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3日
星期
我和我的祖国·我的名字叫国庆

林国庆:叫了40多年的“伟大”名字

本报记者 王亦君 实习生 欧阳骆沙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8-13    [打印] [关闭]
    年过40的林国庆优雅地坐着,岁月在这个川妹子身上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1967年10月1日,在“天府之国”川西平原,一个女婴呱呱坠地,母亲给她取名叫“国庆”。

    “上学以后总被人当成男孩,班里的女孩大都叫‘红’、‘英’,于是我向妈妈提出改名字的要求,全家人抱着《辞海》起了10多个名字。最后,家里人都说:‘还是国庆好,你就是国庆!’这样,一叫就是40多年。”林国庆说。

    1985年,林国庆高中毕业,报考了北京物资学院劳动经济专业,也就是今天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当时,全国只有两所高等院校设置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80年代末的学术界还在讨论劳动力到底该不该成为商品,更谈不上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来实现人力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时隔20多年,一切都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逐渐显现,许多高校都设置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术界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我国在探索既先进科学又符合国情的人力资源管理方略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

    在林国庆的记忆里,从1985年来北京读书到现在,北京的诸多变化历历在目:

    副食品从过去的凭票供应发展到如今的极大丰富。林国庆在北京上学时,米、面按月定量供应,男生32斤,女生29斤,一些饭量大的男生不到月底就没票了,只好向班里的女生求助。如今,市场上的商品琳琅满目,购物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足不出户就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这一切,在当时是很难想象的。

    生活越来越方便。在北京上学时,林国庆与家人联系的主要方式是信函,偶尔跟家人打个电话,得走很远的路到邮局去打;校园外的商店、餐馆很少,晚上9点以后四处都静悄悄的,饿了,方便面就是最好的“美食”。如今,通讯变得发达而便捷,拿着手机,她能与家人随时通话;到晚上9点,北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城市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四通八达的公交线路、快捷的轨道交通,小区内的暖气供应、24小时热水供应,垃圾污水的净化处理等,都印证了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说起香港,林国庆觉得自己早就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1993年,我去深圳出差,在沙头角中英街上,离香港只有几步之遥,望着眼前那片土地,忽然心生同感,香港这个游离的游子同我这个远离父母的游子都属于漂泊的人。”10年后,她从南非回国途经香港转机,飞机到达香港时正是夜间,整个维多利亚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异常美丽。“那是回归之后的香港,此时的感觉与10年前不一样,有一种家的感觉。”

    获知自己能参加“六十国庆看香港”活动,林国庆感到非常幸运。这使她再次想起高中时代同学对她说的一句话:“国庆这个名字很伟大。”

    让林国庆感触更深的是,国庆这个名字把一个普通人和中华民族的节日联系在一起。对国庆这两个字,她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