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上团员青年的脚步
武广义一家4口人,住在陕西宝鸡凤翔县城关镇东街村社区。中学毕业后,他开过商店,做过修理工,干过建筑活儿。十几年来,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为了生计四处奔波。
2004年,东街村社区团组织找到正在建筑工地做小工的武广义,介绍他到凤翔县鑫河运业有限公司开出租车。这让武广义有些意外:“我初中就入了团,走上社会后一直‘单打独斗’,没着没落的。没想到最后帮我找到稳定工作的,还是团组织。”
今年,凤翔县交通运输行业成立了团总支,武广义所在的公司也有了团支部。“这下更好了,回家有社区团组织关心,上班有公司团组织依靠,走到哪儿都有归属感!”
“不怕重复,就怕覆盖不到。”团宝鸡市委书记王健说,近几年来,团宝鸡市委确立了打破地域、灵活建团的新思路,依托学校建团、企业建团、产业建团、协会建团、社区建团等多种形式,基层团组织遍地开花。
宝鸡“多重覆盖”的建团思路,来源于一份关于“宝鸡村级团组织、团干部状况”的调研报告。
位于关中平原的宝鸡市,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有53万余人,其中团员有10万多人。2008年,团宝鸡市委历时两个月,对全市团组织的状况进行了大摸底。
结果显示,村级团组织正面临“三多三少”的尴尬局面:团组织机构健全的多、经常活动的少;“空壳”多、“实体”少(瘫痪、半瘫痪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作用匮乏的多,能力较强的少。同时,团干部年龄较大的多、年轻的少;兼职的多、专职的少;素质一般的多,素质较高的少。
这种局面严重影响了团组织发挥作用。村团组织大都按行政区划建立,但实际上大量青年已离开农村、涌向城市。在宝鸡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青年就占了四分之三,其中44%是团员。
“年轻人走出去了,团组织却没追上他们的脚步。”王健说,大批青年从学校人、村里人、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外出务工的青年大多与团组织脱离了联系,留下来的也很少参加团的活动。在宝鸡,农村团员数量逐年减少,50%以上的村团支部有组织无团员,成了“空壳”团支部。
“原有的共青团体系,已经很难有效覆盖青年,团组织失去了应有的向心力、凝聚力。但团员们打工的企业、居住的社区却是实实在在的,依托它们织网,谁都能够覆盖到,团组织定能恢复生机。”王健说。
“以前,团组织缺人、缺钱、缺物,办活动真是难!”周原镇有礼村团支部书记李宗兵说,逢“五四”、春节,团组织总是费尽心机搞些简单的文体活动,但团员青年就是不喜欢。“现在,我们依托村里的养殖业和酥梨种植等主导产业,建起了青年科技示范基地,举办了多场农业技术讲座、知识竞赛,内容实实在在,把一些离开村子多年的年轻人都吸引回来了。”
在李宗兵的倡导下,有礼村的青年与“科技能人”一对一结成对子,“种植养殖上碰到啥难题,手把手地教”。村上还建起了科技图书站,并与农业、科技、财政等部门合作,为青年村民争取到创业支持。
与此同时,团宝鸡市委又开始在社区建团:由社区助理员兼任团支部书记,团员青年实行“双向报到”,不但到所居住的社区报到,还到所工作的单位报到。
“在社区,我响应倡导帮助孤寡;在公司,我常常能听到道路交通安全讲座,还能学英语。”武广义说,刚到公司团支部报到没几天,支部就设立了飞信群,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最新的政策和业务信息传达给每位团员。
“以前下班,除了喝酒、打牌,就没事可做。现在好了,参加支部活动多了,瞎聊乱逛少了,团支部的各种活动还让我认识了不少新朋友。”武广义告诉记者,现在,公司里“的哥”们个个争优,人人创先。
本报西安8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