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5日
星期
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显示:

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一路下滑

张仙凤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8-05    [打印] [关闭]
    今年毕业生的薪酬期望整体下降,职业发展代替薪酬成为毕业生求职的首要考虑因素。同时,大学生更加注重社会实践积累,选择毕业后一年内找工作的比例不断上升。这是中华英才网新近发布的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所显示的大学生求职心理的变化。

    本次调查由中华英才网利用网络平台实施,从2008年11月启动,历时半年。共有超过21万名学生参与投票,覆盖内地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629所高校。

    在大学生评选理想雇主的考虑因素中,排名前3的分别是“公开、公正的用人原则”、“员工发展的空间与机会”、“企业发展前景”,其中后两项都属于“职业发展”内容。而去年排在第一位的薪酬福利因素,今年大幅度滑落至第4(福利)和第9(薪酬)位。另外,雇主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在大学生择业的考虑因素中处于最末位。

    调查显示,2009年不同学历学生的期望薪酬相对于2008年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2009年本科毕业生的预期薪酬略低于去年,表现在期望3000元以下阶段的人数有小幅上升,超过70%的本科生期望薪酬主要集中在1000~3000元。和本科生相比,硕士毕业生的预期下降更为明显。

    除降低薪酬期望、看重职业前景外,今年学生选择国有企业的比例大幅提高,约1/3的学生将国有企业视为求职首选;在上榜的50强企业中,上升速度最快的3家企业均为国企。此外,大学生们选择就业地点时不再扎堆北京、上海、深圳等特大城市,而向更多二级城市转移。

    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总监欧阳晖认为,去年以来的金融风暴导致就业难度急剧上升。大学生若继续在薪酬上要求过高,不仅不现实,反而会增加自己的就业难度。此外,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更加理性,开始把眼光放得更长远,更看重雇主的发展前景及自己能够获得提升的程度。

    除了薪酬期望降低,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毕业生更注重社会实践积累,毕业后选择求职的比例不断上升,毕业后一年内找工作的比例从2003年的65%上升至今年的88.9%,而在国内继续深造或出国学习的比例均呈下降趋势,选择国内继续深造的从12%下降到5.6%,选择出国学习的从7.2%降至1.8%。

    同时,尽管提倡大学生创业的呼声渐高,但大学生选择创业的比例从2003年的15%一路下滑至今年的1.4%,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仍将进企业作为生存首选。

    “择业的准备不是从大四开始的,而是从大二大三。”欧阳晖认为,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具备不是一回事,企业更看重的是团队协作、创新、沟通、抗压力等多种能力,这些必须到实践中去才能获得。因此,现在的在校大学生更多地参加社团、当学生干部、课余兼职和实习、参与志愿者行动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多种素质,并在接受面试的时候一定能体现出来。”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