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的人更多了 残疾人更方便了
李桐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他正在改造后的北航体育馆健身房里锻炼。去年,北航体育馆作为奥运场馆承办了举重比赛。奥运会结束后,体育馆将临时座椅拆除,把举重馆改为羽毛球馆,重新投入运营。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让北京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全面推进,奥运场馆、奥运文化广场、无障碍设施等不断完备。包括北航体育馆在内的一批高校奥运场馆,外形各异,功能完善,成为大学校园的一道美丽风景。如今,很多高校奥运场馆已完成角色转换,开始为校内师生和附近居民提供体育文化服务。
近日,记者来到北航体育馆,一名负责“打卡”登记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不时有一些学生前来预约打球的场地。“上午人相对少一些,下午和晚上人都是满的,想直接拎着拍子来打球,几乎不可能,需要提前预约。”这名工作人员介绍说,根据时段,场地收费标准有所不同:校内师生租场地,每小时收费15元到35元,校外人员每小时则需要多交5元。“这个价格仍然很优惠,周末和晚上经常有附近居民过来打球。”
整个体育馆,大体被主、附两个羽毛球馆划分开来。附馆内,8个球网场地有5个正在使用。几名保洁人员用煤油擦拭着空闲场地的地板,干净的地板散发出柔和的光亮。主馆空间更加开阔,分为12个球网场地,旁边搭建起舞台,布置了炫目的灯光,让人感觉仿佛置身国际级赛场。
“一进场馆,全身的运动细胞就活跃起来,在这里打球感觉很有范儿!”李桐说,不仅如此,体育馆还举办过谢霆锋和孙燕姿的歌友会。
据北航体育馆馆长钱勇刚介绍,高校奥运场馆应成为大学生体育文化活动中心,满足学生在室内上体育课、开展体育活动、进行文艺汇演的需求。体育馆在选择社会活动时有一定要求,不能影响学校各种正常活动和秩序;承办组织各种活动以服务师生为目的,比如馆内增加健身房、组织小规模歌友会,既能丰富师生的娱乐生活,也能带来经济收益。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举办,有力推进了北京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在无障碍设施改造方面。不仅奥运场馆实现了无障碍通行,城市公共交通、重点旅游景区等处的基础设施也都进行了无障碍改造。
“您可以提前打电话预约,到达地铁站后,将有工作人员为您提供一对一式服务。位置是B口。”在北京地铁东四十条站,一名工作人员这样回答前来咨询的刘女士——哪个地铁口可以让她坐轮椅的爷爷方便上下楼梯乘坐地铁。
3分钟后,刘女士的爷爷被工作人员稳稳地推上轮椅平台升降机。老人从坐上轮椅平台升降机,到安全着地,刷卡进入站台,顺着搭板上地铁,总共不超过10分钟。
“一些新建的地铁线路站台,配备了无障碍垂直电梯,残疾人朋友上下地铁只需要几分钟。”东四十条地铁站站台工作人员说,自从无障碍设施起用后,残疾人乘客逐渐多了,几乎每天都会有残疾人使用无障碍设施。
“前几年推着爷爷外出,必须得打车,很多时候怕麻烦,就尽量减少出门频率。这两年,北京无障碍设施完善得非常快,好像每次出门都有新变化。现在,爷爷不仅可以坐无障碍公交车,还可以坐地铁,去公园也有无障碍通道,真是太方便了。”刘女士希望,要是无障碍设施的提示指引信息再清楚明确一些,那就更好了。
与高校奥运场馆的“亮丽转身”和无障碍设施的普遍应用相比,奥运文化广场的角色转换也处于市民的企盼中。
奥运文化广场并非专为北京奥运会新建的主题性广场,而是各个地区的文化广场在奥运期间集中宣传奥运的平台。去年奥运会举办期间,北京市设立了26个奥运文化广场,举办各种文化演出活动,并配合赛事开展诸如羽毛球之夜、篮球之夜、体操之夜等活动。
奥运会结束以后,这些广场大都恢复了往昔的模样,很多市民依然对奥运文化广场的文艺演出和文化展示活动“非常留恋”。朝阳公园西门外广场曾是奥运文化广场,住在附近的王女士对去年奥运会期间的文化活动记忆犹新:奥运会期间,每天中午都有1小时的演出活动,演出内容也丰富多彩,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特色;广场的大显示屏24小时开着,播放表现北京人文明礼貌的宣传片和奥运会比赛。
“奥运会期间,世贸天阶奥运文化广场的活动非常有创意,很多国内外的群众文化演出队在这里表演。之后,虽然广场上也会有一些商业活动或者市民自发组织的娱乐活动,但总感觉缺少一种氛围。”在国贸一家外企上班的田先生略带遗憾地说,“既然奥运会期间有了成功的尝试,既宣传了奥运,又展示了中国文化,奥运会后完全可以再定期组织一些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与广场文化如何协调统一,如何组织贴近市民生活的活动,使城市文化更有活力,市民精神生活更丰富,将是北京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