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1日
星期

“这些暴徒剥夺了我们的安宁”

——新疆国际大巴扎商户声讨“7·5”事件暴力犯罪分子
王雪迎 徐婷婷 本报记者 刘冰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8-11    [打印] [关闭]
    赛买提,25岁,新疆南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人,在国际大巴扎外墙租有一间20平方米的店铺,经营干果、英吉沙小刀、民族特色工艺品。下午2时,他在铺子里来回踱着步,“到现在还没开张,今天又要赔上200块!”

    和许多维吾尔族男子一样,赛买提似乎天生就会做生意。15岁初中毕业后,赛买提在喀什市的餐厅打了1年工。但每月几百块的工资让他觉得没赚头,就来到乌鲁木齐,跟随从商多年的叔叔学习做生意。

    赛买提经历了大巴扎刚开业时的辉煌。提起那时的业绩,赛买提不断用手比画着,话语间有股强烈的自豪感,“2003年6月大巴扎刚开业,生意好得很呢,很多稀奇的民族工艺品国内外都没有见过。”赛买提指指玻璃柜台里种类多样的俄罗斯铜镜说,“那时这样一个小镜子可以卖七八十,甚至100块,游客几乎不还价就买下了,逢到旅游旺季,几乎天天几千块地赚!”

    凭着几年间在大巴扎里民族工艺品小柜台的火爆生意,赛买提在乌鲁木齐买了一套房,把父母从南疆接来同住,还顺利找到了女友,结了婚。

    “去年奥运会期间来新疆的游客很少,生意不怎么样,本来就想着今年能有好生意,但是一群暴徒却把好前景给砸了!”赛买提说,“大巴扎内游客少,店铺租金、水电费每天还要缴,天天都在赔钱,是他们破坏了我们的美好生活!”

    买买提明,24岁,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人,在国际大巴扎民族工艺品区当销售员。在大巴扎清真寺旁的民族工艺品区,他站在朋友4平方米的柜台前,“大半天都没有一个人,少数来转的人看看又不买,这生意该怎么做啊!”几天来,买买提明几乎天天趴在柜台上,人少,他也就无事可做。

    “这是我朋友的店,他跟我一样大,却已经有了自己的铺子,今年五六月份生意不错,每个月我可以拿到1500块,除去吃喝我还能攒几百块,我正准备好好攒点钱,自己也在大巴扎开个店,想着以后生活就会慢慢好起来!”但是,“7·5”事件几乎砸碎了买买提明的美好愿望,“现在大巴扎周围非常安全,但游客人数仍然很少。”

    “朋友昨天跟我说,如果生意一直这么差,也就只好要把我解雇了。”买买提明长叹一口气,耸耸肩说,“我可能很快就要失业了!”

    木拉提,35岁左右,新疆乌鲁木齐市人,在大巴扎一号楼经营民族铜制、锡制工艺品。7月5日以来,木拉提已经连续一个月没有好好睡觉了,他着急大巴扎的生意,连续数天的心烦气躁让他下嘴唇急出了两个大水泡。

    几天来,木拉提几乎是一个姿势,无精打采地坐在店铺门外的小板凳上,眼睛红肿。

    有客人来时,他就迅速地从板凳上跳起来,殷勤地介绍各种精美的巴基斯坦银器,看到对方没有买意,他就唉声叹气地回到小板凳上坐着与隔壁上铺的老板闲聊。

    提及“7·5”事件,木拉提激动地说,“唉,干啥呢,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那些暴徒打了、砸了、抢了,受害的可是我们普通老百姓啊!”

    “我以前是公交公司开车的,现在市场经营嘛,生意好做,我就下海经商了,从小摊点做到现在的店面很不容易。”木拉提说,“眼看着今年的旅游市场将会非常火爆,我就特地进了近百万元的货,厂家的精品我几乎全进了,但现在,游客这么少,每天都在赔钱。”

    “都是这些暴徒剥夺了我们的安宁!”木拉提愤愤地说。

    本报乌鲁木齐8月10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