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家庭,和谐一家亲”
加上自己亲生的9个儿女和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的女婿、儿媳,年逾70的阿尼帕老人和她这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已有6个民族180多人,他们的故事感动了2000多万新疆各族人民。
“她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的母亲”
记者第一次跨进青河县城这个全疆闻名的民族团结大院时,正赶上阿尼帕的孩子们从鲜花盛开的草原上四面八方赶来为阿尼帕妈妈过母亲节,同时送他们的母亲参加自治区首届十大杰出母亲颁奖仪式。
记者发现,阿尼帕妈妈有着一双慈祥善良的眼睛。
看着满院子子女们争相给母亲敬献礼品的场面,听着孙子辈的各族儿童用他们稚嫩的歌喉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欢歌、笑语在这个幸福的大家庭荡漾,激动、快乐的泪水在阿尼帕的脸上流淌。
孩子们又唱起了动听的哈萨克民歌《母亲》:“我在很远的地方想着您,不管是在天涯海角,忘不了呀我的母亲,有母亲的人永远不会老,母亲啊母亲,我们想念您……”
阿尼帕老人在歌声中,给记者讲述了她和她收养的10个孤儿的往事:
我叫阿尼帕·阿力玛洪,阿力玛洪是我爸爸的名字,我们维吾尔族的习惯是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前面,爸爸的名字放在后面。
我爸爸是喀什人,1956年举家迁到新疆阿尔泰地区青河县。
不久,父母相继病逝。六兄妹中年龄最大、只有20岁的我承担起生活的重担。1957年我嫁给了从部队转业回来在县公安局工作的维吾尔族小伙子阿比包,我们一家7口人过上了虽清贫但很快乐的日子。
1970年,我们的邻居牙合甫夫妇(丈夫维吾尔族、妻子哈萨克族的再婚家庭)相继去世,撇下3个半大小子:19岁的老大吐尔达洪(维吾尔族)、17岁的库尔班(哈萨克族)和14岁的托乎提(父亲维吾尔族,母亲哈萨克族)。
同样失去过父母的我,知道这3个孩子的孤单和无助的滋味,我对善良的丈夫说:“咱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没人管吧?”
1977年,继托乎提三兄弟后我又收养了回族姑娘王淑珍。11岁的王淑珍和她的兄妹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改嫁到汉族继父金学军家。不久,母亲撒手人寰,继父又体弱多病,兄妹几个便开始流浪街头。
在王淑珍被收养的几个月后,她的继父金学军一病不起。看到几个衣不遮体的孩子蜷缩在一张破旧的毡子上,我的心都快碎了,便把王淑珍的哥哥王作林和两个姐妹王淑英、王淑花带回了自己的家。
1989年,王淑珍的继父金学军去世,留下了金海、金花、金雪莲3个孩子。我又将这3个汉族孤儿接到家里。这样,加上自己生养的9个儿女,我就有了4个民族的19个儿女。
记者在阿尼帕的家里见到了托乎提和王淑珍。如今已是子孙满堂、年过半百的托乎提,提起近40年前的事仍然十分感动。他说:“那个年代,家家都不富裕,当时阿尼帕一家7口人仅靠丈夫一个月45元的工资生活。而我们三个男孩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龄,一下又要添三张嘴,困难可想而知。她对我们一家人的恩情,你们写在纸上,而我一生都会记在心上。阿尼帕虽然比我大不了多少,但她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的母亲。”
已经开餐厅的王淑珍,仍然认为32年前的那盘拌面是她这辈子吃到的最香、最美的一顿饭。她告诉记者,为了治好她头上的头癣和癞疮,阿尼帕妈妈从第二天开始,每天带她去医院上药。两个月后,终于长出了浓密的黑发,恢复了她那张清秀的脸。
“阿尼帕妈妈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这个没人疼的孩子,有了一个温暖的家。”直到现在,人到中年的王淑珍依然留着过膝的乌黑长发。她说,是阿尼帕妈妈给了她这头青丝,她要用这头长发见证和铭记这份无私、博大的母爱。
“团圆锅”:留给孩子们的温暖记忆
这一大家子最让阿尼帕发愁的是20多口人一日三餐问题。
她专门买了一口直径1.2米的大铁锅,做一锅饭一个人分不了一碗,锅就见底了;打一坑馕(维吾尔族日常食用的一种烤饼),十几个孩子围在馕坑边熟一个吃一个。
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生活虽然苦,但从没饿过肚子。阿尼帕妈妈总是做好饭后就离锅远远的,喝一碗稀稀的奶茶,撒一把麦粒就是她的一顿饭。
为了让孩子们吃上饱饭,阿尼帕两口子几乎把所有的收入都换成可以吃的东西了,并想尽一切办法弄吃的。
丈夫阿比包下了班就去打土块卖钱。他还去帮别人宰牛宰羊,就是想得到一些牛羊杂碎,改善一家大小的生活;阿尼帕也经常在春天里去挖野菜,秋天出去捡麦子,拾土豆,用这些换面粉、玉米面给孩子们吃。
为了贴补家用,阿尼帕曾在县食品厂找了一份工作,说是工作,其实就是清洗羊肚和羊肠,每个月按计件可以挣上36元钱。
阿尼帕收养的孩子们,回忆起童年生活时,更多的是幸福和快乐。王淑珍说,我们这个家虽然穷,但很温暖,我们家的笑声总比别人家的多……
男孩子们帮助爸爸打土块、放羊。女孩子们帮助妈妈洗衣服、洗羊头。每个人都为这个家贡献着力量,同时也享受着家庭的温暖。
性格开朗、乐观、善于持家的阿尼帕,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垮,始终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她相信,孩子们终会长大成人,日子终会好起来的。
尽管连吃饭穿衣都很困难,但阿尼帕夫妇省吃俭用,从牙缝里省出钱来,让孩子们去上学。家里用不起电灯,阿尼帕就找来破棉絮搓成条,放在羊油碗里照明,让孩子们学习。她的19个孩子没有一个因家里穷而辍学。
如今,很多老乡家里有喜事,都会找到阿尼帕,借她家的大锅去做抓饭、炖羊肉。人们给这口锅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团圆锅。青河县各族群众都说,只要用了这口锅,家里就会像阿尼帕家一样团结、和睦、幸福、快乐。
她做的好事,像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天上星星数不清,阿尼帕一家做的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星。”多年来,阿尼帕一家所做的各种感人的事,一直在当地各族人民中广为传诵。
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专员沙布尔·艾提江说,2008年,阿尼帕老人的丈夫阿比包被评为自治区第五届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但是没等到领奖,阿比包老人就去世了。我代表组织把奖状和一万元奖金转交给阿尼帕。阿尼帕说,我生活虽然不宽裕,但失学的儿童更需要钱,把这一万元捐给他们吧。
阿尼帕的小妹妹哈丽卡姆深有感触地说:“父母去世早,我们6个姐妹全住在姐姐家,当时姐姐才20岁,姐姐和姐夫实际上承担了父母的角色,把我们全部抚养成人。”
在青河林场工作的张爱国不会忘记,他出生时,妈妈没有奶水,是好心的阿尼帕妈妈把自己家的牛奶送给他家。张爱国深情地说,没有阿尼帕妈妈,就没有我的今天。
阿尼帕的侄女热孜万古丽是青河县希望小学的老师,她说:“我就是喝姨妈的奶长大的。”
切克斯是青河阿尕什敖包乡的贫困户,他的手有严重残疾,生活自理能力差。从1984年以来,他家里的面粉常年都由阿尼帕妈妈一家来供应。
从河南来青河县打工的7位农民工忘不了阿尼帕一家。因包工头不给工钱,眼看严冬来临,好心的阿尼帕便把他们7人安排住在自己家中。阿尼帕的丈夫阿比包多次找包工头协商,在寒风中的一个月里,老人拖着病腿,来回奔跑,终于为这些农民工讨回了工钱,这些农民工感动得哭了。回到家乡的农民工们,时常打来电话问候阿尼帕。
大龄孕妇江阿古丽怀孕时,阿尼帕让她住在自己家里,还给江阿古丽筹集了1000元钱。临盆时,江阿古丽大出血,手术需要输血。阿尼帕一声令下,家中十几个儿女马上赶到医院献血。出院后,阿尼帕又把江阿古丽接到家里照顾了一个月。
在阿尼帕家里,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一些在牧区的哈萨克牧民,有事都愿意到她家住。他们交流信息,商量生产和牲畜转场事宜,阿尼帕总是热情相帮,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他们,免费提供吃住。大家都说,阿尼帕的家,成了牧民们在县城的“办事处”。
爱不分疆域,更不论民族
阿尼帕的事迹感动了她的子女,也感动了青河县6万多哈萨克、汉、蒙古、回、维吾尔等16个民族的干部群众。
如今,阿尼帕的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他们有的当干部,有的当工人,有的经商,有的种地,有的放牧,虽然都不在老人身边,但逢年过节,孩子们总会想方设法赶回来陪老人住几天,唠唠家常。
现在,阿尼帕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谁家有困难,只要说一声,就是再难,也会搭把手,这样的习惯已经延续到了下一代。
家里只要有事,不管大小,哪怕扔下生意,他们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老人身边。
阿尼帕的汉族邻居田玉英说:“阿尼帕现在是全县最幸福的人,她的孩子和孙子都特别孝顺。去年,阿尼帕的老伴去世,她的孩子们都回来了,180多人。特别是她收养的孩子,比亲生的孩子还要亲,这些孩子们刚进县城下了车,就嚎啕大哭向家奔去……”
阿尼帕老人的亲生小女儿结婚时,10个养子女为小妹妹凑钱买了全套的黄金首饰,还置办了一大车的嫁妆。
阿尼帕的亲生儿子阿奔是乡武装部长,1999年在帮助牧民修建暖圈时,被倒塌的墙砸死,留下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儿子在石河子上大学,女儿在阿尔泰卫生学校上学,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生意刚有点起色的王作林,搂着两个失声痛哭的孩子说:“有你们四爸在,你们就放心吧。”从此,王作林每月按时给两个孩子寄去生活费,并把每年的学费早早交给孩子们,还经常打电话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
阿尼帕大女儿卡丽曼正在资助一个牧区的女学生,而她与丈夫的收入每月加起来刚过2000元。
阿尼帕的侄女热孜万古丽,除了长期赡养身有残疾的叔叔外,还资助了3个贫困学生。她说:“从我姨妈身上,我们学会了爱,学会了帮助更困难的人,从而得到快乐。”
去年,四川汶川地震后,阿尼帕夫妇天天在家看电视,她们从不多的收入中拿出1000元捐给了灾区。阿尼帕看着失去父母的地震孤儿们,总是在流泪,她找到县民政部门的领导说:“我们现在生活不知比过去好了多少倍,我愿意再收养10个孤儿。”
在阿尼帕老人的感召下,全县有10多个家庭向民政部门提出收养地震孤儿的请求。牧民们还赶着牛羊来县城捐款,在这个贫困县,各族人民向地震灾区捐款就达130多万元。
在阿尼帕老人家,面对一张30年前的老照片,记者与县里的干部在辨认照片上收养的孩子是谁、是什么民族时,一直用幸福的目光注视着孩子们照片的阿尼帕老人突然插话说:“在我这里不分民族,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中共阿勒泰地委书记张汉东说:“民族大家庭,和睦一家亲。爱不分疆域,更不论民族。阿尼帕老人身上闪烁着中华民族大爱无疆、血脉相连、永不分离的传统美德。”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