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3日
星期
驻外团组织引出的一段“姻缘”——

河南在京志愿者组织起来找“娘家”

本报记者 陈凤莉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8-13    [打印] [关闭]
    8月9日,周日,来自于河南驻马店、在北京做个体的万启贵早早地来到了鸟巢,在门口等待同伴们的到来。他们的团队——河南在京志愿者组织每周都会“行动”一次,在鸟巢,在西单,在国贸,在火车站……这些北京市区人群最为集中的地方都曾留下过他们的身影。

    上午10时左右,组织成员渐渐地来齐了,这一行几十人的团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捡垃圾、清理小广告、打扫公共卫生、监督行人不要随地吐痰……这些在常人看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小事,就是这个组织“行动”的主要内容。

    一年多来,万启贵已经不记得多少次这样度过自己的周末了。“这些虽然都是些不足挂齿的小事,但我们做起来却觉得很光荣。”他笑笑说。

    志愿团队缘起家乡情结

    “最初参加志愿者组织就是因为想给河南人争光,改变人们对河南人的偏见。”万启贵坦言。几年前初到北京,他也曾看到过周围人对于河南人的冷眼,很多老乡找工作时都因为籍贯问题被拒之门外,这让他很难受。当他看到媒体上报道的河南同乡李高峰组织了河南在京志愿者组织时,立刻就联系参加了。

    万启贵所说的李高峰是这个河南在京志愿者组织的头儿。对于万启贵所说的籍贯“偏见”,李高峰有着深深的体会。

    “2001年我到北京,两个月内没找到任何工作,因为别人一听说我是河南人,就立刻拒绝了我。”他说。

    有人劝他,“你可以隐瞒你的籍贯找一份工作”。李高峰坚决地摇了摇头:“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要让人们重新认识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河南人!”这成了这个志愿者组织成立的原动力,很多和李高峰抱着同样想法的人为此凝聚在了一起。

    在北京做律师的郭青加入这个组织也一年了。因为工作的原因,她经常会跟农民工打交道。作为河南人,她也曾为很多老乡代理过各种案件。曾经有一个盗窃的案子,有一个河南籍农民工收了犯罪团伙盗来的赃物,被关进了看守所。在看守所里,狱警问他是哪里人,他一说是河南的,狱警就让他一边去,为此他差点和狱警打起来。

    当这个农民工跟她说起这个事时,郭青心里很不平静:河南人怎么了?

    她自己也知道,有个别的河南人确实做过一些不光彩的事,但勿庸置疑的是,“大多数的河南人还是为首都的建设做了很多贡献”。让她颇为自豪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河南籍人有偏见的人越来越少。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承认我们的价值和意义,在做公益活动的时候,很多人都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李高峰说,自己所在的志愿者组织走到现在早就已经没有籍贯的限制,因为很多河南籍贯以外的人也都积极加入其中,当初要为河南人正名的初衷已经淡化。

    “我们现在就是想为首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万启贵说。现在他已经动员身边的亲朋好友都来参加这个活动,最小的志愿者是他的侄女,只有10岁。

    杂牌军成了正规军

    李高峰并没有想到,当初只是光杆司令的他发展到现在,竟然形成了一个7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多的加入者时常让他觉得感动:我不是孤独的一个人。

    刚开始做环保公益活动时,一个人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李高峰也常常感到高处不胜寒。面对周围人甚至亲人的不理解,他始终没有放弃,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开始了对其他老乡的带动:碰到捡破烂的,收废品的,卖菜的,摆地摊的……他都会劝人家做点“善事”。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和他一起做公益。

    “北京那么大,有很多事需要做,一个人的力量太单薄了。”李高峰常常这样感慨。2007年4月,“河南在京志愿者组织”成立,李高峰不再孤独了。

    这个自发于民间的组织被媒体称为“唯一一个以省份命名的志愿者组织”,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志愿者培训,也没有系统的工作计划,甚至没有一间专门的办公室。所有的工作用具和志愿者的照片,都放在李高峰只有10平方米左右的住所。

    对于这样一个组织,李高峰笑言他们是“杂牌军”:“没有专门的人来领导我们,有活动就电话或者QQ通知队员们。只要有空儿,志愿者们都会来。”

    面对越来越壮大的团体,李高峰期望能有一个政府性质的部门来“领导”他们,这样“有困难了也可以找到‘娘家’倾诉,找‘娘家’帮忙。”

    今年3月,团河南省委在北京成立了驻京团工委。李高峰主动找了团工委书记张留根,他和他的志愿者组织成了河南省驻京团工委的志愿者服务部。李高峰依然是这个部门的头儿,当别人再问起他和他的这个组织的时候,他的底气更足了,“因为我们现在代表的是整个河南驻京团工委,不再是杂牌军了。”

    被“收编”后的志愿者组织有了“娘家”,驻京团工委有什么活动,他们都不会落下。而今,包括李高峰在内的多名志愿者,都已经参加过周口市驻京团工委的青年夜校的学习。五四青年节时,他们还和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贺军科等“娘家人”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团日。

    “现在感觉很踏实。”李高峰告诉记者。

    他们期待更多的支持

    从民间自组织到河南驻京团工委的专职部门,“河南在京志愿者组织”并没有完全摆脱曾有的困惑。

    “资金一直是最大的问题。”李高峰坦言。每次做活动,小到一面旗子,买一把铁锹都得自己掏钱,而他每月只有800元的工资。

    最让他头疼的是他们没有专车,有时候出去做公益活动需要带工具,志愿者扛着工具和旗子根本上不了公交车,他们只能自己花钱雇车。

    “希望团工委能给我们一点支持,哪怕是临时给我们提供一辆运载干活工具的车。”李高峰对于自己的“娘家”并没有太高要求,因为他知道团工委也没什么经费。

    对于未来,李高峰也做过很多设想,不过他不知道这些设想能不能成真,因为毕竟很多事情还是需要有资金才能做,而他们最缺的就是这个。

    “我们志愿者里有很多文化层次很高的人,如果有可能,我们可以让他们给志愿者们甚至整个河南在京务工的青年们,做一些法律和其他方面的培训,志愿者也需要提高自己。我们不缺可以讲课的老师,我们缺的是场地。”李高峰说。

    尽管困难很多,李高峰仍然很乐观:“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们、支持我们的。”

    采访结束时,河南省驻京团工委书记张留根对记者说,团工委会为志愿者组织提供应有的支持,具体措施将会在9月出台。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