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31日
星期

《西藏一年》从BBC到CCTV的幕后

本报记者 王尧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7-31    [打印] [关闭]

    《西藏一年》的导演在拍摄布达拉宫。书云供图

    《西藏一年》这个纪录片曾被一些中国年轻的网民用“电驴”等工具下载过,就像他们下载美国很多流行的电视连续剧一样,还有志愿者主动翻译出了中文字幕。

    ●《西藏一年》为何得到不同立场各方的认可?

    ●《西藏一年》是怎样拍摄出来的?

    ●《西藏一年》在国内播出被删掉了什么?

    7月27日晚11时多,《西藏一年》第一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结束。这个5集的电视纪录片,2008年率先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等西方40多个国家的主要电视台播出。

    2006年,该片的制作人兼导演书云为拍《西藏一年》,在西藏自治区江孜县城租了居委会的房子,和10人摄制组在那里生活了一年多。

    7月6日,中国青年报记者第一次在北京听她讲到央视的播出计划。10天后,书云发来手机短信:“《西藏一年》的新闻发布会在今晚‘新闻联播’进行了播出,(纪录片)近期在央视播出,书(指同名中文版)将同(时发)行。”

    据书云说,中国政府高级领导、西方主流媒体以及达赖喇嘛方面,都表示过对《西藏一年》的认可。如今在央视播出后,书云说:“在当代这个社会,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赞同你。我了解到的藏族,是个善良谦卑的民族,他们性情温和,不愿意与别人发生冲突。我希望看到国内观众的评价。”

    “非常好,我不想动任何地方”

    2008年3月6日,BBC第四台播出《西藏一年》第一集,60分钟。

    播出前,BBC第四台台长骑着自行车赶到伦敦书云的工作室审片,看完了《西藏一年》,他说了一句:“非常好,我不想动任何地方。”

    书云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只有BBC的法律顾问在片子播出前,就法律问题提出了小小的修改意见。

    BBC播出第一集没几天,西藏发生“3·14”暴力事件,之后,这个片子在西方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这个片子遇到过批评,来自“自由西藏”(Free Tibet)组织。第一集播出的前一天,他们看了播出预告后公开批评说,这个片子“粉饰”了中国政府的做法,“BBC掉进了中国政府的陷阱”。

    但是,BBC坚持每周一集,播完了全部5集。BBC新闻发言人说,《西藏一年》作为一部观察性纪录片,其宗旨是为了更多地了解当下真实的西藏人鲜活的日常生活,并不打算把它做成西藏历史或政治的详尽分析。

    BBC播出《西藏一年》后,英国主流媒体都给出了评价。

    “《泰晤士报》、《卫报》、《每日电讯报》、《独立报》、《金融时报》都在关注,每份报纸都至少有3篇以上的介绍和报道。”书云说。

    其中《泰晤士报》2008年4月3日评论:“如果你没有看《西藏一年》,这个让人超越、让人享受的专题系列片,那就是你的不对了。我们对每一集都提前预告了,现在是你最后的机会了。花一个小时和小僧人次平在一起,跟他在他脾气很大的师傅顿珠的指导下学佛。或者你可以把你的念珠拿出来,祈祷英国广播公司重播《西藏一年》。这是今年(到目前为止)最好的电视系列片,没有什么可以和它媲美。”

    “BBC播出后,《西藏一年》又被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西班牙、挪威、阿根廷、伊朗、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南非、韩国,以及覆盖整个非洲的非洲电视广播联合体、覆盖整个拉美的拉美电视广播联合体、覆盖整个亚洲的发现频道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电视台订购与播放。”这是新华网的报道。

    书云的一位朋友开玩笑:“西方没有一个部门可以下文件统一订购一个电视片,然后批发给各个电视台。”书云说:“他们买了并播出,就意味着对片子的认可。”

    在达赖喇嘛方面,书云辗转收到了一个邮件,英文发信人是《西藏生死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信中转达了达赖喇嘛私人办公室的邀请,他们请书云出席一个宗教活动,并且说,达赖喇嘛也会参加。

    书云转述,他在邮件里说:“你的工作对于增进我们对当前西藏的了解很有价值。”“我得到信息,达赖喇嘛说从这部纪录片中看到了现在普通藏族人的生活。”

    我所能做的,就是客观,再客观

    为何能得到多方面的认可?书云说:“我们没有要任何政府的一分钱;对于西藏这样一个敏感的题材,我所能做的,就是客观,再客观。”

    她解释:“这个片子从开始,我就下定决心,严格用西方独立制片的操作方法。这个片子我们是和英国一家独立的纪录片公司七方石(SEVEN STONES)合作的,七方石公司用国际通行片子预售的方法融资。国内由北京地平线文化公司出资。这种做法,就像出版社和作家的关系,出版社看好这个作家的一个作品,提前预付稿费,但不会把这个作家养起来。”

    书云说,我们在江孜拍了一年多,加上后期制作费,一共花了不到700万元。比起现在国内动辄上千万元的大制作,我们用钱很节省。

    书云说:“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全球时代,我们的解说词被热心的网友下载后比较不同版本的差别。你说,如果掩饰一些东西,怎么会不被观众谴责?”

    她举例说,在西方争议最多的第一集里,纪录片主人公——白居寺的次成法师精心准备迎接11世班禅喇嘛来视察。“关于解说词怎么表达,我们修改了无数遍。”最后确定的BBC播出版本是:“他在1995年被中国政府确定为十一世班禅喇嘛。在中国政府选择他的同时,达赖喇嘛选择了另一个转世灵童。目前十一世班禅喇嘛在北京接受佛学教育,他的父母是共产党员。”

    书云说:“如果你不说这里存在的争论,所有的观众都会谴责你。用客观的新闻表述方法,会得到主流的认可。这就是我们处理的标准方法,客观,再客观。”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藏学家拉巴平措,肯定片中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白居寺进行佛事活动时受到僧众敬仰和百姓爱戴的真实场面。他说:“这有力地抨击了境外分裂集团的污蔑不实之词,赢得了西方民众的理解和尊重。”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格勒博士表示:“书云导演的电视纪录片《西藏一年》和她的《西藏一年》这本书,都是在没有预设立场的前提下,用在西藏亲历的经验和亲身的观察,记录了一些普通藏族农民一年四季中的真实故事。但是即使是普通农民的普通生活,例如其婚姻制度、丧葬习俗、信仰与风情,在很多人眼中,依然陌生而遥远。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绝无猎奇心态,更无夸张和渲染,只是以客观与公正的学者眼光,平静而敬畏地远远审视。”

    到西藏考察过的英国资深评论家彼得·高登说:“《西藏一年》给我这样一种感觉:西藏似乎并不像关于西藏问题任何一方所宣称的那样黑白分明。90%的藏族人居住在乡村和牧区,他们依然保持着传统文化,保持着千年不变的信仰,这是真实的西藏。西藏又是这样一个地方:乡村医生报酬极低,自己没钱看病,于是找法师做法;天葬——肢解死者让秃鹫吃掉——是另一个古老的传统,但天葬师却被视为肮脏的职业,没有人会请他们吃饭。”

    这个纪录片曾被一些中国年轻的网民用“电驴”等工具下载过,就像他们下载美国很多流行的电视连续剧一样,还有志愿者主动翻译出了中文字幕。

    书云说:“最初知道这个消息,我很惊讶,也很感激,虽然盗版不是好事。这说明大家渴望了解西藏,渴望听到传统宣传之外的声音。真希望这些网上志愿者能成为我的助手。”

    央视版比BBC版每集删了12分钟,但变化不大

    7月27日《西藏一年》的第一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书云说:“他们很仁慈,动的不多。”

    她说,国内版和国际版都是她编辑的。英国BBC整个电视台不允许做广告,所以BBC版本的长度是60分钟。国际通行版本是50分钟。中央电视台播的是48分钟。

    在编辑央视版之前,书云告诉一些负责的领导:“中文版应该和国际版一致,原则上不应改动。否则,我们这个片子在国际上获得的好评都将化为乌有,只能授人以柄。”

    书云说,央视版比BBC版每集删了12分钟。“其实,变化不大,只是根据中国观众习惯,我把一些国内观众可能熟悉的过场镜头去掉了,加快了节奏。另外,还在解说词方面做了几处微小的调整。”

    尽管审片过程比拍片的过程还要长,但书云把能播出看做积极的变化。

    其中有个小插曲,片子经领导审过后,书云请了一位懂汉藏双语的女士,看看片中藏族人说话的汉语字幕是否译得准确。这位女士边看边评论:“这些应该删掉。你们怎么拍这么多反映西藏落后的东西?那么多好的东西为什么不拍?”书云说:“我请你来是看翻译的,不是让你来审片的。”这位女士说:“我都通不过的,领导怎么能通得过?”书云说:“看到她,我真同情中国的导演。”

    书云说:“央视播出的第一集里,剪了一个关于主人公建藏的故事。”

    剪掉的故事是说,当地政府官员验收过建藏的家庭旅馆后,要给这里挂个三星。建藏不让挂。他的理由是,到这里来住的客人多数是自助旅行的外国人,一来看到是三星,以为要几百美元一天,客人会被吓跑的。

    政府官员坚持:“挂个三星,对你饭店有好处。现在青藏铁路一通,内地来的游客对饭店的星级有要求。”双方僵持很久后,找到了折中的办法:三星的牌子给建藏,如果政府的客人来时,或者上边检查时,建藏要把牌子挂出来,平时自己管理。

    “这个故事没有敏感的内容,减掉是因为我担心分支太多,冲淡了主题。”书云说。

    书云介绍:“片子里面有一段是摆拍的,是唯一的一段。”

    她说,那是乡村法师次旦做法事“驱散冰雹”的镜头。因为县政府给当地买了驱散冰雹的高射炮,炮筒上系着哈达。“乌云一来,就驱散了。”这让世代都是“冰雹喇嘛”的次旦失业了。

    他很久不做这种法事了。“我们请次旦重新演示了一遍。不过,我们在解说词里做了说明。”书云说。

    演示究竟是在室内还是室外,书云在西藏请的助理边巴有了不同意见。这个助理是社科院的研究员。他说:“如果次旦法师的咒语真的灵验,那就会刮风下雨,电闪雷鸣,在室外拍,就拍不成了。”

    书云说:“边巴担心的事,我没有想到;更没有想到,他会有这样的担心。”

    “我希望在人心之间架个桥梁”

    《西藏一年》在西方播出,定价20英镑(当时约300元人民币)书在西方出了。书云说,在澳大利亚,一位女士听完她的演讲,看了《西藏一年》后说:“我已经为‘自由西藏’组织工作6年了,原来藏族人的生活是这么回事。”

    牛津的公务员、老太太简爱·默瑞斯在BBC看了《西藏一年》后,打电话找到书云,捐了10多万元手术费给片中一主人公生病的侄子欧珠,并且改了自己的遗嘱,要把一部分钱捐给这个藏族小孩做他的教育经费。“欧珠一辈子的钱都有了。现在的读书钱都是简爱出的。她说,既然他能活下来,就该好好活下去。”书云说,“简爱的电话,是我一生中接到最幸福的电话之一。”

    中国青年报记者问:“国际上已经反响不错了,为什么你还希望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书云回答:“我们很多人一直指责西方不了解西藏,歪曲西藏,而在同一个国家里,我们对西藏和藏族人又了解多少?家里夫妻吵架,说了伤心过头的话,大家把对方过去的好,把对方做对的事,都忘了。我希望大家看了片子后,自己判断片子里的西藏和你想象中的西藏,有多大差别。”

    她说:“作为一个导演,我解决不了政治家该做的大问题,但是我希望在人心之间架个桥梁,让大家多些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在文化方面,泰戈尔说过,不要毫无生机的统一,而要生机勃勃的不同。如果走向现代化的路,只有一个标准,会很危险。西藏在现代化的同时,又保留了特色的传统文化,这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

    书云简历

    书云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专业,现是生活在英国的独立制片人和作家。

    1986年北大毕业后她曾经想去西藏工作,却因家里反对没有成功。

    1988年,她考上了牛津大学,读国际关系专业。在牛津,她阅读了大量关于西藏的著作,并师从著名藏学家迈克·阿里斯开始学习藏语。

    书云在牛津大学的硕士论文是关于1949年~1954年间英国政府对西藏政策研究。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