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仪式 仅仅举拳宣誓是不够的
孩子需要怎样的成人仪式
去年在泰山之巅举行的“我自立,我自强——中华泰山成人仪式”,至今还让参加活动的四川北川同学记忆犹新:登泰山的体验让他们迈出“走好青春路”的第一步。
有资料显示,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最早起源于“黄渡乡第一届18岁青年生日活动”。这一活动是在1990年4月29日由上海市嘉定县黄渡乡团委组织的。
经过近10年的发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先后被纳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团中央先后下发《共青团中央关于规范十八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暂行意见》等文件来指导和规范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如今,以“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为主题的活动在全国各地成为成人仪式教育的重要载体。
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全国每年都有几百万名中学生参加这项活动。一些大中城市和个别省份也相继设立了成人节或成人宣誓日。
回忆起自己参加的成人仪式,在北京大学2006级赵同学的记忆中只剩下一张成人卡片:“当时高中老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卡片上面的题字提醒我们已经成人了。”如今,赵同学已经不记得这张卡片放在哪里了。
只记得一张成人卡片的赵同学已经是幸运的了,因为还有一些同学已经忘记自己是否参加过成人仪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青少年之所以对成人仪式记忆淡漠,不仅是因为所参加的成人仪式形式单调、枯燥,还多因同学们此时正逢高考。曾就读于北京某中学的韩同学依稀记得自己的成人仪式被分成了上下两部分:前半场成人仪式,后半场高考动员。
有一些同学忘记了自己的成人仪式,而有一些人则被成人仪式忘记。
早在1996年4月8日,团中央就在相关文件中要求“十八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参加者是16岁~18岁处在成人预备期内的青年,重点是普通中学、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各类职业学校的适龄学生”。但事实上,在一些职业高中或者5年制的大专院校,年满18岁的同学有些并未参加成人仪式。此外,成人仪式目前在学校开展较多,很多18周岁之前就已经走上社会的青年能参加成人仪式教育的机会并不多。
成人仪式难在创新
团中央有关负责人介绍,成人仪式是根据中学阶段思想引导的特点,结合这一阶段青年的特征、习惯和主要任务开展的活动。在中学生的年龄阶段,仪式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式,成人仪式教育侧重于向中学生传递长大成人后作为一个公民、一个青年的责任意识和上进成才意识。由于中学生面临升学压力,所以成人仪式选择关键节点,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策划,集中把这种意识传递给他们。
近年来,各地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创新形式。该负责人说,各地的成人仪式活动有的结合民族教育,有的结合法制教育,有的结合志愿者活动,有的加入传统文化教育、感恩教育等,都是为了强化青年的责任意识。
团南京市江宁区委学少部部长郭雷已经组织了两年的成人仪式。在实际工作中,他感觉组织难度并不大,真正的难度在于“怎样创新形式,吸引更多的18岁青年参加,甚至能做到自觉参与”。
在采访中,大多数同学认为成人仪式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我没有在宣誓的那个时刻立刻明白什么是成人,但是它至少有一个提醒作用,提醒我去思考做什么、怎么做才像个大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06级的刘同学说。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看来,成人仪式是责任的宣誓,是长大的证明,同时也是对全社会的呼唤。他说,走向富裕的年代特别容易出现30岁的“儿童”,成人仪式必须紧紧扣住人长大了、责任增加了这一主题。
孙云晓同时呼吁,仅仅依靠宣誓或者形式上的新颖是不够的,要让青少年在体验中长大,体验到成长与责任,比如增加志愿服务等实践环节,让青少年在对独立的体验中迎接成年的庄严时刻,这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