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1日
星期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谁写的

瑞金女教师寻找作者引起强烈反响
谌江平 本报记者 李菁莹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7-21    [打印] [关闭]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句广为传诵的话,出自小学语文教材《吃水不忘挖井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篇文章一直被列入小学语文教材,被称为“中国最经典的小学课文”,教育和感动了几代人,目前仍被收入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然而,这篇文章一直没有署过名,作者是谁,至今仍是个谜。

    日前,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小学的语文教师杨丽,致信江西几家媒体,并专门在新浪网上开设“家住红井旁”博客,寻找《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作者。她希望能找到作者,并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邀请作者回沙洲坝做客,再看看76年前毛主席亲手挖的“红井”。

    一石激起千层浪。书信的发出和博客的开设,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有网友在“家住红井旁”博客上留言道:让“红井”走进课堂,走进亿万国人的心中!据说,至今已有600多万人饮用过“红井”里的水,是世界上饮用人数最多的一口井……

    这篇课文语言平实,语句简洁,除标点符号外刚好100字,极其洗练地叙述了毛主席关心群众疾苦的感人故事。课文的立意、思想、谋篇、遣词均堪称典范。

    杨丽的爷爷、父亲和她都读过这篇课文,现在她的学生也在读。课堂上,常有稚嫩的童声问她:“老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呀?”因课文没有署名,杨丽总是答不出来。多年来,她也向老教师和有关部门探询过,却一直没有答案。

    瑞金市纪念馆讲解员梁莉说,在给游客讲解时,经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自己一直想找到这位作者,也曾多方面打听过。瑞金市党史办主任、党史专家陈上海表示,找到这篇课文的作者,对于了解苏区那段如火如荼的历史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展现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深刻变化也有很大的意义。

    本报南昌7月20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