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景的需求产生应景的成果
大量所谓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到底有没有开展“研究”?文章、调研报告和著作,理应是“研究”的结果而非“写作”的结果。遗憾的是,今天很少有人敢接受“研究”与否的质疑。因为大多数的社科成果既无假设,亦无证实或证伪之举,大都是“写”出来的——教材可以多人剪贴,课题可以切块加工,一篇文章可以署名一群作者,甚至表达个体心声的诗歌和绝对个性的哲学思辨都可以由多人联合出品。而不论品质,大凡出版之物,总要找一个圈内外有关无关但头衔极大的人物写跋作序。现如今,“研究”作为学者的基本训练和职业动作,实在是荒废了!而“话语方式”(包括怎样填表或怎样汇报)的地位却大大得到了彰显。
社会科学大量所谓的研究成果到底有没有运用“方法”?为了达成研究目的,实现预设研究目标,上要求助于先哲,下要恳谈于田野,左要问道于西艺,右要取材于东学,还要具有前瞻的视野。虽然并非大小课题研究都需要历经所有过程、运用多种方法,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如今基本靠“想”出来的研究成果并不在少数,缺少“方法”已成为社科研究的一大软肋!社科研究整体上出现趋同化状况。多数成果选取宏大叙事风格,无需经过任何专业化探究、尽人皆知的道理充盈其间,观点无根,论证无源,结论无据;而另一些成果则流于琐碎陈述风格,在不能摆脱小“我”的狭隘经验事件中颠来倒去,根本没有提炼出个案的推演价值;还有更奇怪的,比如,成果属性和身份错位的现象——即微观的学者夸夸其谈宏观规划的是非,而宏观的官员则津津乐道专业领域的危机。长此以往,严谨的专业化研究将越来越少,宏观研究会越来越虚,微观研究会越来越浮。由于“方法”的缺位,必将造成社科研究在科学领域的缺位,从而难免受到世人的质疑!
大量所谓的研究成果到底有没有“功用”?多数人认为当今“汗牛充栋”的社科研究成果除了拿来评职称、评先进、评基地之外,既缺少理论上的贡献,更缺少现实的利用价值。进入21世纪,深邃的思想者似乎越来越少了,“大师”都变成明星与大众媒体结缘。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被普遍倡导,但理论本身“无形”的功用并未得到真正的推崇,而实际工作中“有形”的价值又因为研究不能解决问题而被弃之不顾。人们对“有形”的科学充满信心,但对于周期性的实验却无心等待;人们对“无形”的人文思想无比重视,但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还是敌不住油盐柴米般的制度诱惑。社科研究的“功用”追求陷入尴尬的境地,两头不讨好。
毋庸讳言,在现实中——社科研究的“目标”,在一些人眼里,就是完成任务指标,“目的”就是晋职评奖,“结果”就是结题交差。
为什么?归根结底,都是需求惹的祸——应景的需求产生应景的研究成果。当前,许多研究机构和研究者早已成为数量指标的奴隶,人们的所作所为就是拼命完成一些指标去支撑另一些指标,研究工作异化为无休止地填表、凑数,吹糠见米的游戏规则致使人文学术之中缺精神,科学研究中缺方法,理论探究远离哲学,技术追求远离艺术……在如此生态之中,社科研究者将何去何从?
我认为,理智的做法首先是反求诸己,先求和谐五官,再求深入学问,坚持做一个对学术有爱心,对项目有责任心,对学科有敬畏心的“三心牌”学者,在社科研究的进程中,始终坚守信念(灵)、身体力行(身)、尽心尽职(情)、明辨是非(知)、排除万难(意)。如此这般,滴水成河,以求通过个体的改良逐渐促成燎原之势,继而持之以恒,社科研究的品质将同步改良!