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4日
星期

你看,你看,国营的脸悄悄地在改变

本报记者 崔丽 实习生 欧阳骆沙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7-24    [打印] [关闭]
    “来了您呐,里边请!”在年轻堂倌儿陈磊清亮、响脆的吆喝声中,位于北京前门的老舍茶馆迎来新的一天。大门口,摆放着一大桶茶水,依旧是“大碗茶,老二分”的招牌,阵阵茉莉花茶的清香飘散在空气中。

    很多老人特地带着儿子、孙子来喝上一碗,品味大碗茶里寄托的悠悠情思,这已成为北京前门地区的一道人文风景线。

    在老舍茶馆的文物展示柜里,有一张“北京市工商企业临时营业证”,字迹清晰可辨,发证时间为1979年。门外,灯笼高悬,描红绣彩,门楼上的招牌写着几个金色大字:北京老舍大碗茶文化有限公司。

    总经理尹智君已从当年的青涩小丫,历练成长为成熟干练的商界女强人。

    老舍茶馆,如一部岁月留声机,流淌、回放着时代变迁的足音。

    茶馆是中国自古以来百姓的消遣场所,京派作家老舍的名著《茶馆》描摩了自清末以降50年来的历史更迭。解放后,茶馆曾一度淡出老北京人的生活圈。

    1979年,知青回城潮在各大城市涌动,北京一下子冒出很多回城知青,四处找工作。当年6月12日,尹智君的父亲,身为宣武区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的尹盛喜,带领20多名返城知青,买了6把茶壶和7斤茶叶,添置了100多个大碗,在前门箭楼旁挂起了“大碗茶青年茶社”的招牌。每碗茶二分。第一天下来,他们把小土堆般的零钱一数,当天营业额为:60元8角。

    在尹盛喜带领下,从卖大碗茶到涉足百货、服装、电器,茶社生意一步步做大。

    1988年12月15日,老舍茶馆在“大碗茶青年茶社”西侧开张,以老舍先生及其代表作《茶馆》命名的“老舍茶馆”诞生了,成为改革开放后京城的第一家茶馆。

    1993年,尹智君进入老舍大碗茶协助父亲料理生意。呈现在她眼前的是一个处处留有“大国营”面貌的茶馆:客人进了门,看不到营业员的笑脸,“别说问三句话,问一句就开始烦”。员工一上班就聚在一起聊家事儿:下班买什么菜,回家做什么饭,谁和婆婆又打起来了。更有甚者,一上班就旁

    若无人地织起了毛线活儿。

    其实,最初老舍茶馆是一家集体企业。“但当时大家对‘集体’的概念很模糊,觉得我来你这里上班,就得像国营企业一样管到退休,包了生老病死。”

    刚从合资企业过来的尹智君痛下“杀”手。对上班聊天、迟到的,开出一张张罚单。但抓了几天之后,聊天的人就又聚在一起。

    一次,北京人艺的3位老演员慕名来到老舍茶馆。一位老演员拎起空水壶让服务员续水,喊了几遍没人理睬,气得老演员把茶壶重重地摔在桌子上,拂袖而去。

    这件事对尹智君触动极大:“没有观念的更新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只从表象改变,老舍茶馆不会有未来。”

    十多年过去了。2007年11月,大碗茶公司终于完成企业改制,组建成立北京市大碗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大国营”的脸子终于不见了。

    尹智君品味改制之后的感觉:“很踏实,就好像你住的房子是你的,再不会担心三天两头有人来敲门,再不用害怕会被扫地出门。从普通员工到企业管理层,都有了归属感,也开阔了眼界和心胸。”

    老舍茶馆一路走来,不变的是原汁原味的京派文化,每晚的曲艺节目,从京剧到相声,从单弦到双簧,一水儿的京腔儿京韵。含灯大鼓、手影口技、大碗琴,令人叫绝。

    “传统文化是老舍茶馆的神经和根脉,什么时候都不能动,还要不断开枝散叶,传承发扬。”尹智君说。

    自1992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做客老舍茶馆起,外国政要到访的越来越多。去年北京办奥运,半个月来了13位外国政要,其中一天就来了3位元首。他们在这里互相打招呼,京味十足的老舍茶馆开起了温馨的国际茶话会。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