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雄鹰”翱翔在空中禁区
亚森·斯迪克是新中国成立后经周恩来总理特批的我国第一批少数民族飞行员。他的家乡在新疆喀什多来提巴格乡,祖祖辈辈以放牧为生。1974年3月入伍时,亚森·斯迪克对开飞机一点信心都没有。“都是汉语飞行教材,全是密密麻麻的电路图,看着都眼花。”回忆刚入伍时的情景,亚森·斯迪克说。
可部队没有放弃他们,而是从学习汉语开始,为每名少数民族飞行员制定了学习计划。“学汉字,老师一笔一画地教;学拼音,老师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教,不厌其烦,教得特别认真。”亚森·斯迪克说,刚入校的时候,老师跟他们住在一起,从最简单的汉语学起、说起,让大家很快对学汉语有了兴趣。
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部队为不同民族的学员开了不同的民族灶。“我到部队30多年了,因为只有我一个少数民族飞行员,到现在我还是单人独灶。为了能让我随时吃上烤羊肉、馕、手抓肉等民族饭,部队没少花心思。”亚森·斯迪克说。
进入飞行操作训练后,针对亚森·斯迪克没有机械操作基础、飞行原理掌握不充分的特点,部队专门安排教练给他“开小灶”,确保他能跟上训练进度。到部队后,老飞行员李雄飞见亚森·斯迪克勤奋好学,在训练间隙和休息时间,将自己摸索出的飞行技能全部传授给他,让他迅速成为同批飞行员中的佼佼者。
“我家里有什么难事,党组织都尽力帮忙解决,党和军队也是我们全家的恩人。”亚森·斯迪克说。
他的大儿子阿不都艾尼·亚森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部队党委知道后,多次主动与地方党委政府联系,最后将阿不都艾尼·亚森安排到交通局工作。
2008年9月,得知亚森·斯迪克的二儿子买买提艾力·亚森想入伍的消息后,部队党委在部队招收地方大学生工作已结束的情况下,申请上级组织按特殊情况处理,当年将买买提艾力·亚森特招入伍。
工作中,亚森·斯迪克总是冲锋在前,也追求完美。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国家为培养我付出那么多,我工作没干到最好,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有一次,阿里军分区某边防连一名藏族战士突发肺水肿,并发脑水肿,上级让部队速派直升机救护。亚森·斯迪克主动请缨。
阿里高原的气候条件十分恶劣,被航空界称为“空中禁区”。亚森·斯迪克驾机正在山谷中穿行时,直升机遇到了强烈的对流气旋,机身上下颠簸起来,失去控制,操纵杆不听使唤。危急关头,亚森·斯迪克果断调整飞行状态,让直升机在气流中保持平衡,同时建立起小航线,驾机闯出气流的纠缠。当天下午,直升机成功地将这名战士营救到山下的医院救治。30多年来,亚森·斯迪克先后百余次执行反恐维稳、边境封控、重大演习、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其中21次勇闯喀喇昆仑“空中禁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山雄鹰”。
成为特级飞行员后,亚森·斯迪克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向新飞行员传授飞行技能上。飞行员杨洪波在飞行训练中一直没掌握好涡环现象的处置方法,亚森·斯迪克对他进行跟班训练,不但使他熟练掌握了这一课目的操作技能,还帮他掌握了用于救命的“压杆蹬反舵”紧急安全着陆法,使杨洪波的所有飞行课目实现100%优秀。
如今,该陆航旅所有飞行员都叫亚森·斯迪克为“亚师傅”,他带出的徒弟有60多人,如今旅里的旅长、副旅长、参谋长、副参谋长以及各个飞行大队长等都是他带出来的徒弟。亚森·斯迪克说,他最高兴的事就是听到有越来越多的飞行员技能超过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