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要素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当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落下帷幕之时,同样的问题又成为我们关注的话题。当然,得到的回答也值得回味。
高质量的就业前景会让人心动
“这一次,教育走在了行业需求的前头。”
6月28日下午,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高职组3G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网组建的比赛现场,裁判长、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孙青华博士非常兴奋地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教育总是相对滞后的。过去,教育总是跟着行业走,而这次,教育起到了引领行业的先锋作用。”
3G是我国在IT领域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项新技术,今年年初刚刚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发牌照,整个网络正处于紧张的建设之中。根据测算,仅一个城市需要布点的基站就有1000多个,这项业务一旦在全国开展起来,需要数以几十万计的高技能人才。这次,教育部高教司主动和工信部、运营商、设计单位以及30多家企业联系,按照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设计了大赛方案。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龚瑾玲,这位曾经担任过北京电话局局长的女领导非常感慨,“时代变化很快,当年我们招收野外作业的工人,只要有初中文化、有一身力气的农民工就行了!而现在,企业需要的是经过培训的,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现代工人,他们可以勘探测量建立基站,也可以排除故障维护运行。”
大赛之后,在3G比赛中获团体一等奖的江苏一队队长、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卞丽和她的4名队友,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落实了就业单位。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对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而言,他们所关心的不仅是能就业,更希望是高质量、高起点的就业,这是决定职业教育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社会的需要,就是就业的保障。这次高职组安排的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产品造型设计及快速成型,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比赛等都是立足于我国工业发展前沿的、具有朝阳前景的项目,让学生一上岗,就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
一些观看了产品造型设计及快速成型项目比赛的学生家长非常满意地说:“没想到高职院校有这么先进的设备,没想到高职院校的管理这么井然有序,没想到高职院校的老师这么负责任,没想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那么抢手。”高质量的就业前景让他们心动了。
政府有责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职业教育靠什么增强吸引力?
在高职组“产品造型设计及快速成型”比赛现场,场地负责人、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原副院长李中凯表示,“政府还应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去年,我们学校作为大赛的承办单位,先期投入了310万元,最终从政府那里拿到的补贴费用只有50来万元。今年,我们还是指定赛场,学校为准备大赛已经花销了200多万元,目前得到的只有天煌公司赞助的30万元现金,国家最终能够补助多少,还是一个未知数。”
这样的声音,记者在天津其他赛点采访也听到很多,甚至还有人担忧,这种靠学校承担经费大头的做法,能否让技能大赛持续下去。
与普通教育、艺术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是需要更大投入的教育。
“职业教育不能只在黑板上种田、投影仪下开机器,它要让学生动手,需要实训基地,需要机器设备,需要材料消耗。譬如让学生试着做模具,一份材料就得花100多块钱,可是试验做完了,这些用过的材料就成废品了,无法循环利用。钱少,学生的动手机会就少,学生的培养质量就难以提高。”在学生作品的陈列室,从事了一辈子职业教育的李中凯指着那些学生制作的模具问,“是不是这么个理?”
在天津第一机床厂一线工作了16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了17年的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认清持相同观点。他说,“用企业淘汰下来的废旧设备进行职业教育的做法是一种过时的教育观念,是一种人才浪费的做法。要很好地开发和使用人力资源,从一开始就应该让学生尽早接触世界最先进的设备。而这样做,就必须要靠加大投入,当然,也要靠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在李认清的主导下,学校在设备方面的投入占到了整个建设资金的50%以上。
李认清强调说,什么都可以虚,就是教育不能虚。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是我们的责任,先进的制造业没有高技术的基础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
“职业技能大赛能不能持续进行下去,关键要看政府的决心!”参赛的职业院校的领导对此抱有共同的期待。
尽快建立自成一体的学历体系
在“2009年全国职业学院技能大赛”新闻发布会上,大赛执委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刘欣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提问时说,“今年政府对技能大赛有很大的支持力度,主要有三点:一是大赛期间将组织企业现场招聘;二是中职获奖的前三名可在天津就业并解决户口;三是跟企业签约的高职选手立即解决户口。我想,这是对我们技能型人才走入企业被社会认可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对选手的一个最高的奖赏。”
媒体对天津的做法立刻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今年技能大赛的亮点之一”。还有记者评论说,“技能型人才到发达地区就业的户籍问题终于撕开了一道口子,这是制度层面的一个重大突破。”
然而,与预期应有的反响形成强烈的反差是,获奖选手并没有对此消息表现出特别的兴奋。江苏某职业院校一参加3G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网组建比赛的获奖者淡淡地表示,如今她最想做的事情是进一步深造,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
据了解,2008年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绝大多数的选择还是继续向上攀升本科学历。在他们看来,这才是着眼未来的明智选择,远比此时户口、岗位这些眼前利益更为重要。
李中凯也认为,将职业教育锁定在大专这个层次有什么道理?它需要有本科、硕士生、博士生的序列,因为技术本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就好比模具工业,它既是传统的,又是朝阳的,在新产品开发、创新方面有着巨大的市场,不能止于某一点。
经过长达数十年的争论,目前对职业教育的定位终于有了结论:它是有别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另一种类型的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实用型人才,它不是现行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从招生开始,一直到最终学历,它应该有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学历体系——专科、本科、硕士生、博士生,乃至博士后。这一点,不仅职业教育做得好的一些发达国家是如此,我国台湾亦是如此。
渴望蓝天、渴望发展是人的本性使然。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安于一辈子在一个岗位做一颗“螺丝钉”的教育观念显然不适应了,职业教育所设计的教育体系,应着力体现出“发展”二字,应为职教学生向上发展留出通道与空间。这个问题不解决,职业教育依然难以对学生形成有力的吸引力,让这些学生安于本位也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