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6日
星期
安塞农村青年看家乡变化——

我们也穿得起品牌衣服了

本报记者 陶涛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7-26    [打印] [关闭]
    今年高考551分,万浪考取了西安理工大学,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7月17日,来到延安的百名青年编辑记者被分到安塞县的各个村镇体验生活。我随二组来到建华镇窑湾村,在这里,我认识了万浪。

    1989年出生的万浪说自己是山村变化的直接见证人。

    万浪家如今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富裕人家,他告诉我:“小时候,我们家住在山下,与爷爷奶奶同住,父母就靠种庄稼养活我们4个孩子,生活很贫困。转折是从父母种烟叶开始的。”

    当时,村里人都种庄稼,几乎没有人种经济作物,万浪的父亲瞅准了这个时机,开始种烟叶。“种烟叶真的非常辛苦,我当时上小学二年级,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父母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绑烟叶。这样辛苦劳作,一年能赚到6000元左右。”万浪说。

    “当时一年赚6000元不算少,但我们家孩子多,而且4个孩子都在上学,家里开销就比较大。”虽然生活并不宽裕,万浪仍认为父母种烟叶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好转起了重要作用。此后5年里,父母用种烟叶赚的钱,除了应付日常开支,还盖起了新窑洞。

    4个孩子一起上学,需要一笔不小的支出,万浪家的日子仍然艰难。为此,大哥和二哥相继辍学,他们外出打工供万浪读书。后来,二哥还在镇政府找到一份开车的工作,家里从此有了固定的收入。

    “二哥决定不再念书的时候,我还大哭了一场,因为我已经懂事了,知道他是为了我才不念了。”万浪说,升入高中后,二哥经常带着好吃的东西去学校看他,鼓励他一定要考上大学,给家里争光。这时候的万浪明白:自己身上还寄托着二哥的大学梦。

    4个劳动力供两个孩子上学,万浪家的日子慢慢宽裕起来。这时候,万浪的父亲学了驾驶推土机的技术,并给亲戚家开起了推土机。时值村里执行退耕还林的政策,大面积的土地需要推平,父亲开推土机1年能挣到1万多元。

    万浪认为,父亲虽然一辈子在农村,但看问题的眼光总是很独到。开推土机的工作1小时可以挣到120元,父亲敏锐地感觉到买辆推土机更能挣钱。于是,他动员几家亲戚合资,并贷了一部分款,花10.8万元买了一台推土机。一年后,万浪家靠推土机赚了20多万元,不仅还上了贷款,还有了一笔可观的存款。

    家里的日子开始好起来。万浪的父亲又承包了村里的大棚,种起了蔬菜。“当时很多人不敢承包,觉得没技术,甚至有的人受不了大棚里的高温。”万浪的父亲觉得只要工夫到了,肯定能把大棚的菜种好,于是他把心思全部放在了大棚上。“今年我们种的西瓜,一个棚就卖了4万多元,还有一个棚种的茄子,虽然被虫子咬了,也赚了两万元。”万浪很为父亲的成就感到自豪。

    在万浪的印象中,他小时候从来没穿过新衣服,所有的衣服都是两个哥哥穿过又传给他的。而现在,他指着身上的乔丹牌运动衫对我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没人愿意穿旧衣服了,像我这样穿安踏和乔丹的衣服,别人也都穿得起。”

    万浪觉得,自己家经济状况的改变就是山村变化的缩影,“很多外出打工的人也回来种大棚了,甚至还有外地人来我们这里种大棚”。

    山村变了,很多事情也在随着改变。万浪发现,村里的小学被撤掉以后,孩子们现在都要去镇上的小学读书,很多年轻的父母就到镇上租房子住,专门给孩子做饭。万浪说这在自己小时候是不敢想的。“以前我们吃饭都要靠自己,家里孩子多,父母下地干活照顾不过来,所以我们很小就会做饭了。”

    对村里的孩子们来说,虽然学校离家更远了,但万浪认为,小学到镇上去读也有很大的好处:“首先,教学质量有了保证,还能开体育和音乐课,我在村里上小学的时候,可从来都没上过这些课。”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