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纸片上凝固的时光
过去10多年里,在名片上自称“收集旧纸片的老汉”的许善斌风雨无阻地泡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用几乎全部的退休工资换回了一座证照“博物馆”。有朋友替他总结说,他收集的证照有两个特点,要么能反映百姓的生活变迁,要么能见证民族和国家的大事。
许善斌在收藏界小有名气,不仅靠他的证照藏品,更重要的是他的证照背后都有故事。
现在提起狼,人们的感受是,很少见,可能需要保护。但在半个世纪前,内蒙古的一支打狼队却因为打狼有功,成了全国劳模。许善斌收集的一张奖状记录了这段历史。
1950年10月,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选出了54个模范典型,其中就有“宝音毕勒格打狼队”。
许善斌收集这张“打狼奖状”和他的童年经历分不开。7岁那年,家乡还没解放,村里闹灾,妈妈只好带着他外出讨饭。讨饭不怕丢人,最怕的是狼。妈妈带他去了胶东的荣城县,那里狼多得出了名,狼吃猪羊司空见惯,吃老人、孩子的事也时有发生。有时娘俩夜宿街头,母亲整夜不敢合眼,就为防备狼。在许善斌当年幼小的心灵里,狼和敌人一样坏,长大了一定要消灭狼。
“现在要发劳模证的话,大概会先发给那些为生态保护作出贡献的人了。”许善斌说。
一张中央美术学院《职工工会会费表》,是许善斌最早的收藏。上面清晰地记录着李苦禅、蒋兆和、李可染等大师交纳会费的数目,多的每月交3元,少的交1元。工会会费是工资的1%,按这个标准推算,他们当时的工资有300多元的,也有100多元的。这在当时已算是高收入阶层了。许善斌说,他那时在县里当小学老师,月工资是43.5元,算是“中产”。
从一张5毛钱开户的存单,许善斌能看出:5毛钱对那时的家庭来说,已经是很重要的一笔财富,因此被主人存进银行保管起来。——而到去年年底,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21.8万亿元,人均存款近1.7万元。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结婚,讲究要置办“三转一响”,自行车是很重要的“一转”。许善斌的收藏中有一张邮票大小的自行车存车票。他说,这张方寸小票有丰富的信息:存车票顶上是告诫偷车贼的“最高指示:要斗私,批修”,这是小纸片的时代精神;中间是“贰分”,钱数用了方框;左面是“存车加锁”;右面是“灯物自理”;下面是“红桥区存车收据”和收据编号。
一张存车票做得如此精细,足以看出当时一辆自行车的贵重程度。许善斌说,现在有的宠物狗穿衣服,那时的自行车也“穿衣服”:新车买回来,主人用塑料条把车大梁缠起来,免受风吹雨淋。他有个同事,自行车不用时,就把车吊在梁上保护起来。许善斌说,现在年轻人结婚讲的是“有房有车无贷款”,当然这里的“车”,指的已经是汽车了。
现在,3元多1斤的鸡蛋,在菜市场随处可见。但在过去,鸡蛋通常是自己家里养的鸡下的,而且,舍不得吃,要留着换钱。许善斌有一张1983年青岛某商场收购鸡蛋的广告。广告说,换鸡蛋可以参与抽奖,一等奖是宝石花手表一块,二等奖是暖瓶,三等奖是饭盒。宝石花手表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奢侈品,但跟现在抽奖的奖品——汽车、海外游相比,只能算是小菜儿了。
还有一些票证,其含义许善斌怎么也想不明白。比如,他有一张“觉悟票”——“觉悟”究竟如何衡量?觉悟多高才能获得一张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