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4日
星期
“扶起一个 带动一批”

“农村青年创业计划”致富林区青年

本报记者 李玉波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7-14    [打印] [关闭]
    一年前还为生计发愁的韩桂英,怎么也想不到一年后,不仅通过栽培黑木耳挣了20多万元,还成了青年创业典型和农村致富带头人。

    “没有团组织的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脱贫致富。”韩桂英说。

    今年32岁的韩桂英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大河湾镇幸福之路村的农民。2004年她到黑龙江省伊春市打工,经过3年的学习,掌握了食用菌栽培技术。

    2008年年初,韩桂英回到家乡想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由于缺少创业资金,她放弃了这一打算。

    这时,一位亲戚对她说:“团委正在开展‘农村青年创业计划’,你去看看能不能得到帮助?”

    韩桂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团扎兰屯市委递交了《食用菌养植项目申请书》。没想到,一周后,在一无关系、二无担保的情况下,当地的团组织联系农村信用社直接向她发放了低息创业贷款7万元。

    有了启动资金,韩桂英在大河湾镇幸福路村和建设村建立了两个食用菌栽培基地,按照当地情况实行菌袋放养黑木耳,当年就采摘9000多斤黑木耳,实现纯收入17万元。

    看到韩桂英挣钱了,周边的乡亲纷纷向她学习技术,预购三级菌袋。2008年,11家农户向她购买了30万袋三级菌袋,获利近5万元。

    团扎兰屯市委书记后福明说,目前“农村青年创业计划”共扶持了38个可行项目,已发放创业基金116.5万元(包括低息贷款64.5万元),黑木耳、土豆、肉猪、葱、蒜5个种养殖项目年利润可达35万元左右,带动了周边100余户农民脱贫致富。

    团扎兰屯市委通过“农村青年创业计划”扶持农村有志青年从事产业致富,只是呼伦贝尔市的一个缩影。

    今年26岁的满族青年白鹤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那吉镇那吉村农民,他一直都有反季节销售蔬菜的想法,可苦于没有资金,一直没能实现。

    2008年8月,团阿荣旗委了解到白鹤以及和他一样的农村青年的实际需求后,向13名农村青年每人发放贴息贷款两万元。

    有了资金,白鹤安装了节能锅炉,2008年冬天靠种植蔬菜挣了2.8万元。

    同韩桂英和白鹤一样,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阿里河镇的鄂伦春族青年猎民何磊,在团鄂伦春旗委的协调下,得到了两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开办了一家民族手工艺作坊,5个多月就挣了两万多元。如今,何磊民族手工艺作坊已经有了6名青年学徒,他们都是猎民的孩子。

    团呼伦贝尔市委书记冯方祥介绍,2008年,呼伦贝尔市各级团组织开始实施“农村青年创业计划”,从政策、资金、培训和服务四方面,针对35周岁以下农村林区青年,大力推广“团组织+银行+农村青年”创业模式。

    为了更好地服务青年,呼伦贝尔市财政一次性拨款150万元,团呼伦贝尔市委向社会募集150万元成立了青年创业促进会,为青年创业提供资金、技术、经验指导等方面的帮助和扶持。从2008年到现在,呼伦贝尔市各级团组织共落实小额信贷资金181万元,发放贷款127笔。

    “扶起一个,带动一批。”冯方祥说,今后将在青年就业创业帮扶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固化帮扶载体和平台,制定中长期工作规划,争取青年创业服务中心覆盖全市团组织,青年就业创业资金达到500万元,青年创业导师团队达到100人以上。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