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 三项学习教育
副刊的选题策划与筛选
2009-08-05
聂北茵 汪文 朱晓戎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

  聂北茵

  

  《思想者》是怎么做选题的?其实,只是摸着石头过河,而且现在也还在河里找石头。因为《思想者》纸介的目标读者群评价(最重要的指标)并不乐观,最不好的时候排名常常在8~10位左右。网上点击率似乎有时还不错,所以我也在想——为什么网上和纸上的差别这么大?

  据我个人的分析,网上读者群和纸上读者群似乎不是一个群体,起码《思想者》的这两块读者群的兴奋点不一样。在纸介读者群那里,对《思想者》的满意度及阅读率都不甚高,对印象深刻文章的反应和网上也有所不同。很希望调查中心的行家能分析一下,对中国青年报或《思想者》而言,网上读者群和纸上读者群的构成究竟有何不同。   

  领导们让谈谈《思想者》是怎么做选题的?只好勉为其难,说说《思想者》这几年做选题的思路,并就我的困惑求教于大家。

  总的来说《思想者》的选题首先由它的定位决定的。这是一块思想理论版。在今天这样一个新闻竞争日烈的环境里,它有存在的必要吗?我觉得,答案见仁见智是正常的。而我个人以为——《思想者》不需要“假作深沉”

  所谓忧国忧民、认真的人生思考、哲学思考、社会思考,是当代青年一个重要的阅读需求。有人认为,一讲人生思考、哲学思考、社会思考就是“假作深沉”,似乎只有“资讯”才是真实的——“事实就是深度”。而今天海量的资讯带给人们的有一半是虚假信息,有些小报故作惊人之语,把读者的胃口吊得很足,读完之后发现就是非常简单的事情,而且更谈不上理性分析。所以,故弄玄虚是不能满足喜欢思想的读者群的需求的。即便是一个事实的出现,它也需要理性思考——因为人们需要判断;对青年人而言,忧国忧民是青年群体特有的情怀,是一种不该磨灭的激情,而学会理性思考,也是青年成长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青年人需要发出自己独立的理性的声音,这正是《思想者》生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总之,《思想者》不仅应该有思想内涵,还应该是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它不仅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而且具有较强的审美功能与价值,能起到启迪心智的作用,以此激发青年人热爱生活、感悟生活的时代热情。

  选题的方向

  如果可以用一句话简而言之《思想者》的选题方向,即: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所谓选题的实用价值,就是说我们选的题目,应当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为2亿青年人所关心的话题,特别是在社会急剧变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和阶段社会生活的重点和热点,是与广大民众特别是和青年人的利益、青年人的成长息息相关的。

  选题的来源

  ■选题来自中央的声音: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这两大理念,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思想中最具全局意义的两大理论创新。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现阶段,有两个问题最为突出:一是发展不平衡;二是社会矛盾凸显。针对这两个问题,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最近在两会上,胡锦涛又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应当“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所谓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我理解:最重要的就是着眼于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着眼于维护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强调关注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而这两大理念深得人心。

  作为中国青年报的一块理论版,做选题首先要对中央的大政方针有了解,才能完成向青年读者进行政策解读的任务。

  所以,《思想者》关注与党和国家或与国计民生有关的重大时政问题,不仅是她的选题传统,而且这类问题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速度,关系整个社会思想氛围、社会风气的导向,同时也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因而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从2006~2007年,《思想者》在政策解读、热点聚焦、学者访坛中刊登了《荣辱观:不可或缺的社会价值导向》、《求解大学生就业难:竞争力是硬道理》、《干部职务终身制的彻底终结及其他》、《谁来校正贫富悬殊的天平》、《长征——七十年后的继续追问》、《析当代青年的文化价值取向冲突》、《农业大国,今后谁来当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推进规模经营——兼谈中国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土地制度》等一系列文章。

  有意思的是这些文章,在纸介的目标读者群的评价和网上点击率的评价相差甚远。比如,《农业大国,今后谁来当农民》这组配合中央1号文件,关注新农村建设的讨论,使《思想者》在当周本报的平均网上点击率名列第一,被各大网站转载。但在一月份的纸介目标读者群中毫无反响,在被确认为“印象深刻的文章”中却无一人提到。而《长征——七十年后的继续追问》在网上点击率较低,却被纸介目标读者群认定为“印象深刻的文章”。如果从内容而言,自认为两组都是质量相当高的文章,从配合时效和与青年人的相关度来说,都不弱,但反响为什么如此悬殊?

  ■选题来自民生的热点:

  民生政治是现在的一个话语热点。我们说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强调关注民生、解决民生。现在研究生政治考试出的题目,都体现了民生政治,所以《思想者》的选题都离百姓生活很近,它从人们的文化生活以及在经济社会中的困惑、矛盾、刚刚发生的身边事情中来。

  比如《思想狂人PK打假斗士:何须拼命》,这是网上学术界人士为“四色定理”而引起的近乎骂街的“争论”,我们认为,完全背离了学术之争的正常轨道。《从不习惯网骂到不计较网骂?》、《我们的网络世界还缺什么?》,也都是针对青年网民反响强烈的网络文化中的异化现象组织的选题。

  又比如《老百姓为什么喜爱储蓄?》,针对“居民储蓄突破15万亿元” 的最新金融统计数据,分析中国的高储蓄率形成的客观原因及解决对策。这篇文章成为当时本周中国青年报网上点击率最高的文章。类似的还有《我们还要上大学吗?》、《为什么不对豪宅名车课税?》、《看病贵、药价高之“猫儿腻”》、《话费套餐是“阳光欺诈”吗》、《近视眼何时告别眼镜暴利》、《储蓄存款下降意味着什么?》、《2007,别再为房子忧郁》。

  (注:同样,上述文章在网上几乎篇篇都是高点击率的文章,但在纸介读者群中反应平平。为何?)

  

  ■选题来自读者的困惑:

  毋须讳言,《思想者》直接采用读者来稿大大少于组稿,这和她的定位有关,有些复杂一点的话题,要求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士来回答。但她比较重视读者来信,因为我们要考虑:什么样的话题,读者最爱看?从网上的E-MAIL、读者的电话中都给我们提供了诸多的线索。

  青年读者中常常有一些具体而又未引起社会重视,却代表一定倾向的困惑问题。比如,2007年1月7日的《农业大国:今后谁来当农民》,就是读者来信提出的困惑。看了网上流传的帖子“大声问一句,今后谁来当农民”,在一些高校里,青年学子议论纷纷,反映强烈。要求中国青年报做出理论分析,正确引导。

  其实,《农业大国:今后谁来当农民》不仅是青年读者的困惑,理论界自己也有分歧:一方面,城市化不可逆转;另一方面,新农村不能坐等工业化、城市化反哺,总得有人去干;但同时又不是靠“文革”中的大规模的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运动”能解决的。恰恰是这个极其充满争议的话题,读者最爱看,社会最关注,那么《思想者》理所当然应该抓住这样的选题。

  又如:2007年3月18日的《春运票价之争:聚焦和谐社会的民生政治》这个选题也来自读者的需求——不少读者来信、投稿认为,两会期间关于春运票价之争说不清道不明。在市场经济里,解决供给短缺的惟一办法就是提价。但是,春节铁路票价提价,意义非同一般。明知道广大农民工要回家过年,还将春节期间的票价上浮,不合情,不合理。那么,究竟谁对谁错?和谐社会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矛盾能解决吗?针对网上对吴敬琏先生一边倒的声势浩大的叫骂声,其实有很多人表示不满;对讨论中弥漫的民粹主义或浪漫主义的氛围,大帽子满天飞,许多人也觉得是非理性使然。于是《思想者》组织了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我觉得说理还是比较客观的,比较符合马凯的观点: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不应该缺位更不该越位。

  当然,《思想者》并不是讨论中的权威,也不想充当权威和裁判。她只是一个交流平台,她鼓励思想,鼓励质疑,鼓励交锋,专家可以说,草根也可以说。比如,2006年2月8日的《思想者》刊登的两个青年学人质疑经济学家厉以宁的GDP算法;比如,2007年1月28日刊登的一个普通大学教师质疑张维迎的“企业家改变中国”的观点……都是从读者困惑中产生的选题。实践说明,选择读者有困惑有争议的话题展开平等交流,引发理性思考,是很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的。

  选题的特点

  《思想者》希望力争办出别人很难克隆的专栏。这是它的周期所决定的这一特点,因为不是天天有版,所有的话题会比别人慢一拍,它不可能以时效性取胜,只好“后发制人”,靠它的独到见解、独特视角、更深刻一点的观点赢得读者的青睐。只要你细看内容,会感觉到它的分析较深刻、较透彻、不偏执。这也是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审时度势,深度挖掘,才能凸显思辨力度。

  一般而言,副刊的信息容量不足。它不属于新闻,但它可以是新闻的延伸和深化。因此一个好的选题策划必须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思路、见解和风格,它的视角是独特的,不能一味模仿别人的选题思路,简单抄袭别人的选题模式。只有这样,制作出来的专题才能在读者中留下鲜明的印象。

  那么怎样独特?何谓独到?概括而言——低起点,高立意;宽领域,窄切入;小手笔,大视角。

  ■低起点 高立意

  《思想者》重头的稿件(配合中央精神,解读大政方针)主要找专家约稿,但大量的帮助青年答疑解惑的文章找专家其实也有难度,因为我们读者的问题很具体,起点很低,有些专家确实比较忙,有些人又觉得自己是方案起草者,不屑于回答所谓没有学术深度的小问题。

  于是《思想者》在依靠专家的同时,更热衷于请有专业背景的青年学人答疑解惑。现在看来效果不错,青年学人不仅文笔生动,而且常常有思想火花,既能够深入浅出,又能一语中的。所以选题起点低,并不等于选题立意低。比如《谁是中等收入者》、《岂能用破窗理论看非典》、《析学历崇拜》、《虫儿该不该吃卷心菜》、《国企改革的主要问题是剥离“战略性负担”吗》、《升值会使手中的人民币更值钱吗?》、《我们究竟怎样看财富增长》等都是深入浅出的好文章。

  所谓起点低是说问题的切入点离大众的困惑近,问题差不多是中学生水平;而高立意是因为回答者的水平不低,因此看问题的角度更开放,视野更宽阔,解惑答疑有明确的主旨、意图、完整的构思,主题思想是深刻的而不是平庸肤浅的。

  ■宽领域 窄切入

  《思想者》要好看,内容就不能单一,所有能涉及的领域要宽:只要有和理论思想相关的内容,只要这个事需要思想理论的分析、提升,就可以进入选题;这样办刊的路才能越办越宽,否则,读者读起来就会很累,很枯燥。所以要化被动地选择为主动地选择。

  比如2005年电视剧《大长今》热播,表面看是个电视剧的话题,其实,其中真正引人思考的是、打动人心的是:怎么看东方道德的底蕴?什么是东方道德的底蕴?为什么韩剧讲这个东方道德就能让老老少少都接受?让中关村IT行业的时尚男女都喜欢?底蕴究竟是什么?所以《思想者》主动策划了《解读:〈大长今〉热播的东方精神底蕴》这个整版选题,出来后成为当周本报的平均网上点击率第一,很受读者青睐。

  比如《思想者》开辟的《新经济观察》,关注网络经济、关注3G、4G,因为你普及经济学、哲学的知识而反复讲人们早已熟知的历史小故事的这个路子,人们有阅读疲劳,那它就会与时代隔膜。所以你的故事案例要有新鲜感、时代感。于是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的文章《3G面临老百姓智慧的考验》、《博客浪潮将让纸介媒体消失?》、《2007:互联网还要靠“耍流氓”赚钱吗?》、《明天,我们如何看电视》、《PC市场:适者生存的辩证法》。

  ■小手笔大背景

  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鸿篇巨制的整版大文章,近年来《思想者》极少刊登,因为它不被读者喜欢。所以我们开辟了一系列小栏目:“个人看法”、“草根观点”、“一家之说”、“网观天下”、“生活中的经济学”、“哲学茶座”、“百姓观察”。具体话题具体分析。比如《“天价U盘”里存储着什么?》、《科学应该让人快乐》、《〈论语〉可以庸俗化地阅读吗》……小手笔看起来分析的似乎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儿,但对于《思想者》而言即使是一些不起眼的“小手笔”,对整个版面也能收画龙点睛之效。微观分析,虽是小事小议,但小事不小,反映了社会风气、人文导向的大背景。

  有人曾说《思想者》高不成,低不就;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其实他误读了《思想者》。因为这是一块给非专业的青年人看的“理论版”,所以它侧重的选题决不是自视过高,自以为俗人或一般人不能理解的什么高深问题,它讲的就是寻常百姓想弄明白的道理。老百姓的问题看起来很直白,但回答清楚并不容易,所以谁也别把老百姓当弱智。清史专家闫崇年曾经讲:任何人即使他在本领域是专家,但在其他领域,在自己的非专业领域,都是中学生水平。所以,《思想者》走的就是“小手笔”、低起点的路子,所以,对《思想者》的选题定位,我觉得没什么可尴尬和“伤心”的。

  几句题外话

  有次会上,川总曾说《思想者》的头条是配合中央精神的,其他的几条都是“家常菜”。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意思。

  一个副刊要让人爱看(要有点击率、阅读率),是因为它吸引了固定的读者群,否则谁老点击它呢?这就像餐馆有“回头客”一样。我住的科学院中关村小区,附近一些中低档的餐馆常常人满为患,尤其是双休日、春节期间,常常是一大家子人出动;但最火的餐馆是“郭林家常菜”,比他高档的有“俏江南”、“金白领”,比他低的有路边的馄饨店,但哪儿都没有郭林“火”,因为他便宜实惠,味道也不差。人们去了几个地方,一比较还是郭林便宜实惠。所谓“实惠”对一个报纸副刊而言,就是文章不“水”,有干货;所谓“便宜”就是那种篇幅既短又能说出道理的小文章,读者有点明白又有点糊涂的事儿,你愿意讲,他就愿意看。所以,不小看“家常菜”,这也是我们做选题的一个原则,靠“家常菜”锁定我们的读者群。

  陈小川:我出过一个题目,这次两会,我想让记者去采访香港代表团,没弄好。我在想一个问题,当民生强调到这种程度的时候,有时候要注意另外一种倾向,这种倾向就是对福利有过高期待的时候,也会有问题,这个国家会失去动力。

  张五常在去年年底有一篇文章,他说中国大陆的经济系数其实没有那么大,没有零点四五这么大,为什么呢?他说第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以后,他们在城里打工,他们的所有收入是不计入GDP的,因为只有他盖的那座楼是计入GDP的。他本人的收入是不计入经济系数的统计的。

  再一个,中国和西方评价方法不一样,中国的出租车司机每个月只交30块钱税就行了,至于他的营业额,你不是很清楚,你只能知道出租车公司的营业额,他们是用一种包份钱的办法来解决的,这样的情况方方面面非常多。所以,他认为经济系数没那么高。

  我在想,当这个社会在过多的讲经济系数扩大的时候,就需要一种冷静和平衡了。我不知道台湾,但是我知道香港的经济系数一定比大陆高得多的多,香港的贫富悬殊也一定比大陆高的多,但香港为什么那么稳定呢?香港没有人整天喊经济系数太大啦。

  我去香港,有一家公关公司的老板请我吃饭,我们四个人在赛马会俱乐部里吃饭,后来有人告诉我,在这里挨宰的资格就得花两千万,绝对宰人,你得拿一个牌子去,到那把牌子一亮证明你是会员,而买这个牌子两千万,没有任何回报,就是告诉你在这可以挨宰,你有这个资格,不是郭林家常菜,就是这个概念。这肯定是贫富悬殊很大啦。

  香港有很多人住笼屋,屋子里是双层床,上边放着你的全部家当,边上用铁丝网网起来,你钻进去里面像笼子一样,所以叫笼屋,这些人毫无收入,吃低保的。我就想请记者采访一下,为什么在香港收入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还能稳定。比如是不是对最低限的人有保障,做得比较好?他们不可能像中国内地这样有病去不起医院,就得死扛。而香港是有这种医院的,这种医院只有很基本的药,你想做CT那是不可能的,你申请排队,五年也排不上,因为这医院每天只做几个。不会因为感冒发烧退烧药拿不到,全是免费的。

  我问香港人为什么富人不去这样的医院呢?第一富人丢不起那人,就像吃俏江南的不好意思老去郭林,怕让人看见。再一个是去了以后有记录,以后很多事情会受影响的。我就想,我们哪个版来做这类的题。

  张五常这个观点,关于经济系数没这么大的观点,还是值得思考的。我对这个系数不是太相信。比如恩格尔系数,我认识一个美食家,每个月光吃八千多,他们家恩格尔系数特高。他不好别的,他就好吃,如果按单个的而个儿系数了算的话,他肯定高。聂老师讲的对我很有启发。

  

   

以心理学眼光去思考和发现

   汪文  

  受过新闻训练的人在做报纸时多少都会烦“策划”这两个字。因为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过多的策划很可能有害无益。但对副刊这类周期性较长的版面,特别是《青春热线》有它自身的特点,选题策划则很有必要。简单谈谈原因有以下几点:

    1、新闻性弱一些,心理问题并不是天天都在爆发,成型的来稿和突发事件少之又少,所以需要编辑的主动性强一些,去努力地发现身边那些与心理学相关的生活细节。

    2、有一定专业性。如果我们不深入挖掘,很多心理学内涵的东西还是淹没在生活中。所以,它的专业性决定了编辑必须自觉地使用心理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和生活,并做出专业性的解释,选题策划占据一定主导因素。

  清晰的版面定位,是选题策划的先决条件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你从无到有做一个版的时候,别人可能猜测,你到底想做什么?做成什么样?但过了一段时间,明白你的定位之后,别人心中自然会形成概念,循着这个版的思路去思考,适合这个版的东西也会陆续来。所以我认为,关键在于版面定位要清晰。当一个版的定位精准、面貌清晰的时候,主编的思路就会十分明确,很多选题会自然而然的来。关注这个版的人会主动向你提供线索、发掘选题、贡献智慧。而且,不论这个版后来还有多少加入者,也会把自己的思考方向自觉纳入这一体系,共同向这个方向努力。比如一直高居榜首的“冰点”就是走平民路线,挖掘平凡人、平凡事背后的故事。

  《青春热线》大的方面是关注心理学,关注青少年成长,但具体关注其中的哪一部分、你的视角是什么、做成什么样则要进一步细化。

  《青春热线》的版面定位,是关注十四五岁青春期到二十五六岁左右初入职场的青少年和青年,关注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所以青少年始终是选材的主体。

  我们不做彻底的服务性——像地方报纸整版都是答疑解惑,或者“克服考试焦虑三招”这类的东西。这些我们也有,但不是主要的。也不做单纯的心理学或青少年问题的会议报道——除非这种题材中有为我所用的东西。也不做人生感悟,类似于读者文摘。

  《青春热线》的版面定位应该是紧紧和中国青年报的目标读者群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要分析看我们报的是哪些人,有何心理特点,有何心理需求。

  思路清晰后,你的选题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也自然屏蔽了很多不符合这个定位的东西。这就会让你的版面不那么杂乱无章,同行以及对版面感兴趣的人也会有意识地按这个思路提供素材。你不会和《教育》混同,不会和《屋檐下》混同,这样,选题的精准度就提高了。

  在这里有一个技巧的心得:就是多形式、多角度呈现,可以对话题的深度和广度做进一步提升

  比如,认识自我、或者建立自信,这种话题很大,如果你单做这样一个话题很没有意思,就需要把它分解,比如《追求卓越与追求完美相差多远》《自恋到什么程度才合适》都是在从各个方向找角度。

  另外还有一个方法,很多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比如“厌学系列”,简单解读普遍意义上的厌学没有什么意义,做报道、做分析都不过瘾,对于这种老生常谈,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具体完整的个案,因为每个个案背后蕴含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对具体个案像“解剖麻雀”一样层层解剖,会让人感觉非常立体丰富。所以采取的形式是把咨询师遇到的个案完整地呈现并剖析,然后形成各种不同原因不同背景下的厌学,每一个题目下可能都有某一批人与之类似。那么这个话题就是做给这类人看的,不必面面俱到,但每一类一定足够深入具体。

  比如做“他为什么总是跳槽”,如果简单讨论这个话题也可能没有意思,因为这种现象很常见,但背后的原因却不同,有人因为“要保持自己的优秀形象”而跳槽,有人因为找不到兴趣与职业的结合点而不断跳槽,有人因为心中超高的“比尔盖茨之梦”而跳槽。

  经常是这样,我们在确定选题之后就马上确立了表现形式,希望表现形式能够提升话题的深度。

  善于观察生活,以心理学眼光去思考和发现

  无论何时,细致观察生活都是媒体人员所必须的,像这种新闻性相对较弱的领域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必须长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管干什么,都要经常琢磨这件事,甚至以心理学的眼光看待世界、解释世界。

  比如《生于80年代,代沟很浅快乐很多》就是来源于我阅读的一篇青少年论文,其中关于“80年代孩子与父母关系比前面60、70年代要好”这句话一下子引起我的注意,这一代人的父母多为知青,他们特殊的经历可以使他们更多怀着学习与开放的心态与孩子打交道,这是非常符合这个版定位的选题。

  还有像《毕业10年,我为什么还梦见高考》是来源于我自己的经验。很多年前我已经不做考试的梦了,但后来我读了在职研究生,考试前夕,我发现我又不断地做考试的梦。这是为什么?实际上,这是由于考试焦虑已经成为一个创伤性的斑痕,当相似的场景出现时,会起条件反射般起作用。

  编辑时刻保持对生活的积累,即使是平时聊天时也善于抓住那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事件。好的故事是不怕沉淀的,总会在合适的机遇以合适的形式呈现出来。所以,在脑海中积攒一些触动自己的故事永远不会多余。

  比如《从相互纠缠到渴望摆脱》、《隔代教养》,基本上都是隔了三年以上的选题。

  很多选题像《不幸沦为C类家长》、即将做的《母女冤家》都是从生活中或身边人获得灵感的。

  还有一些以概念为先导的话题,比如《办公室婴儿》、《午餐联盟》,更是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对现象有一个总结和提升,是非常有创意的话题。

  作为本版编辑,带着心理学眼光看待事物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不放弃任何一个身边故事、一段经历、一种体会、一个聚会。因为人们的生活总是体现各种感受、各种心情,也就随时随地会与心理调适相关。

  好的团队是形成智慧的关键

  虽然本版编辑署名总是一两个人,但单靠我们个人的力量,无论如何是有限的。翻看一年来的版面,个人的点子只占1/3,更多的是讨论的结果,是合力的产物。

  我和郭韶明非常荣幸在一个环境宽松、研讨氛围浓郁的部门,我想,这可能也就是中青报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除了我俩和永午以外,小娅只要有时间,必然会上来参与讨论,她已经把自己必到的时间和我们的发稿时间调到一起。

  在这里,每个人都有很强的责任感和积极的参与意识,每个人都会自觉拿来最近所思所想的点子,进行头脑风暴。很多时候看似七零八落的东西,经过大家的头脑风暴,很可能就成为精当的选题。我们的屋里总是很热闹,看上去像是在海阔天空地八卦,其实很多选题就诞生其中。如果一周没有这样的聚会,对我们的工作都会是一种损失。

  比如“空巢现象”,起初这是小娅的发现;像“过于争强好胜的都是二流选手”,当初就是跟江菲闲聊时她的一个建议;像“永远拖到最后一刻”、“遭遇职场洗牌”、“生活在时间之外”、“职场上没有长辈只有前辈”等等都是这样产生的。

  几年来,很多同事都直接贡献了智慧和稿件,我知道首先她们是和我有交情,而且她们本人也是善于自我觉察,关注自己内心感受,同时也是对心理健康话题抱以浓厚的兴趣。

  近几年,我们也注意到了发展年轻作者,只有你的作者、智囊团更年轻化,你所从事的工作才能保持生命力。这也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在此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年轻的报社同仁能够关注这方面的话题,给《青春热线》以支持,有更多好东西与我们分享。

  我能够深深感受到,在这样一个版做编辑,很多功夫其实都是在电脑之外的,除了报社同仁,我们还有一批社外的骨干作者,他们是《青春热线》的咨询员、心理医生、大中学老师。他们首先是对心理学的科普工作有兴趣,基于对《青春热线》这个品牌的热爱,他们是我们的热心读者和作者,我们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跟他们交流沟通,也就是过去所说的做群众工作,在这方面我们下的是笨功夫,尤其是在办刊初期,几乎2/3的时间在和他们交往。好的点子真的都是在聊天中、在餐桌上实现的,在生活中我们就是朋友,对这样的朋友我只有表达由衷感谢,而且要十分负责地对待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屋檐下》的“人情”、“人性”和 “年轻化”

  朱晓戎

  《屋檐下》从1993年开始设立,可以说是本报副刊寿命最长的栏目之一,多年来,《屋檐下》一直受到读者比较好的评价,在读者评估和网络点击率上排在相对靠前的位置,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在办刊的过程中,我们抓住了“人情”、“人性”和“年轻化”三个方面。

  现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普遍面临着不小的生存压力。《屋檐下》就是要给人们一种回家的感觉,在这里你可以暂时摘掉人生的面具,忘却生存的烦恼,穿着睡衣,坐在沙发上来细细体味人间的真情。

  “人情”包括爱情、亲情、邻里之情

  比如《温馨除夕夜》讲述了发生在邻里之间的故事。文章的作者一家人住在一幢方形筒子式的楼里,楼中有一“口”字形大天井。每年的春节,特别是大年三十天井里就成了鞭炮的世界。这一年的春节前夕,这个家里刚添了一个小婴儿,为了一个刚出生几天的婴儿不被除夕夜震耳的鞭炮吓坏,这家人在电梯旁贴了一张小条:各位芳邻过年好!因我家新添一子,尚不足月,不敢受惊,故请大家不要在楼内天井里燃放鞭炮。谢谢!101号。大年三十到了,全家人都在紧张中等待,心里都没底,这一楼几十口子,平日为点鸡毛蒜皮都各不相让,一张告示能管用吗?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一家人用棉被死死捂住婴儿的双耳,却发现整个楼的天井中寂静无声——没有一家人在楼上燃放鞭炮。

  在我们收到的有关“人情”的来稿中,亲情占了很大的比重,在亲情的稿件中又有好多是怀念自己已经逝去的亲人的。我发现,在很多很多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心结,那就是对逝去亲人永久的愧疚。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释放情感的机会,我们在2005年清明节前夕发起了一个征文活动,题目就是《一封发往天堂的信》。征稿信发出的当天就来了大量的邮件,有写给爸爸妈妈的,有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有写给早逝的小外甥女的,还有写给恋人的,写给同桌的等等等等,每一封信都充满了感情,信中写到了与逝去亲人相处时的美好时光,写到了亲人走后的无比悲伤,写到了自己内心永远无法弥补的愧疚,提醒人们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好好珍惜亲情和友情。我们就这个题目做了一个整版,很多人来信来电感激《屋檐下》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情感表达的机会。

  正是这些充满了人情味的文章一次又一次感动了读者,让他们在物欲横流的年代里,体会到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真情。

  抓住“人性”的善恶美丑

  不同栏目可能会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阶层的读者群,而反映人性的东西,却能触动所有人的心灵。很多读者来信反映,他们之所以喜欢《屋檐下》,就因为常常会被那些充满了人性光辉故事而震动——

  有一个故事令我至今都非常感动。这是七八年前一个山东妇女的来信,她没有署真名,也没有写具体地址,信中嘱咐编辑不要给她寄报纸和稿费。她给我讲了令她终生难忘的一段经历:几年前的一个夜里,她下班回家,路上遇到一个歹徒,她弱不敌强,被歹徒强暴了。在当时那个还很不开放的年代里,女人遇到这样的事情是没有脸再见人的。因此她没敢把这件事告诉丈夫。但是万万想不到,她竟然不幸地怀上了歹徒的孩子。当孩子一天天长大,长相越来越不像他们夫妻的时候,邻里有了闲言碎语,丈夫也觉得这事奇怪。这时妻子只好含泪向丈夫诉说了实情,并请求丈夫和她离婚。丈夫听到这件事后,三天没说一句话,只是狠命地抽烟。第四天,在妻子等待裁决的时候,却发现丈夫又像从前一样抱着孩子嘻笑玩耍了。这个故事的标题是《等待裁决》。

  从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闪现出人性永恒的光辉。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而人性却是永恒的。《屋檐下》创办十多年,一直得到一拨拨新老读者的关注与喜爱,就在于她充满了人类的真情与美好的人性。读者从情感上产生共鸣的同时,也使自己的境界得到提升,灵魂得到净化,所以有的读者称《屋檐下》是一块充满了浪漫与温馨的精神家园,是在激烈竞争中灵魂栖息的理想之地。这正是我编辑《屋檐下》所要努力的方向。

  有意识地注意栏目的“年轻化”

  中国青年报的主要读者对象是青年,所以我们特别关注16到25岁年轻人所关心的问题:恋爱和婚姻。十多年来,我们做过许多有关婚恋的题目,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反响。特别是这几年我们做了“我的初恋故事――第一次心动,第一次示爱,第一个恋爱礼物”、“我的情感困局”、“爱到大四就分手”、“短信里有没有真爱”、“世界杯男女”、“差异下的‘新结婚时代’”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搞的《我的情书故事》征文。

  很久以来,常有读者来信提到现代人已经变得很浮躁,没有人肯再耐下性子写情书了,情书这一浪漫爱情的载体将慢慢褪化和消失。于是我们搞了《我的情书故事》征文,短短的时间内,来稿就突破万件。我们以《我的情书故事》为题做了两个专版,之后又把它作为一个保留栏目,每期一篇,刊登了三个月。

  《屋檐下》除了恋爱婚姻,还有家庭。年轻人与家庭的关系也是我们栏目的重要内容。

  我们曾刊登过一个叫小琴的女孩写给她妈妈的十四条建议。这封信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引来了许多孩子和家长的来信,谈自己家里的“两期战争(青春期与更年期)”,我们连续做了三期,在一步步深入的探讨中,两代人逐步达到最大限度的共识。

  在人类将要进入21世纪的时候,人们对新的世纪有许多希望与幢幜。在新世纪来临之际,作为《屋檐下》献给新世纪的礼物,我们搞了一个《写给2100年的家书》征文,让人们给自己100年后的亲人写一封家书。征文启事一发出,立刻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就收到万余件来信和邮件,大家充满激情地向自己100后的子孙讲述现在的生活,想象和描述100年后的样子,以及对百年后的子孙的希望与期待,既有十分现实的推想,也有非常浪漫的想象。这些来信引起了一些社会学家的关注,他们认为这个征文有很深刻的社会学的意义。

  《屋檐下》在办刊中不但注重表现“人情”、“人性”等感性方面的内容,也没有放弃理性的思考,言论就是我们的旗帜性栏目。

  《屋檐下》永远离不开恋爱、婚姻、家庭的主题,又要把永恒的话题常说常新,就需要随着婚恋观念的不断更新,寻找新的话题和新的视角。目前《屋檐下》有三个偏重理性的栏目,如《情爱后方》用生活中的实例,理性地剖析婚恋中存在的新观念、新问题。《八卦红楼》则用调侃的语言,借《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来说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

  一张报纸受到人们的喜爱,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内容之外,版式也是很重要的,它是报纸的脸面。最近几年,一直是美术总监杨大昕给《屋檐下》精心设计版面,还有我们的图片栏目“情景”也是在贺延光的提议下设立的,摄影部多位同仁都为《屋檐下》提供过大量的精美图片。

  在以后的日子里,《屋檐下》仍需要社内同仁和广大社外作者的鼎力支持。我期待着大家一如既往的关注与支持。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