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政工信息化前沿的尖兵
做成这件“顶天立地”大事的就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的教员们。
让政治工作信息化也有军用标准
这是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多兵种联合作战模拟演练,政治指挥员根据战场发展态势,通过政治工作指挥信息系统给参演部队下达了“心理防护”的指令。接到指令后,某炮兵分队紧急启动心理作战预案,派出心理战小分队展开防御作战。这时,导调组却亮出红牌。原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及时组织官兵进行战场心理教育。导致错误的原因,是指挥员对“心理防护”指令的理解出现偏差,错把“心理防护”理解成“心理防御”。
没有信息资源的标准化,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就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这件事让该系领导深深感到,要发挥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必须加快政工信息化的标准化建设,而基本术语的标准化则是政工信息化标准化的基础。
从2007年开始,该系紧密结合军事斗争准备,着眼政治工作信息化特点要求和发展趋势,围绕政工信息化基本术语的编制,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联合攻关,收录了涵盖政治工作信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军队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条件下政治工作作战指挥等方面的相关术语,共250多条。他们组织专家对入选词条的内涵、外延及其表述方式进行阐释,撰写释义条目及英文对应词。为确保基本术语的科学性、规范性、通用性,有时为了一个术语的准确释义,他们专门走访总部、院校和部队,向一线的领导、专家和指战员请教,召开专家研讨会进行“专词”研究求证。
今年1月,这项成果顺利通过全军专家组的评审,并被批准为国家军用标准,于8月1日起施行。
让网络阵地“活”起来
2004年暑假,军事信息管理系黄海鹰副教授等人到驻云南某边防团调研,带回来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个边防团所属分队分散在近千公里的边防线上,最远的一个分队离团部有300多公里。为提高部队信息化执勤能力,团里在两年前就建起了局域网,连通各分队。他们在调研时,却发现一桩怪事。当时,正值这个部队开展主题教育,半年里,该团宣传股的一名干事带着宣讲提纲,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足迹遍布所有执勤点,累计行程达上千公里。由于工作辛苦,成绩突出,被团里荣记三等功。
手段已逐步迈向信息化,思维依然习惯机械化,这怎么行?第二天,黄海鹰等与该团领导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让团领导认识到,信息化条件下的政治工作,如果还是“粗放型”的运作模式,就会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
黄海鹰等结合该团实际情况,连夜起草了一份利用网络加强政治工作的方案。针对官兵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缺乏的问题,他们回院后还专门寄去一批教材。该团根据他们的建议,很快对网络进行了优化改造,网络阵地终于“活”起来了。官兵们欣喜地在网上留言:“千里边防一线牵,鼠标轻点发邮件,网上聊天真过瘾,哨所从此不寂寞。”
在服务部队中破解政工信息化难题
近年来,军事信息管理系先后组织150多人次深入全军部队和总部机关调研,及时解决部队政工信息化建设中的难点问题,推进部队政工信息化建设。
空军某部是上级表彰的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这个单位2002年就建成了局域网,并实现了网上办公。2008年3月,郑晨阳副教授到该部代职政治部副主任。一天,她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机关各办公室电脑的网线都被拔了,连局域网也关闭了。经了解,原来是过几天他们要向上级汇报他们连续20多年安全无事故的管理工作经验,担心网络安全在这个节骨眼上出问题,就将网络暂时关掉了。
“怎能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拒绝信息化?怎能为了怕出事就不干事?”次日,郑晨阳特意讲了一堂信息安全专题课。
她从解决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入手,结合案例详细阐述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详细讲授开展网络安全防范的技术和措施。课后,郑晨阳又对每个单位的每台电脑和移动存储设备进行了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帮助整改。很快,网线重新连接上,官兵们又可以使用电脑和网络了。
后来,该系在所有教学班次均开设了《军事信息安全》、《军队保密安全概论》、《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等课程。2008年,他们还被总部确定为保密安全培训与研究基地。
网络的虚拟性、互动性、开放性,既为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也带来了严峻挑战。随着部队“网民”呈几何级数增长,面对纷繁的网络信息,如何掌握涉网官兵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行正确思想引导提供分析依据和决策支持,该系王兰成教授将目光瞄准了政工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王兰成教授撰写了《关于自主研发军队网络舆情分析决策系统的建议》研究报告,并将其写进国家军事学课题“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研究”专著,获得全军军事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5年间,军事信息管理系由一个培养图书档案通用人才的学历教育系,一跃成为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研发和人才培养基地,10多项成果创了全军第一。今年7月10日,全军惟一的“全军政治工作信息化研发中心”也在该系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