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4日
星期

且为野百合留住春天

——2009中国文化之旅纪行
本报记者 陈娉舒文并摄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8-04    [打印] [关闭]

    

    汶川至茂县,一路上不断有路牌提醒沿途为飞石和泥石流多发区。

    一位老人在著名的羌族碉楼附近歇息。

    茂县中学操扬一角,去年“5·12”地震留下的残垣断壁。

    有“西羌第一村”美誉的四川汶川县羌锋村,是一个人口不过700来人的羌族寨子,从最近的公路进村,得沿着山间小道步行半个多小时。6月12日,记者随同2009中国文化之旅一行走进这个偏僻小村。羌锋村有名,一个原因是寨子里的最高建筑——羌族碉楼。原高28米的羌碉,在此已经伫立了800多年,去年5月12日14时28分那一瞬,这座羌碉垮了5米多。羌碉上原本有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到此的题字,如今,仅“羌”字依稀可见。

    “5·12”地震过去了一年零一个月的这一天,寨子里,男人们顶着似火骄阳忙着拌水泥搭盖新房。距羌碉不远的几堵墙根边,十几个羌族妇女有说有笑坐在一起做羌绣,荷包、手帕、云云鞋……图案秀美的羌绣,是这一带羌寨的主要经济来源。寨子里一派安闲,很难想象,在“5·12”地震的一瞬,这里顷刻间95%的房子被毁,11人丧生。

    在“5·12”地震中屋毁人亡的,远不止一个羌锋村。文化之旅离开汶川,继续驱车向北,在当晚抵达同样在“5·12”地震中遭重创的茂县羌族自治县中学。大地震留下的部分残垣断壁就在不远处操场一角,“5·12”地震后搭起的临时板房在我们身后延绵一片,而眼前,色彩艳丽的民族服装、一张张漾着笑意的脸,已经左右着远方来客的视线。天色渐暗,音乐渐起,一场极具风情的“羌文化夜宴”开始了。

    在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肖永庆的带领下,羌笛、羊皮鼓舞、羌族多声部民歌、羌族萨朗舞,羌族服饰和羌族刺绣的制作过程,多彩绚烂的羌文化在这个夜晚得到淋漓酣畅的展示。茂县中学的孩子们不甘示弱,也来上一段羌族特色的尔玛歌舞。夜色已深,操场上的人们,不分民族不分老少,手牵手肩并肩,投入地跳一次,忘了自己。

    这些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歌舞展演,伴随此次文化之旅的始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之一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重要组成,2009中国文化之旅在“5·12”震后一年之际,由成都发车,一路走访绵竹、都江堰、汶川、茂县等“5·12”重灾区,旨在探访灾区民众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方面的成果,并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宝马爱心基金对部分非遗项目进行捐助。

    聚居于四川阿坝、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世代相传的羌语和丰富的羌族文化遗产,记录了羌族悠久的历史。“5.12”地震,给羌文化以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茂县自古就是羌族主要发祥地之一,是贯通南北的民族迁徙走廊和文化交汇地,这里不仅是研究岷江中上游羌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羌族非物质文化“天然的活态博物馆”。但是,据茂县副县长欧阳梅介绍,“5·12”地震导致茂县鹰嘴河碉楼等近20处文物保护单位严重损毁;茂县中国羌族博物馆馆藏文物藏品损毁惨重,7519件馆藏文物中有1013件文物遭受不同程度损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级文物1件,国家三级文物38件,一般文物 973件。

    此外,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损失严重。文化载体方面,全县首批134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房舍、用具等实物遭到不同程度损坏,屹立千年的羌族碉楼、祭塔等一些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承载体,或倒塌或损毁;档案资料方面,2005年前普查的大量羌族非物质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被破坏、毁损;传习方式方面,地震造成一些主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受伤,尤其是心理创伤在短期内难以愈合,加之生存环境改变,很多传习活动已经无法开展。

    令人欣慰的是,根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要求,震后不久茂县即开展了系列紧急营救措施,成立了羌族博物馆文物转运指挥部,制订了文物转运方案。2008年7月4日,文物安全运抵成都,实现了该县历史上首次文物大转移。随后,文化部在去年10月正式设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羌族博物馆重建也被纳入灾后重建重点项目。今年5月12日,大地震一周年,新的茂县羌族博物馆在这一天实现奠基。

    欧阳梅副县长还透露,今年,茂县在原有的“羌情古尼协会”、“松平沟羌族原生态歌舞协会”、“羌绣协会”、“三龙国亨羌笛制作坊”等的基础上,又相继成立了“尔玛文化协会”、“西羌绣坊专业合作社”等民间协会和组织,共同抢救和保护羌族文化。

    不独茂县,“5·12”地震同样给甘肃省的甘南、陇南和天水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重创。据统计,四川、陕西和甘肃共有39个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41个省级项目在地震中遭损,在这份名单中,甘肃一省就占去11项国家级名录项目、33项省级名录项目,此外该省尚有403项县区级名录项目也遭破坏。结束了对四川震区的探访,文化之旅车队穿越海拔3700米的若尔盖草原,于6月16日进入甘肃,为甘肃的文县池哥昼、武山旋鼓舞以及武都高山戏等三个受灾严重且极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带去30万元捐款。

    由19辆BMW汽车组成的车队,在这次为期9天、迤逦2200多公里的旅程中,走访绵竹、都江堰等重灾城市和汶川、茂县等羌族聚居区,进入甘肃、青海地区,共捐赠100万元人民币,用于四川省绵竹木版年画制作工艺、羌族刺绣和羌笛制作技艺,甘肃省“池哥昼”白马藏族藏戏、武都高山戏、武山旋鼓舞,陕西省略阳民歌和宁强跳端公以及青海省热贡艺术等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

    一路行来,绝大多数非遗传承项目,都深藏大山深处,犹如簇簇寂寞山谷角落里的野百合。为亲身感受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九寨沟县勿角乡英各村白马藏族的亻刍舞,人们需要在不断塌方断路的山间小道上来回开车颠簸近十小时;为看一眼原汁原味的羌绣和羌族碉楼,人们必须弃车步行进山……而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就在如此交通不便、贫瘠落后的大山里,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默默坚守……目睹亲历的,让人忧心:源自田间地头的民族民间艺术,除了靠当地民众那一分骨子里秉承传统的挚爱与坚持,还有什么办法,让外面的世界知道他们更多的精彩?还有什么办法,让更多人不忘了寂寞山谷角落里还有这样一些“野百合”?我们这些匆匆路过却又有幸的过客,又应该如何攒聚更强大更持续的力量,帮助这些“野百合”,永远留住春天?这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问题。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