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创中国泳坛历史背后有玄机
丹尼斯是世界男子游泳中长距离项目的顶级教练,去年刚刚退役、曾统治男子自由泳中长距离项目近10年的澳大利亚选手哈克特就师从丹尼斯。哈克特曾在悉尼和雅典两次夺得奥运会冠军,并长期保持男子800米、1500米自由泳两项世界纪录。
在张亚东于2006年至2008年担任中国游泳队总教练期间,张琳就曾多次前往澳大利亚求教于丹尼斯,他的运动成绩也得以大幅度提高。张亚东表示:“中国游泳教练比较偏重大运动量的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方式可以让运动员在体能、力量、耐力等方面得到发展,但在提高速度方面还是有欠缺。游泳运动发达国家的训练方式是比较全面的,很多训练方法要比国内先进很多。”
2006年以来,亚洲涌现出的两名优秀男子中长距离游泳选手都曾得到过丹尼斯的指点。其中,韩国选手朴泰桓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张琳则在本届罗马游泳世锦赛上取得800米自由泳金牌。对于中韩这两个亚洲国家而言,丹尼斯的两名弟子都成为改写本国游泳历史的重要人物。
不过,外教的指导只是锦上添花,运动员自身的素质、能力和意志才是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在张琳身上,就有一股天生不服输的精神。对于长期处于追赶世界高水平这一尴尬地位的中国男子游泳选手来说,这种精神显得十分重要,否则,屡战屡败的现实将使运动员很容易失去自信,从而丧失奋斗目标。
张琳在2007年墨尔本游泳世锦赛之后,就曾一度面临要不要继续坚持下去的困难选择。在那届世锦赛上,张琳在400米和1500米自由泳两个主项上均无缘决赛,这对他来说是一次重大打击。还好,张琳很快走出失败的阴影。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有所改变。墨尔本世锦赛之后,张琳主动向队里提出出国深造的请求。张琳看到,韩国选手朴泰桓在澳大利亚留学仅1年,运动成绩就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自己同为亚洲人,为何不能尝试一次?张琳的想法得到了张亚东等教练的支持,事后证明,假如张琳在墨尔本世锦赛后接受现实、向命运低头,1年后,他不可能夺得北京奥运会银牌,如今也不可能夺得世锦赛金牌。
实际上,从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而言,张琳并无过人之处。不过,未来几年,中国却不太可能涌现出第二个或更多的张琳。张亚东说,像张琳这样最终攀登上金字塔塔尖的运动员,都在自身素质上具备关键条件,这样的运动员是难以复制的。
在世界泳坛,男子自由泳项目历来被认为是“白人的天下”,因为身高臂长、爆发力强的白人男选手在自由泳项目上具有先天优势。不过,亚洲人并不认可泳坛“人种论”。张亚东表示,亚洲男选手在短距离自由泳项目上也并非无法取得好成绩,只是在现阶段的现实条件下,中长距离自由泳项目率先成为亚洲男选手的突破口。
无论是朴泰桓还是张琳,都是以400米为主项,兼顾800米和1500米。张琳也曾把200米作为自己的比赛项目,但现在已经放弃。这主要是因为,在男子自由泳项目上,欧美选手主要以200米以下短距离为目标,只有少数运动员把体力耗费巨大、训练更为艰苦的中长距离作为自己的主项,结果造成了短距离项目高手云集、中长距离项目门庭冷落的现象。
在男子自由泳项目上,中韩两个亚洲国家不约而同地采取了避重就轻的策略,正如日本男子选手北岛康介在蛙泳上实现突破一样。从这一点上说,张琳的成功也是得益于中国队的战略选择。
不过,从长远看,亚洲男选手不会把目光只放在欧美选手没有优势的项目上。张亚东说,运动员身体条件对游泳成绩的影响将会逐渐降低,“就像女子项目上,中国选手曾多点开花,大面积获得优异成绩一样,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进步最终将成为游泳项目发展的主导因素。虽然现在中韩两国都把男子自由泳长距离作为突破口,但随着国际交流日趋紧密和亚洲国家游泳训练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亚洲男选手也同样可以在自由泳短距离项目上取得成功。”
本报北京7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