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讲课有啥不一样
这是在复旦大学举办的“哈佛暑期项目”中的一节课。6月22日正式启动以来,多位哈佛大学的教授面向哈佛与复旦两校31名学生共开设了3门课程,学生经过考核后可获得哈佛大学的正式学分。据介绍,这是哈佛大学首次把哈佛的学分课程搬到中国来上。
暑期课程在哈佛并不是新鲜事,刘慧华介绍,哈佛大学有专门的暑期学院,有 100多年的历史,Robert Lue教授还当过4 年哈佛暑期学院的院长。
讨论为主,教师工夫在课外
“活的科学”这门课主要讨论人类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话题,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薛晨轶告诉记者,该课程每堂课都会有3~4名学生进行演讲,教授规定每人事先要准备两个讨论问题,发到网上供其他学生准备。
中国青年报记者旁听了一天的课程,当天的主题是艾滋病的生物医学原理及其防治。Lue随身并没有带讲义,看起来也很轻松,用他的话说,他的工夫都花在了课外与学生共同的准备上。“课前我会和学生一起来讨论该如何准备这次演讲,但我不会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我会告诉他们可以阅读哪些材料,并提供一些建议,比如哪些话题或许是有意义的,但我绝对不会给学生结论。”修习该课程的学生告诉记者,Lue自己摘选了学科前沿的文献,发给学生每人两大本数百页的阅读材料,每堂课要求的阅读量相当可观。
演讲者主要讨论了中国、美国以及印度三大国在防控艾滋病时面临的不同问题与处境。课堂上,美国学生显得更为积极,几乎每次率先发起提问和讨论的都是哈佛学生。中国学生在逐渐适应了这样的气氛后,也开始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在讨论中国防控艾滋病的现实问题时,中国学生更是发言踊跃,社会歧视、媒体导向、政府各项防控政策都成为讨论的话题。
薛晨轶表示,自己平时的课程也会有学生演讲的环节,但大多都是作为学期末的考核形式,平时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尤其是基础课,基本都是老师讲。即便有问题我们也是向老师提,不太有机会给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更出乎薛晨轶意料的是,每位学生完成演讲之后,Lue都会以邮件的形式对其点评并给出修改建议,“这一点让我很惊喜。”
重思不重算,课程关注学生参与度
“在哈佛我也有600人的大课,我只能像做讲座一样在上面从头讲到尾。但如果条件允许,我就希望能让学生更多地在课堂上参与,这次暑期培训的班级规模正合适。”Lue这样表达了自己对课堂学生参与度的重视,“知识应该是他们自己从阅读和讨论中寻找到的,而不仅仅是我告诉他们的。”
Robert Lue表示,中国学生在讨论课上的表现超乎他的预计,“他们都表现得很好!相比之下,美国的学生会阅读更多我推荐之外的文献,中国学生则更加专注,对文献的掌握也更深入。”他表示,在课程开始之前有人告诉他,可能中国的学生会不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他发现中国学生做得非常好。
在此次项目的“生命科学和医学上重要的统计学”课上,学生的参与不但得到了授课教师的重视,还得到了高科技的保障。刘慧华博士介绍,该课程开课伊始,便发给每个学生一个无线投票器,在每堂课上教师会准备一些问题供学生选择,学生按下投票器,结果立刻会显示在大屏幕上,“这样很直观,教师能够清楚地知道学生们的接受程度,知道哪些还需要进一步讲解和讨论,同时这也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复旦大学数学学院2006级的温凯表示,这门统计学课程主要介绍了在生命科学领域统计学如何发挥作用,例如怎样评估一种新药是否安全有效,如何判定某些疾病的传播风险等等,“老师讲课都是用案例来带,和我们平时的统计课很不一样。这门课让学生感觉统计学其实不只是在算,它首先需要你全面地考虑实践应用,这样更能激发人的兴趣。”和自己学院的统计学课程相比,两者在教学风格上有着不少区别,“我以前上的统计课比较注重算,就是对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课后的作业也多是以计算证明为主,而哈佛这门课在计算上教的其实比较浅,老师更多的是通过案例来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作业不是只要一个结果,而是需要你通过得到的这个结果去分析你面临的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