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疲软导致亚洲穿山甲数量减少
据悉,以往走私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路线主要是从东南亚国家到越南,再经广西陆路入境。近期,由于执法部门加强了打击濒危野生动物走私的力度,加之陆路运输路线长,被查截的风险增大,为获取暴利,走私分子选择经过香港,通过走私船从海上闯关入境。
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中国项目负责人徐宏发教授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此前一天,即7月14日,新加坡-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亚洲穿山甲在东南亚的很多地区已经灭亡,其主要原因是相关法律疲软,以及市场对穿山甲的需求旺盛。
据悉,被截获的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案件中,穿山甲是最为常见的哺乳动物。因其身披甲片而不是皮毛,这在哺乳动物中极为罕见。除了人类、流浪狗外,穿山甲几乎没有天敌。穿山甲虽然外表鳞片缠身,令人误以为它们是勇猛刚烈的动物,事实上,它们非常温驯。到目前为止,穿山甲人工圈养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因此,所有被买卖的穿山甲均来自野外。穿山甲繁殖缓慢,通常每次只产一仔,偶产二仔。
报告说:“中国将穿山甲肉用于美食和传统中医药的历史由来已久,由于持续的需求和中国穿山甲数量的减少,最近几年,大批东南亚的穿山甲被走私到中国,这些国家穿山甲的种群数量已经大幅度减少。”
在亚洲,非法穿山甲肉和甲皮的贸易已经导致其在柬埔寨、越南和老挝的很多地区消失。有穿山甲的捕猎者和交易商承认,在柬埔寨、越南和老挝的森林中,穿山甲已经所剩无几,他们不得不将捕猎网转移到其他尚存穿山甲的东南亚地区。
穿山甲在亚洲栖息地国家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于2002年禁止任何穿山甲的国际贸易。然而,这些法律条款的作用不甚理想。
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东南亚办公室负责人克里斯说:“穿山甲的濒危种群数量已经不堪承受非法偷猎的压力,唯一有效的措施是依靠政府加强执法力度,来打击非法的穿山甲贸易。”
徐宏发教授说:“穿山甲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受到严格的保护。但是,华南地区,仍有一些餐馆向顾客供应穿山甲,一些不法商人收购和贩卖穿山甲片,用作中药材。近年来,执法部门截获了大量从东南亚国家走私入境的穿山甲。由于穿山甲食性特殊,生长繁殖缓慢,如不加以严格保护,该物种将面临灭绝的命运。加强执法,向公众积极宣传保护的意义,杜绝食用穿山甲,是迫切需要采取的关键措施。”
“在防治害虫方面,穿山甲每年为人类省下数百万美元。这些看起来很腼腆的动物提供了这项至关重要的服务。我们决不能忽视它们控制白蚁和蚂蚁泛滥的生态作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主席赛门博士说。
为此,新加坡-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的报告指出:解决穿山甲危机的关键在于,穿山甲分布的国家和国际社会共同加强保护穿山甲的法律力度,加强执法,力求更严格地监控非法贸易。报告还建议开展基础调查,确定穿山甲的栖息地,以及研究如果保护得力,穿山甲种群数量得以恢复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