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狗街镇的红火团事
本报讯(刘子倩 记者张文凌)云南省宜良县狗街镇团委书记苗荻青这几天很忙,不仅要张罗这周的团员技术培训课,召开落榜考生座谈会,还要管理近百人的葡萄专业生产合作社。
农村青年是基层团组织最主要的服务对象,组织和团结好他们,是做好基层团工作的重中之重。让团员青年掌握一技之长,成为摆在苗荻青面前的最大难题。通过走访调研,苗荻青发现,狗街镇的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经济,紧紧围绕各自的特色对青年开展培训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除了在外打工的,许多青年农忙之外的时间基本都呆在家里,如果我们团组织牵头,对团员青年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不仅搞活了基层团建,更重要的是青年学到技术,增加收入,感觉到有奔头儿。”
孙家营村是当地团组织的试点之一。团组织利用该村适宜种葡萄的特点,组织团员青年到外地学习、考察和培训,进行示范种植。回忆起那段经历,当年作为示范户之一的团员吴天才说:“如果没有团组织提供的技术辅导,我们的示范种植肯定会失败。”吴天才说,起初的10多次培训让他对葡萄生长的各个环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在施肥、掐枝、浇水、看护上更为科学。如今,吴天才种植了近10亩葡萄,成为孙家营的葡萄大户,年收入达6万多元。
随着葡萄种植面积的扩大,经济效益越来越好,技术培训变成了定期,甚至办起了学校。2006年,在当地团委的组织和协调下,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在孙家营成立,村民足不出户,即可在家门口参加系统性技术培训,老师大都是县科技局、农业局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学校还开设了国家承认学历的三年制中专班,目前已有37名村民在这里毕业。
为了将葡萄种植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孙家营于2007年成立宜良县葡萄专业生产合作社,专门注册了商标,形成了团组织领导,以团员青年为主,以葡萄生产、加工、技术、销售等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孙家营团总支书记吴士雄说,以往许多青年认为基层团组织形同虚设,但随着一项项计划的实施,他们发现团组织的确是替青年着想,为青年服务的。
不仅如此,狗街镇团委创造性地提出成立特色团支部。在与孙家营相隔的玉龙村,该村团总支将团组织建立在奶牛、茭瓜、莲藕、水稻包谷等特色产业链上,设立了奶牛支部、潜水藕支部、茭瓜支部和优质水稻支部,把种植同一作物的青年人聚在一起,促进技术交流。
除此之外,针对每年落榜考生,镇团委还专门召开座谈会,与青年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保证让每个人学到一门农业技术。团组织的精心安排和周到的工作,让更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原来有200多人在外打工,现在回来有100多人。”吴士雄说,在村里种葡萄甚至比打工挣得多,更何况葡萄种植的科技含量很高,不仅有经济效益,还能学到不少知识。
如今,孙家营的葡萄种植近千亩,每亩产葡萄约1.7吨,而每公斤的市价在7元左右。几年前,这个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的小村子,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苗荻青说:“我们的团员登记册、学习记录册、团干登记册、活动登记册、团费收缴登记册,一册不差,册册记录清晰。我觉得基层团组织只要有个好班底,时刻为青年着想,并开动脑筋丰富基层团活动,团员青年就会主动向团组织靠拢,并为地方经济建设发挥生力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