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2日
星期

英雄归来

本报记者 王波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8-12    [打印] [关闭]
    黎明前的寂静笼罩着威塞尔要塞,士兵们正在沉睡。突然,一阵炮声惊醒了他们。军营发布警报,新兵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Mikhil Vasilievich Lomonosov)逃跑了。几个月前,罗蒙诺索夫被几名普鲁士军官从一家小酒馆里抓进军营。而他这一辈子,最讨厌的就是当兵。这个29岁的年轻人,原本是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选派到德国弗莱堡的留学生。

    但是,罗蒙诺索夫跟自己的老师亨克尔早已势同水火。争吵在1739年12月爆发。那天,欧洲著名矿业专家亨克尔想压压这个俄国学生的傲气,便命他去做一个简单的实验。这被桀骜不驯的罗蒙诺索夫拒绝。

    “我命令你!”老师重复道。

    “我不愿意。我不是您的仆人。”学生回答。

    在亨克尔一通挖苦之后,罗蒙诺索夫挥拳砸在桌子上,仪器被震得乱晃。

    “出去!”老师喊道。学生则回应:“我自己也不想留在这里!”

    1740年5月,罗蒙诺索夫离开弗莱堡,不料却遇上了普鲁士军官,直到4个多月后才逃离军营。这时科学院接到的反馈信息是,“谁也不知道罗蒙索诺夫身在何处”。

    在与科学院取得联系后,年轻人得以踏上祖国的土地。只是此时的科学院,已由德国人舒马赫把持多年。

    他把罗蒙诺索夫派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杂事,比如登记矿物收藏品、编制目录和翻译科学论文等。尽管如此,年轻人在业余时间写出的两篇论文,还是得到了教授会议的好评,但舒马赫无意改善他的待遇和处境。

    “生病时,不但买不起药,甚至连每天的食物都买不起。”费尽周折才评上副教授后,罗蒙诺索夫曾这样向朋友诉苦。但他一直梦想,能建立一个化学实验室,并坚持科学研究和诗歌创作。不过,他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建立化学实验室的申请石沉大海。

    幸运的是,副教授的诗歌得到了俄国女皇的赏识,他被任命为“有适当薪俸的化学教授”。

    教授罗蒙诺索夫再次提交申请,这次终于有了答复,不过是“经费困难,碍难照准”。这让罗蒙诺索夫难以接受。他在会议上称舒马赫为“俄国的敌人”,指责他侵吞科学院财产,阻碍俄国科学的发展进步。位高权重的舒马赫立即决定将教授拘禁半年,罪名是“对德国院士无礼”。

    在写了“保证书”后,罗蒙索诺夫重获自由,并第三次提交申请。三年之后,他终于建成俄国第一座化学实验室,虽然那不过是一大两小的3间房子。

    这期间,“一切物体都由极小的物质粒子组成”的微粒子哲学体系,也在他的论文里形成,但罗蒙诺索夫始终不肯发表。“我担心会引起老人精神上的痛苦。”他在信里向数学家欧拉解释道。

    信里所说的老人,是欧洲公认的科学巨匠沃尔夫教授,他不承认存在有物质性的原子。德国人沃尔夫曾是罗蒙诺索夫的老师,当年正是在他的直接帮助下,罗蒙诺索夫才能顺利返回俄国。

    不过,批评和嘲笑,甚至是人身攻击,很快便接踵而至。将自己的哲学体系放在一边的罗蒙诺索夫,提出了“热的分子动力理论”和“物质与能量守恒定律”。这些在100多年后被验证的观点,并不为时人接受。

    “他们不理解这些学说和理论,就乱发议论。”他向欧拉抱怨道。

    好在欧拉回信支持了这个晚辈——“应当承认罗蒙诺索夫先生对物理和化学现象的解释具有非凡的才能。”

    欧拉的支持,稍微让年轻人宽心。但眼看科学院被无心投身科学的德国人控制,罗蒙诺索夫决心上书当政者建一所新型大学。在提交办学计划18个月后,莫斯科大学在1755年正式宣布建立。

    也是在这一年,罗蒙诺索夫写成了俄国历史上第一部俄语语法书《俄语语法》。他在科学上的贡献,赢得了外国同行的尊重。他被瑞典皇家科学院选为院士。

    然而在国内,新即位的女皇,不过视他为“前女皇喜欢的一位宫廷诗人”。

    1765年,54岁的“诗人”在重病缠身后去世。去世两天前,意大利一家学会为表彰他在科学上的贡献,选他为名誉会员。

    死后,罗蒙索诺夫被埋在圣彼得堡一处公墓。从此他也被埋进历史,很少再为人熟知。

    最终将罗蒙索诺夫重新打捞出历史水面的,是需要科学家和民族英雄的苏联。《真理报》先后将“俄国人民的神童”和“西伯利亚的拉瓦锡”等美誉,慷慨地赠予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大学则在1940年改名为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罗蒙诺索夫的塑像则被竖立在校园主楼前。

    而无论在月球表面,还是在北冰洋底,都有以“罗蒙诺索夫”命名的月坑或海岭。英雄终于在逝世150多年后,随着苏联的成立而铺天盖地地归来了。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