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大作家如此痴迷于“爱丽丝”
照片上的人一本正经。看起来更像是查尔斯·道奇逊牧师,而不是童话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哪个才是真的他?胆小羞怯逻辑严谨的牛津高才生,数学家,身居高位的神职人员;耐心可爱充满好奇心的大孩子,照顾10个兄妹的大哥哥,给小女孩儿讲童话故事的高个子叔叔?
成人的世界里会有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事情,然后就见多不怪,心平气和,不欣喜也不惊讶。孩子们不一样,哪怕是突然落下的一片树叶,也能让他们嚷嚷半天。谁又敢说他们看世界的眼光里没有真理?像卡罗尔一样,变成个小女孩儿,观察一下爱丽丝眼里那个怪诞颠倒的世界吧。
注意,那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小姑娘的梦游,不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数学家、符号学家等等各路好汉,也不会“掘书三尺”,各取所需了。只要你想找寻,你会找到很多含义,甚至是哲理。别忘了,连英国女王都曾被这本童话小书弄得五迷三道呢。
比如我,翻看它们——《爱丽丝漫游奇境》和《爱丽丝镜中奇遇》,完全是为了“意义”。在先前读的几本书里,像阿根廷作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的读书笔记《恋爱中的博尔赫斯》,就不断提及这两本小书。你读那些关于恢宏巨著的精妙论述时,首先要读到的是“小爱丽丝”。
我想知道,为什么一个大作家如此痴迷于“爱丽丝”?
找卡罗尔探个究竟吧。
瞧,他来了。牵着大学同事的女儿的小手,她正纠缠他,让他讲个故事——一个好听的故事。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任务,对于一个哲学和数学教授而言,他要从高度抽象概括和数字化的世界里抽身出来,变成小姑娘们永远的伙伴和崇拜者,用美妙的故事构筑一个想象的世界。
卡罗尔干得很成功。可能当年在家里哄弟弟妹妹们的经历帮了他的大忙。那个严肃拘谨的教授眨眼间消失了,摇身一变,成了风趣幽默满是奇思妙想的圣诞老人。不,不是老人,永远都没有长大,永远停留在童年的好奇快乐里。
牛津的那个教授呢?他还在。躲进大学的古老城堡里,一待就是几十年。一本正经的老学究,神情庄重地穿行在落满灰尘的厚重的旧书里。他有点儿口吃,是个左撇子,对成人的社交圈退避三舍,曾被任命为英国国教的副主教,却从未布过一次道。
设想一下,如果道奇逊牧师用卡罗尔先生那种讲故事的才干和腔调去讲解《圣经》,会是什么样?可惜,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它也永远都是一个存留于心的美妙假想。
就像孩子需要童话一样,成人需要假想。实际上,大人们也需要一些想像来安抚心灵。好些年前,《小王子》就以“成人童话”的名义畅销不衰。我知道,有的人是把这本童话当做成年人的情感故事读的。
小王子说:这是我的玫瑰花。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为它付出了时间,它变得重要了。我要对它负责任……
而那位卡罗尔先生,看着他的爱丽丝快活地在奇境中穿行,又会说些什么呢?
他肯定不愿意人家说,他可以和安徒生、格林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