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9年7月29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广告专版
吉大附中:力推社会实践活动 彰显名校气度
——解析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年发展之路(一)
2009-07-29
    

    在很多人眼中,建校仅20年的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创造了太多的“不可思议”:中考优秀率在长春地区18次夺冠;连续8年走出中考状元;国内外数学、物理、机器人、科技大赛,次次以绝对优势名列吉林省第一名;承办国际数学大赛名扬四海;前来探宝取经的国内外同行络绎不绝……这里无处不彰显出名校的气魄、胆识与胸襟,无处不发挥着名校的示范、引领与带动作用。

    校长的前瞻理念是学校发展之魂。秉承“追求卓越,勇争第一”的精神,崔贞姬校长带领吉大附中人兢兢业业“办一流学校,做一流教师,教一流学生”,满怀信心地践行着邓小平提出的“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宏图伟业。长春市中考神话的缔造者、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行者、素质教育始志不渝的追求者、为学生终身幸福服务的奠基者……这位海归校长,以其独特的中西合璧的管理方式,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

    以社会实践为例,当多数人尚不明确其理念时,该校已在开展;当很多学校顾虑安全问题,不敢组织校外活动,甚至连传统春游都取消时,该校却在大规模拓展校外实践范围;当很多人目光还停留在课堂上、考分上时,该校早把目光投向了世界,投向了学生一生的发展。在应试教育主导着人们实际行动的年代,吉大附中的选择,不仅需要高瞻远瞩的目光,敢为人先的勇气,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更需要不为形势所左右的决心,不畏风险的胆识。

    顶住压力开先河,初中创办“青年军官学校”

    1996年,校长崔贞姬做出一个令同行惊讶的决定:建立“青年军官学校”,新生入学必须在部队封闭10天,与新兵连战士同吃同住同训练。

    军训,在大学与高中并不新鲜,因为国家有规定必须执行。但一所初中自主开展军训,并将其立为雷打不动的“铁规”,让很多人不理解。

    第一年军训,个别家长怕孩子受苦坚决反对,甚至为此告到了教育部。但校长崔贞姬力排众议:“独生子女有其特质优势,思维活跃,知识面广,有个性特长,但也存在着懒散、娇气、缺乏意志力,以自我为中心等很多不利成长的因素,学生在校,不仅要完成学习任务,更要完成成长任务——强健体魄,培养团队精神,磨练意志,严明组织纪律,为学生全面成长创造条件。”

    很快,家长们明白了学校的良苦用心,一位曾经的反对者说:“平时舍不得让孩子干活,孩子自理、自律能力不强。军训后,他开始主动做家务,学习也变得主动起来。”

    一位学生则这样感慨:“也许我一辈子不会当兵,但10天的时间,让我了解了兵营生活,感悟了军人情怀,体会了战士辛苦,迈出军营时,我相信已学到了军人坚毅的品格。”

    13年来,在吉大附中青年军官学校,从没有过形式主义,每一届军训都一丝不苟实实在在。不少学校在钦佩之余,也曾试图追随该校的脚步,但几乎都没两年就半途而废。

    今年因甲型H1N1流感,很多学校早早放假了事,可吉大附中却决定按原计划军训。为确保安全,学校做了周密安排——决不能让一个孩子出事儿!

    “威风凛凛的军体拳,整齐划一的分列式,挺拔的身躯,嘹亮的歌声,每一届学生从军校毕业后都判若两人,给老师、家长带来莫大惊喜。”崔校长神情欣慰。

    “包专列”上山下乡,社会实践促学生迅速成长

    军训,只是吉大附中构筑多元化社会实践课程的开端。“这个社会不需要书呆子,不需要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崔贞姬指出,大胆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把学生放到社会环境中去,让他们去亲自体验和感悟,才能使他们迅速认知社会,明确人生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成为人才。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自1997年起,吉大附中每年都在“五一”期间组织初二全体学生去农村体验生活,吃农家饭、睡农家炕,与农家子弟一起上学、放学。

    学生们在日记中感慨:“为了抢播种,他们每天3点起床,晚上8点多了,还打着手电不收工。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看到农村简陋的校舍,残缺的教学设施,难以下咽的饭菜时,我读懂了一种东西叫苦难。”“农村的同龄人都非常勤奋,他们要想改变命运,必须付诸常人几倍的努力和艰辛……必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社会是一本无字的书。看到城乡生活差距,看到同龄人不同的人生轨迹,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自我成长意识萌发了,作为初中生,发出了“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呼声。不是亲临其境,不是耳闻目睹,怎会如此感慨良深?

    也是从1997年起,每年“十一”前的“北京之行”,成为学生们又一次成长的机会。2000多名初二学生登上火车,登长城,游颐和园、圆明园,赴清华北大感受一流大学的风范……正如一名同学所言:“这一行的收获,应是一辈子的重量。”

    2001年始,吉大附中又开展了赴革命老区的红色之旅。此外,该校还有一条明文规定:学生每个假期必须参加56小时的社会实践,到福利院、敬老院、社区等地公益服务。

    学生们的变化,家长感受最深:“孩子过去嫌车不是奔驰,鞋不是Jordan18,从农村回来后,他总说自己很幸福,对父母也体贴了。”“孩子以前老吃麦当劳,从吕梁山回来后,他偶尔才去一次。汶川地震,他要把零花钱捐给灾区,我才发现他把零用钱都存起来了……”

    出国交流考察,世界变为教育舞台

    为开阔学生视野,近几年吉大附中与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国的一些名校建立了友好关系,经常互派学生交流。每次出国的点点滴滴,也都成为学生们的生动教材。

    去年9月末,校长亲率26名学生访问美国3所中小学。登机后,孩子们一直在说笑,一名乘客不满:“飞机就是空中图书馆,请不要喧哗。”自那后,在公共场所孩子们都懂得了克己自律。还有一次,6个孩子去快餐馆,派一人排队,老外们又抗议:“6个人的事,为什么让一人干?不劳而获是可耻的。”闻言,另5人赶紧起身排队。

    美国完善的公共设施,整洁的市容市貌,都让孩子们印象深刻。一名学生严肃地对校长说:“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富强。”返校后,这名学生的考察演讲激动人心,有了追求目标和远大志向,他的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

    “情境教育、体验教育、感染教育的效果,胜过无数次苦口婆心。吉大附中一直秉承大教育观,因而,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教育舞台。”崔贞姬说。

    以世界为舞台,以社会为教材,多元实践课程让孩子们普遍重塑了价值观,萌生了报国志。该校一名同学患白血病,学生们一天捐款达30万元;汶川大地震,全校踊跃捐款68万余元,捐物的师生更多。

    “倾情为每个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服务,用心为每个学生营造新的生活”,吉大附中的选择,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家长的赞誉,也使该校成为长春市优秀小学生首选的初中,今年,到该校报名入学的人数达8000余人,再创历史新高。(彭冰 李琤)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