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 三项学习教育
延安六日永远值得回味
2009-08-06
陶涛
 



  疾驰的列车把我们送回了喧嚣的都市。延安六日,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抹不去的记忆。每当清晨睁开朦胧的双眼,我彷佛还能看见窑湾村那连绵的群山和绿油油的梯田。


  作为新闻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参加延安之行对于我来说,意义不可谓不重大;而作为“三项教育学习”活动的一部分,此次延安之行更是让我深刻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


  翟惠生书记在我们出发前就强调,我们此次延安之行既能感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也能感悟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源泉和与时俱进的巨大感召力。此言不虚,我感同身受。


  清凉山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等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当年,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讴歌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新闻出版机构不断发展壮大,为新中国的新闻出版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清凉山下,倾听一位老人给我们讲述清凉山的故事。苏若望曾任《延安日报》总编辑,在清凉山的窑洞里工作过整整15年。77岁的老人家执意要站着发表演讲,在我们的再三劝说下才坐着念完了40多页发言稿。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身上体现出来的正是那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的作风,这深深的触动了我们的心灵。站在清凉山上,高举右手,我们大声宣誓:努力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闻工作者。有清凉山为我们作证。


  参观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来到宝塔山下,我深刻体会了什么叫“延安精神”。延安干部学院的赵耀宏教授告诉我们,延安精神是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他更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正是靠着“延安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我想,延安精神更是一种破旧立新的精神,因为在这里诞生了新思想,从这里走出了新中国。朱总司令屋里的沙发,毛主席院子里的方桌,每一个遗迹都有故事,在这些革命旧址,我追寻着伟人的足迹,回想着当年的情境,一代伟人是怎样的稳坐中军帐,指挥千军万马抵抗侵略,解放全中国。


  翟书记强调,青年编辑记者要在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寻新闻的根,找新闻的源。


  陕北的父老乡亲格外的淳朴。怕我们听不懂方言,建华镇的干部牺牲周末休息,陪着我们访遍全村,一位干部告诉我,基层的干部最难当,根本没有休息日,处理基层事件,他们还要冲在最前头。


  在窑湾村的陈大哥家里,我遇到了万浪,这个今年刚刚考上大学的农村青年是村里的第二个大学生,他有着自己的思考。万浪告诉我,他的家庭现在已经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但他觉得家乡应该变得更好,他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希望自己学有所成,报效家乡。


  本报领导一直在告诫我们年轻记者要“用脚采访,用笔还原”,只有耕作在田间地头上,住进窑洞里,坐在土炕边,我才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只有深入群众,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民间疾苦,反应社会现实,写出有质量、有深度的稿件。


  谢谢延安。


  延安六日,永生难忘。

 

    中国青年报 陶涛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