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笑靥如花的付冬梅,从此成为学校的一尊雕像
18岁笑靥如花的东北姑娘,从此成为学校的一尊雕像。
“我叫付冬梅,你呢”
李老师第一次见到付冬梅是2006年8月新生报到的那天。一个扎着羊角辫、面色微红的小姑娘,一直低着头独自排在队伍中间,没有家长的陪同。直到前面的学生办完手续走开,她单薄的身影才映入老师的眼帘。负责招生的老师问她叫什么名字,她脸更红了。李颖问她:“你爸妈没来送你?”她抬起头,不好意思地笑笑,使劲点头:“我妈说一个人来回的路费够我一个星期的饭钱了。”浑身上下散发出山村孩子独有的质朴与憨厚。看着她办完手续后有些兴奋地离去的身影,招生就业办的老师不无忧虑:“这样的孩子将来推荐工作的时候可怎么办呢?”
羞涩是她留给老师的第一印象,但是她的同学却不这样认为。室友毛娜第一天推开宿舍的门,有一个女孩正在整理床铺,看见毛娜来了,主动过来打招呼:“我叫付冬梅,你呢?”从此,她俩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在宿舍里,来自东北的冬梅家离得最远,于是,她申请了长住,一到周日,同学都回家了,就剩下她一个人。冬梅就会彻底地清理宿舍卫生,把每个人的床铺收拾整齐,把同学们扔在床上的衣服收集起来洗干净。等同学们回来之后,每个人的衣服已经干干净净地叠好放在床上了。
班长王漫华是2007年秋天的插班生,她没有办法忘记这个全班第一个跟她说话的人。刚到班第一周,老师就给王漫华安排了出黑板报的任务。王漫华对班上的情况不熟悉,也从来没做过板报,犯了难。正对着黑板发呆的时候,付冬梅冲王漫华笑着说:“我叫付冬梅,是卫生委员,我来帮你。”
“热情,主动,这就是她留给我的第一印象。”王漫华的声音有点颤抖。
“我们的强心针和开心果”
王漫华还记得,冬梅最大的特长是踢毽子,一次能踢200多个。毕业之前体育课测试项目很多,压力大,大家都很累,恹恹地不说话。冬梅就笑嘻嘻地一边给大家表演踢毽子一边说笑话,让大家轻松起来,体育课老师也就不发愁没人来上课了。
4、5月份的时候天渐渐热了,同学们都不愿意去长跑,但是长跑是要测试的。冬梅就一个一个地动员大家。有着东北人特有的诙谐的冬梅,动员女生的时候说:“长跑减肥,冲这我们也要去啊。”
王漫华笑笑:“她呀,真是我们班的强心针和开心果。”
冬梅的嗓门很大,说起话来都是东北口音的俏皮和诙谐。夏天班上同学上课爱犯困,她就挑个合适的机会喊一嗓子:“大家都起来啦。”然后说上几句逗乐的话,很快把大家的瞌睡都赶跑了。
5班女生多,平时难免有些小疙瘩小矛盾,冬梅总是去开导去化解,她常说:“你要用自己的脚去穿别人的鞋,多想想别人的难处啊。”
这套理论指导着冬梅的全部生活、学习和班级工作。上平面设计专业课的时候,老师出了设计作业,刚开始班上的同学都没有思路,冬梅总是第一个吃螃蟹,主动给老师看自己的设计。毛娜说,其实冬梅做的也没多好,但她就是让老师在课堂上拿她的作业当靶子,给大家讲哪不对哪要改,这么一来,大家伙儿就都有了思路。
“为学校争光,为自己争气”
2008年,学校接到了参加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任务。二年级的学生因为要准备实习就业,没有被允许参加志愿服务。付冬梅作为志愿者服务的预备队队员,坚持做志愿者们的“幕后志愿者”。同学们上岗了,她留在宿舍里为大家整理内务;同学们回来了,就能喝上她白天就晾好的凉白开。奥运会开完了,付冬梅也没去过鸟巢,但是作为一名幕后服务人员,她却成了同学们心中最优秀的不在册的志愿者。
2008年9月4日,经过学校推荐和严格的面试、考核、培训,付冬梅进入北京民航通力航空服务公司实习,担任检票员。她在那天晚上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是我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虽然是实习,但我要把实习当作真正工作的开始,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为学校争光,为自己争气。”她每天坚持提前半小时上岗,认真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推迟十分钟下岗,把当班的情况仔细交待清楚。公司的负责人对前来了解情况的学校领导说:“不知道的,谁也看不出付冬梅同学是个实习生。这样的学生,你们学校有多少,我们要多少。”
2008年10月24日早晨,付冬梅像往常一样,和单位同事小胡一起来到西坝河公交车站,开始了一天的实习工作。6时45分,一辆801公交车在西坝河公交站东侧进站前突然失控,急速驶向便道,向着等车的人群冲了过来。人们惊慌地四散躲避,可是有两位背向着公交车的乘客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降临。看到这种情况,付冬梅不顾一切冲向便道,把两个尚不知情的乘客推在路边。乘客被救了,她却被卷到车轮下,鲜血染红了地面。任凭闻讯赶来的老师和同学怎么呼喊,都不能听到那声爽朗清脆的应答了。
冬梅生前和毛娜是上下铺,闲的时候,冬梅喜欢坐在床上,靠着墙壁,一边摆着脚,一边跟着MP3哼歌。牺牲之前那段时间,每天都能听到她在宿舍唱《日不落》。毛娜问她为什么喜欢蔡依林,她认真地说:“蔡依林本来跳舞不是很好,但是她很执着,你看她现在舞蹈跳得那么好。我就喜欢她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