验看,以市场主导的、混合多元型的巨型企业模式,才真正具有高度的竞争力和灵活性。
如果说,此前福建民营资本力量陈发树入股青岛啤酒7%,可看做新时期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联姻”的一种尝试,那么,中粮与蒙牛的这次“大手笔”,应该算做中国经济向“新公私合营时代”迈步前进的真正开端。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这桩并购案的影响也许更加久远。
中国工业史是一个连续不断寻求“以弱胜强”的历程,是典型的后发的、落后的农业国,在强大外部压迫与竞争环境下,追赶先进工业国的过程。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工业几乎从零起步,十几年后卫星上天,万吨轮下海,两弹爆炸,大飞机上天,为一个大国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这就像一个18岁的少年,虽然还略显瘦削,但骨头架子很大、个头儿也足够高。之后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在国内、国际市场充分竞争的严酷条件下,中国经济和企业界又经历了体制转轨的生死考验,从而凤凰涅 重新起飞。中粮集团和蒙牛公司都是中国企业在历经挫折和困顿之后,在新时期呈现出的中国优秀企业代表。
今天,中国经济要避免成为大而不强的“肥大国家”,避免在危机时刻个别优质企业因内外市场环境恶化而陷入被跨国公司和跨国资本分而治之的境地,关键就在于中国本土的战略性“基干企业”(包括军工、能源、金融、农业、高科技)等能否再次挺起胸膛,并与前端的消费品、轻工业建立起密切的上下游联系,将中国经济整合成一个产业链完备、上下游畅通、产融结合顺畅的有机整体。
事实上,在今天,大型国有企业和在本土市场摸爬滚打起来的优秀民营企业,都遇到了各自的发展瓶颈。前者空有战略,缺少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具体的战术性竞争中,能战而胜之的“前端作战部队”;后者灵活多变、战术生存能力极强,但惟独缺少国家力量在战略层面的有效协助和后勤支援。也就是说,民企和国企的整合在节奏和空间上非常一致,他们必须放下成见,有效结合,形成强而有力、大而灵活的产业集群和竞争阵形。这事关中国经济的未来命运。
本次中粮与蒙牛联姻,中粮的姿态令人遐想。他们表态,即便成为蒙牛的第一大股东,也不会干涉其公司经营和管理,派出的3名董事都是非执行董事。这种“低姿态”当然是建立在宁高宁和牛根生两个老朋友彼此互信的基础之上。不过,这仍给往后的国有、民营企业整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案例。
不久前,中国知名果汁企业汇源表示要“像卖猪一样”把自己卖给跨国企业可口可乐。他们没被批准,当事人愁云惨淡。如今,在中国乳业遭遇寒冬的时刻,中粮携手蒙牛,两者皆大欢喜。这实属难得,也确实意味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