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更安全 欢乐满人间
“我女儿36岁了才生小孩,年龄太大了,我们一直揪心。”王云洁的妈妈专门从山西到北京来照顾女儿,“不过,现在产前检查这么多,孩子有问题提前就发现了。真不像以前了。”
从王云洁怀孕开始,王妈妈就不放心,早早来到女儿身边,每次检查都要陪着去医院。许多检查对有两个孩子的王妈妈来说,都是陌生的。
怀孕第12周第一次去医院,就有一个专门的健康手册,指导进行量身高、体重、血压等常规检查;第二次检查是怀孕第16周,听胎心、抽血;第三次是进行B超检查,之后是糖尿病筛检,临产前几周进行胎心监护。
因为是高龄产妇,在是否进行羊水穿刺以进一步筛查唐氏症时,王云洁的家人意见有些分歧。王云洁的妈妈和婆婆,都坚决不同意:“羊水穿刺,伤着孩子怎么办?”
可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王云洁和丈夫非常相信医生:“这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产前检查了,避免婴儿出生缺陷,防患于未然。”
幸运的是,王云洁和胎儿一切正常,全家迎来了6斤8两的健康女婴。
曾在农村小学教书的王妈妈在上世纪70年代生了两个孩子,都是在自家炕上生的,还都是半夜把村里的接生员叫来接的生。记得生王云洁时,给了接生员两元钱,送了10个鸡蛋。
“现在生小孩各种检查真多,虽说复杂一些,但还是有保障。”王妈妈说,现在要是听说哪家孩子生下来死掉了,绝对是能让人议论一阵的新闻。因为就连在农村生孩子也基本上都到镇上的医院,有的孕妇还特意提前住到县医院或城市的大医院去。
“我们家其实一共有5个兄弟姐妹,我的一个姐姐好像刚出生几天就没了。还有一个哥哥,是刚会走路时,在自行车旁边玩,被砸死了。”王妈妈觉得,自己的母亲说起这些事时很平静,因为以前很多家庭都有夭折的孩子。
由于土法接生和极差的卫生条件,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很长时间内,我国婴儿(1岁以内)的死亡率极高。1932年,金陵大学曾经做过调查,当时我国婴儿死亡率为250‰。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这一数字仍高达200‰左右。
1949年以后,这一数字才真正开始逐步降低。2007年,全国婴儿平均死亡率为15.3‰。其中,北京2007年婴儿死亡率是3.89‰,2008年降到3.7‰,而在1949年的北京,这一数字是117.6‰。
“除了婴儿死亡率,还有一个指标是新生儿死亡率。全国2008年新生儿死亡率是3.7‰,北京已经降到1‰左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首都儿研所新生儿专业主任李莉从1991年大学毕业,就开始从事儿科、新生儿科的临床研究。她介绍,她参加工作以来的10多年,是我国产科技术发展最快的一段时间。更为神奇的是,现在有的胎儿疾病,在母亲子宫内就可以治疗。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1500克以下的新生儿,成活非常困难,很多家庭不得不放弃,当然也有治疗费高昂的因素。而现在,出生仅1000克的早产儿,借助暖箱、呼吸机等常规设备,1个月左右就可以健康出院。“虽然治疗费用要几万块钱,但现在的家长不会轻易放弃一个生命。”李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