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6日
星期

行人保护:金刚铁骨也会变得温柔?

本报记者 黄少华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8-06    [打印] [关闭]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谁最容易受到伤害?谁是最大的受害群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牵头编写的《世界预防道路交通伤害报告》,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行人(包括骑车人)往往是最大的受害群体。世界银行的统计表明,全世界平均每年有117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其中有65%是行人。欧盟的有关分析数据也显示,交通事故中行人的死亡系数是车内乘员的9倍,骑车人的死亡系数是车内乘员的8倍。

   ; 截止到2008年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1.68亿辆,汽车保有量达到了6289.3万辆。在汽车消费繁荣的背后,交通事故的发生却令人触目惊心。据公安部统计,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中国汽车保有量占世界的3%,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16%,中国在迅速跻身世界汽车大国的同时,也尴尬地成为世界上交通最为危险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对汽车和交通安全持续关注和投入,汽车安全碰撞也被广泛接受和推广,然而,这些努力大多数是针对车内乘员,对于行人的保护,至今还未被社会所重视。

    专家分析,中国道路交通情况复杂,人、车并行情况多,是世界上典型的以混合交通为主的国家,道路交通伤害中死亡人数居世界前列。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最严峻的时候是2002年~2004年,这3年每年的死亡人数都超过10万人。从2005年开始,在各方努力下,这一现象得到缓解,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逐渐下降,但行人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始终居高不下,行人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据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科研所统计分析,国外交通事故大多以车碰车事故为主,而中国车撞人的事故却非常多。碰撞试验数据显示,汽车速度20km/h时将行人撞死的几率是10%,40km/h时超过30%, 60km /h时超过90%,80km/h时达到100%。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重视汽车对行人的危害,最先提出行人保护概念的是美国。1994年首个行人保护的试验方法及碰撞模拟器在欧洲推出;2003年,欧洲行人保护法规2003/102/EC正式出台,该法规对车辆行人保护方面的性能进行了分阶段的引导式要求;2009年根据多年的实际情况,欧洲对行人保护法规进行了修改和调整。欧洲行人保护法规的推出及改进,可以说是发达国家对行人保护要求的一个缩影。目前除欧盟外,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制造商协会也分别在2001年7月和2002年3月作出了类似的有关保护行人安全的承诺,而且日本在2004年颁布实施了《步行者头部保护基准》,规定新车也要安装行人保护装置。虽然目前我国在行人安全保护技术方面还没有相应法规,但随着有关行人安全保护的研究课题的展开和人们对行人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国有关行人安全保护方面的标准有望尽快出台。目前,中国行人保护法规的制定工作已经完成,正处于报批阶段,不久就会推出。

    8月23日,广汽本田将在天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车辆碰撞试验室举行国内首次公开行人保护碰撞试验。据悉,本田自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车辆安全性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先进的成果。1998年,本田为了减轻撞击事故中对行人头部的伤害及确定车身撞击行人时的具体部位,在全世界创先开发出可再现事故中人体举动的行人假人。2000年,本田进一步扩大了减轻对行人伤害的研究范围,在高度模拟解析人体举动和伤害的同时,开发出在头部、颈部等8处设置了内置式伤害值监测器的第二代行人假人“POLARII”。此次开发出的第三代行人假人“POLARIII”着眼于近年来呈增加趋势的SUV和微型厢车等车身较高的车辆撞击行人的事故中,行人易受伤的腰部和大腿部。为了能进一步扩大数据解析的范围,本田选择与人体特性相近的材料并改进了假人外形,根据对人体各部位特性的验证,使假人的腰部、大腿部等下半身结构更加科学。

    “这也是POLARIII假人世界范围内的首次试验。”据广汽本田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一家汽车企业,广汽本田一直都十分关注和谐交通环境的建设,并将“为了所有人的安全”的企业安全理念贯彻于行动之中,不断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车辆安全水平,并积极开展安全领域的活动,普及安全驾驶知识。“本着‘为了所有人的安全’的理念,呼吁汽车厂商及全社会对行人保护的重视,共建和谐交通环境。”

    汽车的金刚铁骨也会变得温柔?对于千千万万像你我一样的血肉之躯来说,这应该是个不错的消息。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