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5日
星期

灭蝗记

本报记者 陈剑摄影报道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7-15    [打印] [关闭]

    7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查干补力格苏木一处牧场,主人贺希格达赖正在放羊。不远处的山下,拖拉机正“轰隆隆”地喷洒着农药。贺希格达赖说,他家9000多亩的牧场,如今被蝗虫弄得稀稀拉拉,青一块,黄一块,让人看了很是痛心。

    “5月底就发现草原上的蝗虫很多了,有些地方还密密麻麻一片。晚上屋里开着灯,虫子把窗户的玻璃撞得‘噗噗’直响。”他说,现在正是牲畜追膘的时候,草被虫子啃坏了,到了秋天,牲畜肯定要减产。到时候,过冬用的草料也没了,还得到外面买。

    据报道,到6月底,内蒙古已有一半的盟市报告遭受蝗虫袭击。草原蝗虫危害面积近5600万亩,受到严重危害的面积达3400万亩;农田受灾面积也已达到2200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1/5。四子王旗受蝗灾影响的草场有1200万亩,占全旗草场的1/3,其中受灾严重的达600万亩。四子王旗从6月12日开始了灭蝗工作,目前有11台拖拉机、3架飞机在地面和空中联合作业喷洒杀虫剂,计划防治300万亩的草场。

    有专家指出,6月份以来内蒙古大部分草原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到4摄氏度,降水量偏少3成以上,自然植被生长较差,促使蝗虫迅速发展。我国古代就有“旱极而蝗”的记载,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便利。牧民介绍说,以前没有农药,蝗虫成灾时,家家户户就靠烧“羊砖”来驱赶和杀灭蝗虫。但这种土办法对茫茫大草原来说,效果非常有限。

    四子王旗草原工作站站长特木尔告诉记者,目前喷洒的杀虫剂主要是氯氢菊脂,这是一种高效的化学药剂,施用72小时后,灭效能达到90%以上。“在蝗虫被消灭的同时,它的一些天敌也遭了殃。”特木尔说,草原上有一种寄生蝇,会直接把卵产在蝗虫体内并杀死蝗虫,对控制蝗虫的数量有一定作用。

    为了减小环境污染,保护草场的生态,当地还使用部分生物药剂来灭蝗。“像绿僵菌油悬浮剂、苦参碱等,都具有低残留无污染的特点。”特木尔说,但生物药剂的灭效还是有限,尤其是遇到蝗灾严重的区域,还不得不使用常规化学药剂才能控制局面。“目前喷洒生物药剂的草场面积,只占到已防治面积的10%。”特木尔无奈地说。

    据介绍,当地的虫口密度(每平方米蝗虫的数量)曾高达到300,属严重级别。为了更快地消灭蝗虫,7月份又陆续调来了3架小型飞机,参与喷药作业。杜飞龙是驾驶喷药飞机的飞行员,每天他和同事们3点钟天还没有亮,就得起床,驱车来到离住地20公里远的机场,开始一天的工作。机场位于山滩嘎查一片干涸的水泡子里,地势相对平坦,便于飞机起飞。据介绍,一架飞机一次飞行时间约20分钟,防治面积为1500亩,每天能飞10多个架次。

    当地牧民介绍,20多年前,这里的牧草肥美,到处一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有时候,往草地深处走,便有好几十只沙鸡从中窜出。现在,这种景象一去不复返了。在附近执勤的查干敖包派出所的呼和朝鲁警官说,近年来,当地偷猎沙鸡的行为屡禁不止。“今年春天,派出所的民警曾遇到一个偷猎沙鸡的团伙,当场截获了300多只沙鸡。”他说,沙鸡是生活在当地草原上的一种鸟类,以地里的蝗虫卵为食,沙鸡的数量减少,势必会引发蝗虫数量的增多。

    7月1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一片喷洒过生物杀虫剂的草地上,草原工作站的人员正蹲在网罩里统计死亡和存活的蝗虫数量。生物杀虫剂虽然不及常规化学药剂的效果明显,但从环保角度考虑,应是今后灭蝗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

    清晨,检测飞机,准备灭蝗。

    灭蝗人员利用工作间隙吃饭。

    一架喷药的飞机在返航途中遇到羊群。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