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波:甘做橘园守望者
这个叫潘波的年轻人,如今在易家河村家喻户晓。去年9月,毕业于九江学院法学院的潘波正式走马上任村官。刚到村里,他听不懂老乡说的方言,经常要通过“翻译”、纸笔才能沟通。“来到易家河村就是易家河村人”,他一有时间就到村民家串门、拉家常。半年后,潘波不仅可以听懂当地方言,还可以流利地和老乡对话。
易家河是远近闻名的柑橘村,村党委书记徐臣志曾经把柑橘送到了温家宝总理手中。潘波刚到易家河村不久,四川广元爆发柑橘中发现蛆虫事件,并迅速波及全国。柑橘出口大幅下降,市场价格陡然下滑,每公斤仅0.6元。橘农顿时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期待着价格反弹而不愿贱卖。
打电话、上网、联系朋友、多方问询,潘波一心想着帮老乡及时把柑橘卖出去。潘波走进橘农家中、来到田间地头与橘农交心,传递互联网、报纸上的相关信息,告诉他们要正视现实,“价格虽低,但能卖就卖,卖掉总比烂掉好。”橘农们觉得潘波的建议有道理,开始采摘柑橘,以低价销售一部分。有了收入后,橘农们的心情稍稍稳定了。
帮橘农们把橘子全部销出去,才是最关键的。那一段时间,潘波跟着村妇女主任跑销售,去一些单位向员工推销橘子。在推销中,潘波想:为什么不试试把橘子拉到自己母校去卖?不仅销量好,肯定还能赚钱。于是,他积极联系母校——九江学院。潘波的想法很快得到了九江学院领导的支持,允许他在学校食堂、超市门口卖橘子。仅仅一个上午,800多斤的散装橘子就销售一空。一时间,潘波就成了校园里有名的“卖橘子学长”。据统计,潘波去年为易家河村村民卖出去橘子近20万斤。
经历了“柑橘风暴”的洗礼,潘波认识到,村里仅仅从事柑橘一项产业太单一,风险太大,柑橘销售一旦出现问题,村民收入就会受很大影响。能否在橘园的基础上发展一种产业,形成橘园产业链?
一个周末,潘波突然被网上一条关于竹园养鸡的项目深深吸引。“能否在咱村橘园里也来个橘园养鸡?”潘波的想法很快得到村委会的支持,包括潘波在内的8名村干部,每人拿出2000元,由潘波联系试点先行经验。
“橘园里养鸡,可以节约鸡食,养出来的鸡还是正宗土鸡,卖价很高。而且鸡在橘园里能吃掉虫子,对柑橘生长有利。”潘波一说起橘园养鸡就打开了话匣子,“我们还准备在橘园里养蜜蜂,还想依托橘园办农家生态游呢。”
潘波告诉记者,村官期满后,如果村里需要,他会继续留任,把橘园好好经营下去,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看到村民在生态橘园享受到除橘子之外的“致富果实”。
潘波做村官的出色表现很快得到肯定。去年12月15日,他作为全省唯一的大学生村官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