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9年8月5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专版
●热烈庆祝内蒙古自治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锡林郭勒盟召开
生态与经济并重
——锡林郭勒“两转双赢”之路
2009-08-05
陈超

    

    2003年以来,锡盟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成功地走出一条破解生态环境脆弱和经济基础薄弱的转型之路——“两转双赢”战略。“两转双赢”是指通过加快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转移农牧区人口,实现改善草原生态和增加牧民收入的双赢目标。

    锡林郭勒盟的经济一直以来以畜牧业为主。1983年开始推行的草畜双承包牧区经济体制改革,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到1989年全盟大小畜首次突破1000万头(只),牧民收入水平进入自治区前列,实现了锡盟几代人的夙愿。到1999年牲畜头数超过1800万头(只),居全国地市级首位。但是,由于始终没有摆脱传统粗放靠天养畜方式,随着超载过牧加重,以及自然灾害和气候变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草原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最终导致长期积累的生态危机在世纪之交连续三年特大自然灾害中集中暴发,昔日广袤美丽的锡林郭勒草原成为全国生态恶化和经济落后双重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之一。

    2000年5月1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锡林郭勒盟考察浑善达克沙地时,在多伦县南沙梁,就防沙治沙和生态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

    2000年,当时多伦县严重沙化面积达到60%以上。目前,多伦县210万亩严重沙化面积的70%得到了有效治理,基本上遏制了土地沙化的扩展蔓延,沙尘天气逐年减少,降雨量逐年增加。

    几年来,多伦县坚持按照“一手抓禁牧,一手抓种树”的指导思想,进行了大规模生态建设。2003年率先在锡盟实行了全年全境禁牧政策,通过这一革命性、根本性措施,全县生态得以迅速有效恢复。目前多伦县各类林木面积192.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34%。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8%提高到现在的24.38%,项目区林草植被综合盖度由2000年的不足30%提高到80%以上,天然草牧场产草量由2001年的每亩35公斤提高到75公斤。

    2008年多伦县率先在全区启动了“灭荒”工作,继续加大禁牧力度,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全年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12.1万亩,转移农村人口1.15万人。目前,多伦已经成为锡盟生态环境最好和生产要素聚集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生态环境必须不断改善,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必须不断提高。这是锡盟的两大任务、两副重担。锡林郭勒盟盟委书记荣天厚指出,生态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与人口不断膨胀、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有关,减少牧业人口和转变生产方式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态恶化的背后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单一,人的生存发展过度依赖对草原的直接索取。调整单一的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是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锡盟长远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荣天厚说。

    经过反复论证,2006年,锡盟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提出“两转双赢”战略。把转移农村牧区人口作为与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并重的战略任务,以实现“双赢”为最终目标。

    尽管从根本上讲,锡盟的出路在于发展工业,而且通过坚持不懈地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力地促进了全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全国上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对“三农三牧”工作不能有丝毫的放松,特别是当前我盟还有将近一半的人口在农村牧区,如果这些人的发展问题、增收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城镇经济发展得再快、城市建设搞得再好、城镇居民收入再高,也不能说我们的工作做好了。全盟上下一定要牢牢把握形势的发展变化,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农村牧区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高度重视农牧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城乡统筹、三化互动”,坚定不移地推进“两转双赢”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努力开创全盟农村牧区工作的新局面。

    “两转双赢”的核心是注重将生态建设与保护,发展地方经济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牧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草原增绿、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增税的成功之路。而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加快牧区人口转移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格局调整,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一条有效措施,也是增加牧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以多伦县为例,在生态移民工作中对46个自然村进行了整体搬迁,搬迁沙区移民8822人,占全县农民总数的13%,移民迁出区的55万亩沙化土地的植被得到自然修复。一是通过政策引导和技能培训,使农民变被动转移为主动转移;二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注重扩张培植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抓好季节性岗位开发,增加就业渠道;三是依托项目建设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步伐。

    多伦县在农牧业产业化过程中,大力推进奶牛、肉牛、马铃薯、蔬菜四大主导产业,促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通过引进超大、伊利、大元牛业等龙头企业,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饲养奶牛和肉牛的积极性。目前,多伦县牛的存栏数达到14万头,奶牛达到2.5万头,羊的存栏数由54万只压缩至2万只;通过积极培育永白淀粉等龙头企业,发展水浇地,促进了马铃薯和蔬菜产业化;水浇地保灌面积达到1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

    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多伦县积极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吸引农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建设。同时,继续完善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农民从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中充分受益。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多伦县实现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移农牧区人口,和改善草原生态、增加牧民收入的双赢目标。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